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动”与“静”
“动”与“静”在中国哲学中是一对非常丰富而复杂的概念,不仅包含了物理学所说的运动与静止,也涵括了变易、常则,有欲、无欲,有为、无为,刚健、柔顺等哲学问题。本文中所说的“动”与“静”,指的是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活动状态和氛围。所谓“动”,是指教学过程中幼儿处于看、说、操作(摆弄)、表演、讨论等活动状态的行为。“静”则是指教学活动中幼儿处于倾听、思考、分析等安静状态的行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动”与“静”是两种基本的活动形态,也是游戏过程的外部表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对“动”与“静”教学气氛的创设与调节,既要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和贴近幼儿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的活动,让幼儿自觉、自主、自信地“动”起来,又要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用心倾听、静心思考的学习品质,让幼儿静得下来。
二、“动”与“静”的关系
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讨论“动”与“静”的关系时,一般都认为事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没有静止之时。事物只有动中之静,没有绝对的静。所谓静,也只是“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当然,也有人认为“动起于静,静为根本”,但多数人还是认为动与静是相互依存、包含或转化的关系。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来看,“动”与“静”是一对无法分割的矛盾统一体。有“动”没有“静”的教学活动必然浮躁、肤浅,缺乏深度,也会导致幼儿的思维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而有“静”没有“动”的教学过程则显然机械、呆板,死气沉沉。“动”能让集体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让幼儿思维活跃,活泼有生气,而“静”则能给幼儿自主观察、倾听、思考和感悟的时空,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在游戏、表演、回答问题、讨论、交流时要放得开,做到畅所欲言、生动活泼。而幼儿在观察欣赏,听老师提问、提示、讲解,听同伴发言,进行练习探究与操作时,就需要静下来。静是幼儿充分活动的前提和归宿,没有静,就没有有效的动。相对“动”而言,“静”更难做到,因为,幼儿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具有无意性,注意力十分短暂,一般在六分钟左右,所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静得下来。只有动静结合,动静相宜,教学节奏才能张弛有度,教学活动才能生动、有趣、有效。
三、集体教学活动要动静相宜
1.集体教学要让幼儿充分地活动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动”是儿童的天性,操作体验是幼儿认知活动的基本特点。集体教学活动要创设“动”的环境和氛围,让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摆弄、操作、表演、讨论、交流,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活动”获取经验的需要,也只有让幼儿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
那么,集体教学活动中,哪些环节更需要“动”呢?
首先,自主学习要动起来。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自主性发展水平是决定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发幼儿内在的学习需要,创设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学习内容的确定、材料的使用、活动的形式等方面,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参与权,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笔者在执教大班语言活动“动物过冬”时,把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放在首位,在分角色扮演小动物过冬的过程中,我让他们自主选择角色和材料。游戏进行了两遍,第一遍,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自主熟悉游戏的要求,重点训练倾听习惯和注意力。第二遍,将“谁、在哪里、在干什么?”的句式要求嵌入游戏中,让幼儿在自由的状态下与教学内容自然相遇,从而在游戏中巩固“动物过冬的方式”以及“谁、在哪里、在干什么?”的诗歌句式。需要强调的是,幼儿的自主学习不是放羊式的、无序的自由活动,而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引领下进行的有目的、有意义的学习与探究过程。
其次,合作学习要活起来。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把集体教学中的“静”转化为“动”,也可以让幼儿在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沟通和交流中获得合作的乐趣、成功的愉悦,从而形成团队意识。笔者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把合作学习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方式,着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例如,在执教儿歌“天上有星”时,每个活动都设计了合作学习的内容。在第一个活动“玩图片,说单字”中,让幼儿分组把“鹰,钉,星,灯”四个字进行排序,然后组间竞赛说字。在第二个活动“联系生活说短句”中,让幼儿分组说“天上有星,树上有鹰,桌上有灯,墙上有钉”的句式,比一比哪个组说得快而且准确,竞赛时,由小组成员共同商量怎么说(四个人一起说、接龙说、男女生交叉说等等)。在第三个活动“看图解,说儿歌”中,让幼儿组内先合作说“用什么来拔钉,用什么来关灯,用什么来赶鹰,用什么来遮星”,幼儿自己分配任务,决定说的顺序和形式,然后按小组进行展示交流。教学过程中,我不断鼓励幼儿在组内与同伴讨论、沟通、交流和合作,体验语言学习活动的乐趣。合作学习,不仅使幼儿得到充分的活动,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强化训练,尤其是学习小组的建立,更是突破了幼教传统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
