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位家长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某天带孩子去上课外兴趣班,在等待孩子下课的时候,旁边有两个妈妈在聊天,内容如下:
家长A:你家孩子除了这个课,还学什么啊?
家长B:我们学的可多了,轮滑,游泳,骑马,拉丁舞,厨艺,画画……
家长A:那你们时间顾得过来吗?
家长B:能啊,除了拉丁舞,其他那些都学完了。拉丁舞再有三节课也学完了。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所有孩子都在学这学那,这些都学完了,我还发愁不知道再给她学点什么好呢!
可以想象这位家长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必然还带着些许的自得与炫耀。时下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少见,这样身怀各种“绝技”的孩子也并不在少数。我们通常对各种兴趣班的误解在于认为某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无论是知识类的、艺术类的还是竞技类的,只要在培训机构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把这期课程上完,这个门类就算学完了。
在我看来,所谓的兴趣爱好就是在某个项目中能够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能够发现其中的奥秘与规律,并能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程度地创新。这样才能够使人在心情愉悦时能通过它来表达内心,而无需言语说明;消沉沮丧时能通过它来宣泄情感而不会玩物丧志;孤独落寞时能通过它来消遣时光却不觉浪费光阴。这样才真正称得上是有一项长久专注的兴趣爱好,而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必然要经历一番波折。
我认为对儿童的兴趣培养至少应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要发现并尊重孩子的天赋。如果把每个孩子比喻成一颗种子,只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都能发芽、成长,有的长成了快乐的小草,有的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有的长成了参天的大树……小草、花朵、大树构成了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差异性,我们需要悉心聆听,耐心发现,才能看到每一颗种子中蕴含的基因密码,才能找到他们的天赋与兴趣点。这一方面取决于生物学的基因遗传特点,例如孩子的家庭成员都喜爱音乐,那么孩子很可能本能地就喜欢敲敲打打,对各种声音、乐器、节奏非常敏感,等他具备了学习声乐或乐器的基础,再上相关的兴趣班,一定能够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取决于生长的环境,例如孩子的家长都不会下棋,却为了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而“赶时髦”让孩子早早地去学国际象棋或围棋,课后家长既无法进行基本的辅导,也无法陪他练棋,甚至看不懂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学习”则既低效也费力,即所谓的吃力不讨好。当然并不是说,孩子的每个兴趣,家长都必须精通,甚至许多学习乐器的孩子家长也会该项乐器的比例可能还不到一半,但是当家庭成员在某个领域上具备了较为突出的才能,那么孩子在这个领域能更容易掌握方法,找到兴趣点。
其次,应合理有效地规划时间。时下的各类兴趣班可谓门类繁多,体育类如足球、篮球、高尔夫球、轮滑、游泳、跆拳道、攀岩等,艺术类如各种乐器、声乐、舞蹈、绘画、表演、朗诵等,文化知识类如外语、数学、围棋、逻辑思维、各种棋类等。面对如此五花八门的类目,许多家长采取“广撒网,重点捕捞”的办法,把许多兴趣门类都一一蜻蜓点水般地让孩子去尝试体验,试图让孩子成为一个“通才”“全才”。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时间花在哪里都是可以看得见的,有舍才有得。如果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广泛地接触许多项目的表面,必然会制约他在某一个领域持久而深入的探索。因此,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在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该领域的综合发展情况,在体育类、艺术类和文化知识类中各选一项来重点学习,并进行一个优先等级的排序,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排在前面的一项或两项。当确定了发展方向之后,还可以作一个基于拓展目的的课程选择。这种选择,既可以是同一个领域,也可以是不同领域,目的是能够弥补重点学习项目的不足或是进行有益的补充。例如孩子以轮滑为重点学习方向,在轮滑的后期学习过程中会结合运用到一些舞蹈的技能,这时可以去学习街舞、芭蕾等,以此作为对轮滑的有益补充,而考虑到轮滑这项运动的重心主要是向下的,对于未发育完成的孩子来说,也许会对身高有一定的影响,这时可以补充学习以跳跃为主的项目例如篮球、跳高等来弥补其不足之处。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家长的陪伴与引导。除了一些天生的“学霸”,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真正具备一项能够使人长久专注的兴趣爱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这其中既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该项目本身对孩子身体情况的要求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对孩子兴趣点误判、对该项目本身的误解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此外,家长的陪伴与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以我自己的女儿为例,目前四岁多的她已经学习舞蹈整整一年。在正式去学舞蹈之前,她已对舞蹈表现出强烈的渴望。每每看到舞蹈教室,都要在那面大大的落地镜前长久地驻足凝视不肯离去。而我出于安全考虑,担忧她过早地学习舞蹈会给还未长成的身体带来伤害,而迟迟没有答应她的请求。直到她三岁多的时候,我才给她在某艺术培训机构报了名。我到现在都记得她刚刚拿到那套粉色的练功服、长筒袜和舞鞋时,那种惊喜万分又迫不及待想要试穿的表情。然而在最初的兴奋劲和好奇心过去之后,现实的问题就接踵而至。第一个问题是学龄前儿童的分离焦虑。还没上小班的孩子对于离开家人独自上舞蹈课出现了严重的分离焦虑,无法接受四十多分钟与家人的分离,每次上课前看着我离开的身影都哭哭啼啼,伤心欲绝。第二个问题是误解了学习的内容。原来学舞蹈并不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镜子前随意扭动身体即可,而是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做动作、记拍子,并且回家之后还要继续练习,而练习有时候就是一个充满挫败感的过程。第三个问题是没意识到练基本功的痛苦。为了使韧带更有弹性,必须每天练习各种拉筋的动作,只要一周不练习,韧带就会收缩,身体就会“僵硬”,而此中艰辛,经历过的人都明白。面对这些问题,最初对舞蹈的好奇已不能够持续地提供克服这些困难的动力,这时候,家长的介入就尤为重要,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孩子能够通过正向激励从而产生持久的兴趣。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我们的大脑有个部位叫杏仁核,属于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它可以产生、识别并调节情绪,还可以控制学习和记忆。当遇到兴奋的事情或人时,杏仁核内就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以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产生兴奋快乐的感觉。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兴趣产生的前提是,必须有某个事件最初作为刺激源作用于我们的大脑边缘系统,并且触发杏仁核产生多巴胺。多巴胺一旦分泌,奖赏回路就被激活,这种奖赏机制能促使人做一切有利于自身基因延续的事情。由于这些事物可以给我们带来刺激和快感,因此,在心理学上又叫做正向反馈或正向激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孩子感兴趣的这一领域内,丰富其认知范围,扩大其视野宽度,激励其不断分泌多巴胺,持续抓住好奇心和注意力。
如果一定要给兴趣培养的过程总结一下的话,可以套用我刚进入大学时系主任在动员大会上的一句话,大学四年的学习可以概括为四种状态:大一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是“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是“知道自己知道”。我们的学习与教育生涯要经历这四个阶段,孩子的兴趣培养也大致要经历这四个阶段。其中第一和第二个阶段总是最漫长,许多人在这两个阶段便止步不前,而要迈入第三甚至第四个阶段则需要更多的勇气、毅力,同时也要找到对的方法。而无论在哪个阶段,断言“学完了”都显然为时过早,也恰恰是一种无知。
(赵赟,《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210013)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