逼婚,中国家长的爱与怕
这些年来,逼婚,从一个隐性的家庭问题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从春节一年一次,升温到每逢节假日必催,乃至每天“以命相逼”。两代人之间的鸿沟,突然在“孩子要不要及时结婚”这件事上骤然加剧且猛烈爆发,已成为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
据报道,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早前发布针对40岁以下青年的《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发现逾七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而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
父母和孩子之间,因逼婚和反逼婚,双方对彼此的困惑和不理解,从来没有这么深切且持久。每一个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父母生活的折射。是父母出了什么“问题”吗?
在中国的孝文化之下,这是一个冒犯的且危险的命题,但更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社会课题。那些激烈的强硬的逼迫背后,也许不是父母在故意与子女作对。孩子所痛恨的那种身不由己,那种由亲密关系带来的束缚、压力、指责和伤害,或许正是父母自己的感觉,他们只是不自觉地用同样的方式告诉你——他们唯一觉得安全和不变的亲人,他们自己所经历过的,有多身不由己;他们所受到过的束缚、压力、指责和伤害,有多折磨人。
读大学时,妈妈就对我(李小强)的人生作了规划:“你也不要去外地了,好好地考上海复旦,毕业后找一个工作,然后爸妈出钱给你买一套房,你出月供。你以后有钱了,再买一套在隔壁让爸妈住。再找一个妈妈朋友的女儿做妻子,25岁生第一个孩子。一家人幸福快乐生活在一起。”对于未来儿媳妇,她的要求是:老实巴交,模样周正。学历无所谓,对我好,忠诚,不要太物质。身体健康,能生孩子。爱不爱的没关系,能凑和过日子(对老公也不要要求太高,老公不赌、不嫖、不打人就可以了)。结婚以后,自然有感情。
如今,她觉得我已经36岁了,不是跟爱情结婚,而是应该和稳定结婚。
我的第一段婚姻就是逼婚的结果。31岁时,他们逼得我生不如死。妈妈经常念叨自己睡不踏实:“你看你离开爸爸妈妈十八年,妈妈孤苦伶仃,能不能给爸妈一点安慰?你结婚生孩子,就是最好的安慰。你不在身边,周围都觉得我们是孤老,跟儿子消失了一样。”
都是这些车轱辘话,来回绕。我在家里,过了八点还不想吃晚饭,其实就是不想坐到桌上。有时我会说,妈妈,让我们好好吃顿饭。但过一会儿,她就会说起朋友的孩子、谁又抱了孙子。
第一段婚姻不幸福,我离了婚。即使也觉得这段婚姻有诸多不适,但他们还是劝说不要离。在他们看来,离婚是重大的道德污点、人生瑕疵。妈妈有一些北大荒知青战友,过往很密。直到现在,那些战友还不知道我离了婚,经常会问,什么时候抱孙子?
妈妈回答说,他们有自己的计划。我有次开玩笑,说这样骗人不好,要告诉他们。妈妈就差跪下了,求我不要这样。她很怕把这事儿说出去。对于他们来说,儿子上名校、结婚生子,都是炫耀。他们永远会对你不满意,欲壑难填。
猴子要吃桃子,你给他吃蛋糕,我说,这就是不懂爱。但是,妈妈不懂。一谈到这些,最后妈妈就会接一句:“但是妈妈爱你。”再讲一遍,她会再讲一句:“但是妈妈真的爱你”。我跟妈妈聊天,甚至会开玩笑地一起说。
妈妈的想法其实就是,“你要用我喜欢的方式来过生活,因为妈妈爱你。”“因为我对你好,所以你也要对我好。”结婚,不是我的人生进入新阶段,是妈妈的人生进入新阶段。
我的人生不是我的,是她的规划。但是,她设想的好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做的是什么,我才做什么。(我想跟她说的是)如果我的生活和你想要的重合,皆大欢喜;如果不重合,请尊重我。(她并没有想过)在这件事上,只有两个结果,尊重我,或者失去我。
父母之所以催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真心是在乎儿女的婚姻大事。作为父母来说,他们就是这么过来的。一辈子没有自我,只知道围绕着婚姻打转。当父母到了适婚年龄,他们就通过相亲或其他渠道匆忙结婚了。婚后,两口子之间的磨合也都随着生儿育女而渐渐平息了内乱,把重心放到了儿女们身上。操心完了儿女们的学业、工作之后,又开始操心儿女们的婚姻大事。好不容易盼到儿女们结婚,又开始急着抱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矣。
有人说,中国父母活得相当累,也很委屈。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们只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儿女们好。在父母眼里,逼婚就是在帮孩子追求幸福。
另外,在进化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就是亲子冲突,即父母和子女的冲突。亲子冲突有很多种,比如断奶,但在结婚这件事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父母总希望子女尽早结婚,但子女却总不愿早结婚。对父母来说,子女早早结婚,有利于父母的基因更快地传递下去。但子女却为了自己的种种利益,普遍倾向于晚结婚。因此,亲子冲突的“催婚”甚至“逼婚”就产生了。