第三,游戏活动要放开来。游戏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探究,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促进身心发展,提高认知水平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幼儿进行游戏。首先,要让幼儿自主地游戏,也就是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在游戏内容、形式、时间、材料、伙伴等方面能够自由选择、自主决定。其次,要让幼儿自发地游戏,也就是通过创设自然、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在自觉的状态下,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被吸引到游戏活动中来,使幼儿在轻松的嬉戏、玩笑中激发起心理快感。第三,要让幼儿自由地游戏,游戏活动不应受到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有这样,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和中枢神经系统唤醒水平才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获得生理上的快感。
2.集体教学活动要静得下来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鼓励、支持、放手让幼儿充分活动的同时,我们还要给他们的倾听、思考、领悟等留一个安静的空间。因为,有趣、热闹、活动的课堂,并不表示他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能力有所提高,知识已经掌握。实施课程改革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气氛活跃了,课堂生动了,有活力了,但“动”起来的课堂却少了“静”。一些老师片面地认为,活动得越多,幼儿的主体性就越突出,也更能体现课改精神。
笔者在一次评优课中观摩了一节综合课《秋天的故事》。老师从骑自行车游戏导入,用芭蕉叶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再到孩子们自由玩树叶,大概花了25分钟的时间,最后老师和幼儿交流的时间不到5分钟。在第三个环节,老师还没讲清楚活动的要求(讲的时候,不少孩子还处在嬉闹的状态,老师也没有提醒大家要安静下来认真听讲),大多数孩子已经动了起来,以至于不少孩子并没有根据老师的要求玩树叶。纵观教学过程,孩子们一直在“动”,几乎没有“静”下来。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日常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并不少见。其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应注重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恰恰需要“静”。只有“静”下来,才会有真正的“想”和“思”。可以说,幼儿的这种“静”也是一种“动”,是幼儿大脑与心灵的“动”,其价值与意义不亚于那些肢体行为上的“动”。
那么,集体教学活动中,哪些环节更需要“静”呢?
首先,活动前要“静”听。从组织形式看,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是由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活动组成的。在组织活动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标,并对操作程序、要求作必要的说明,而此时应该要求幼儿“静”听。比如,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不管什么样的导入方式,目的都在于明确活动的目标和任务。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能会使用图片、动画、实物、语言、游戏等形式进行呈现、说明、讲解、提示、引领,其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幼儿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幼儿的关注点转移到活动中来。如果这个时候幼儿不能安静下来听、看,无论多有趣、多美、多巧妙的导入都是低效乃至无效的。再比如,在组织游戏及其它操作活动之前,老师也要让幼儿静下来听讲,如果幼儿不明白活动的目的、步骤、规则,就会盲目乱动,导致活动混乱无序、效率低下。因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特别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
其次,提问后要“静”思。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与幼儿应答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师恰当、适切的提问可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有效促进幼儿完成学习任务;同样,积极、有效的应答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但这些不仅取决于教师提问的质量,也取决于幼儿能不能静下来认真倾听认真思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问时,幼儿还处于游戏或嬉闹的状态,没有静下来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就抢着回答,有的老师问题一提出来,幼儿还没反应过来,就指令幼儿回答。这样的提问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尤其是一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不应立即要求幼儿回答,要留给孩子静心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反应快的幼儿将问题考虑得更完整、更全面,反应慢的幼儿也能把自己的思路梳理得更清晰、更成熟。幼儿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地诱导、暗示,把孩子的思路限制在预设的答案中,而要给其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机会。在这个环节,教师不要急于告知幼儿答案,也不要因为赶进度或怕“冷场”而走过场,要耐心等待,“静”待幼儿思维的形成,情感的勃发,思维的扩散。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幼儿静听同伴的发言,等别人讲完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肖海月,如皋市西城幼儿园,226500)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