此外,中国父母已经习惯了用他们的价值观去衡量儿女们的生活与情感。比如,门当户对;比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比如,女人过了三十还不嫁出去就贬值了……这些陈腐的观念要想一下子更新,估计有些难度。所以,作为儿女应该理解父母的苦衷。
并且,中国父母退休后,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儿女要给父母一个过渡期和适应期。不要着急将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强加给父母。父母的唠叨也好、催婚也罢,有时候听听就好了,至少要做出配合的架势,不要一口回绝父母的好意,不要得理不饶人,更不要因此伤了父母的心。但话又说回来,自己的幸福自己作主,自己的婚姻自己当家,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据报道,父母逼婚最爱说一句:“不结婚老来孤独晚景凄凉啊。我们得赶紧给你找一个才是对你负责。”这种担心害怕背后无不体现着中国式家长之爱,可是问题是,结婚就一定会幸福?父母们到底是要子女结婚,还是要子女幸福?
有专家表示,中国式家长之爱,一方面是对孩子无原则的娇生惯养,越俎代庖,另一方面又抱着“严师出高徒”“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材”“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等思想观念亟盼儿女成龙成凤,这在本质上与教育的宗旨完全背道而驰。在这种爱的名义下,孩子一味的被盲目要求听话,人格得不到平等的尊重,崇尚权威,缺乏自我人格的独立性,缺乏必要的自信心,为人处世喜欢察颜观色、讨好卖乖,甚至欺瞒撒谎,惟恐因不听话而失去父母师长的青睐,反过来,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又都渴望成为别人的权威。
这种中国式父母之爱的情调,实则隐藏着自私自利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让社会的裙带关系盘根错节,盲目的报恩思想泛滥,狭隘的家族宗亲观昌行。作为“晚辈”的孩子很少受到人格上平等的尊重,难以拥有独立自信的人格魅力。在这种论资排辈,讲究听话与孝道的家爱氛围中,即使是少数出人头地的幸运儿,人格中也普遍缺乏独立、博爱、包容精神,不愿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只有那些人格得到平等尊重,个人思想不断受到积极鼓励的孩子,才能够在生活的摔打中逐渐建立足够的自信,继而激发出个人独立的人格力量与创造力,同时,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父母一心替孩子操持,孩子仍然埋怨得到的关爱不够?因为中国的一些父母根本不明白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身体成长靠食物,心灵成长的食物就是爱,爱是一种情感,爱的情感力量能够推动人们充分展现真我,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而不婚,看似不能理解,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不婚的人或许会越来越多。非主流文化冲击着主流文化,最终会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的状况。婚与不婚,都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你在这种自选动作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内心需要,不感觉到孤单寂寞与人生冷清,那么你的选择就值得尊重。
对于父母,好的出发点还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提醒加劝告,晓之以情。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相应的信息,可以通过网路,也可以在公园寻找;也可以跟亲戚、老邻居交流获取。拿到这些信息后,家长不要自己妄断给孩子私订终身,而是要把这些信息提供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斟酌,去考虑,从中挑选自己认为条件相当的。这样就可以起到父母帮忙不添乱的作用,大主意还要靠孩子们自己拿,毕竟结婚是孩子们自己决策的大事,父母绝不可以越俎代庖。
(《中国新闻周刊》第754期、《光明日报》2013.3.9等)
外来打工者的“留”与“流”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批批农民工进入工厂,走进城市,创造了中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的世界奇迹。他们作为外来打工者,曾经心怀留在城市的梦想,然而,如今他们这群流动群体却挣扎在留与不留的困惑和无奈中:未来究竟该留在哪儿,流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