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巍梁国耀 李美玲 程金玲 吴福敢 胡肖玲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广西桂平 537200)
192例男性因素不孕患者不同来源精子ICSI后临床结局分析*
王 巍**梁国耀 李美玲 程金玲 吴福敢 胡肖玲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广西桂平 537200)
目的 探讨单纯男性因素不孕患者不同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中心因单纯男性因素不孕行ICSI 助孕治疗的192个新鲜移植周期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来源精子,将周期分为3组:射精组(严重少、弱、畸精子症)101周期,经皮附睾穿刺抽吸取精(PESA)组65周期,经皮睾丸穿刺抽吸取精(TESA)组26周期,分析比较3组实验室及临床资料。结果 3组患者在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Gn 用药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平均获卵数以及MII 卵数均无差异(P>0.05)情况下,除PESA组受精率、2PN受精率高于射精组、TESA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3组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纯男性因素不孕患者用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这对胚胎发育、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均无显著影响,可获得较好临床结局。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不育,男性 ; 妊娠结局
全球约15%的不孕不育夫妇中50%左右由男性因素引起。自从1992年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首次在人类获得妊娠成功以来,许多无精子症及精液质量差的患者均可通过ICSI获得满意妊娠结局。1993 年Schoysman等[1]报道了无精子症患者应用睾丸精子行ICSI 获得成功后,应用经皮附睾穿刺抽吸取精/经皮睾丸穿刺抽吸取精(PESA/TESA)行ICSI 助孕治疗已成为梗阻性无精子或非梗阻性无精子及射精障碍患者的常规有效方法。ICSI是直接将单个精子注射入成熟卵母细胞胞浆内以帮助卵母细胞受精的显微技术,用于ICSI精子可通过体外射精(手淫)和手术取精(PESA/TESA)方式获取。而射精获得精子和通过手术从附睾或睾丸获得精子相比较,理论上其核成熟度、精子运动能力及膜表面蛋白分子存在差异。因此,三种不同来源精子是否对ICSI临床结局有影响一直存在许多争议[2,3],是目前生殖临床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结果选择单纯男性因素不孕而行ICSI助孕治疗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旨在探讨不同来源精子对ICSI 治疗后临床结局是否造成影响。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中心因单纯男性因素不孕行ICSI 助孕治疗的192个新鲜移植周期患者病例资料。纳入标准为:(1)单纯男方因素(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等)不孕,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2)女方为原发性不孕,年龄≤35岁,月经周期规律(27~34 d),基础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月经D3血FSH<10 U/L);(3)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4)均为第1次常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长方案或短方案周期。患者术前检查均无手术禁忌证。
二、研究对象分组
根据不同精子来源,将192个周期分为射精组101周期、PESA组65周期、TESA组26周期。再进一步将射精组按严重少、弱、畸精子症[4,5]分为少精子组(一次射出精子中精子浓度≤20×106/mL)、弱精子组(前向运动精子<40%)、畸精子组(正常形态精子<14%)。
三、方法
(一)超促排卵方案
采用常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长方案或短方案[6]。注射hCG 10000 IU后36h,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取卵。
(二)精子获取[7]
1. 射精组:患者取精前禁欲3~7d,于取卵日当天手淫取精;将获取精液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处理,收集活动精子待ICSI。
2. PESA 组:取卵日在局部麻醉下行经皮附睾穿刺抽吸取精。在1mL BD注射器针筒内预先吸入0.5mL培养液,用注射器针头穿刺附睾头并轻轻负压抽吸,直至针管内有淡黄色混浊附睾液体;将附睾液体连同培养液一起注入培养皿中,这样防止少量附睾液粘在穿刺针筒中丢失。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活动精子,如有活动精子即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无活动精子可行对侧附睾抽吸,如双侧附睾穿刺均无活动精子,则改行TESA 术。
3. TESA组:患者取卵日行经皮睾丸穿刺抽吸取精。患者取截石位,用碘伏常规消毒会阴部后铺巾,以2%利多卡因7mL行精索浸润局部麻醉后,用生理盐水打湿的棉签对穿刺部位拭擦2~3遍去除残留碘伏。左手固定穿刺侧睾丸,右手持穿刺针经皮直接刺入睾丸组织,立即回抽针管并保持负压状态。将抽取到的生细小精管在显微镜下用两支注射器撕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活动精子,如有活动精子,则将此混悬液吸入离心管中,静止培养箱孵育一段时间后收集活动精子待ICSI。
(三)受精、胚胎质量评估及妊娠结局判定
受精方法按本中心ICSI常规方法,ICSI注射后16~18 h观察见卵细胞内双原核(2PN)判断为正常受精。分别于受精后41~43 h(D2)、61~69 h(D3)观察胚胎发育情况。根据卵裂球大小均匀与否及核碎片量多少进行胚胎质量评级[8]。优质胚胎标准:D3≥6细胞Ⅰ、Ⅱ胚胎,可移植胚胎标准:D3≥4细胞Ⅰ、Ⅱ胚胎,D3移植胚胎数标准:35周岁以下第一周期移植胚胎数不超过2个,其他情况移植胚胎数不超过3个。移植后剩余可移植胚胎进行冷冻保存或行囊胚培养后冻存。移植后28d阴道B超探查,宫腔内见孕囊及原始心管搏动,即诊断为临床妊娠。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样本率之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3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比较
3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Gn 用药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平均获卵数以及MII 卵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表1)。
二、3组患者ICSI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比较
PESA组受精率、2PN受精率均高于射精组和TES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无差异(P>0.05)(表2)。
三、射精组中少、弱、畸精子组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比较
少精子组受精率、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显著高于弱精子组和畸精子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少精子组2PN卵裂率高于弱精子组和畸精子组,与弱精子组比较有差异(P<0.05),与畸精子组比较无差异(P>0.05)。3组患者在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无差异情况下,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3)。
表1 3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比较[(±s)]
表1 3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比较[(±s)]
组别 周期数 平均年龄(岁) 不孕年限(年) 基础FSH(IU/L) Gn使用天数(d) Gn用药量(支)射精组 101 28.5±3.7 3.9±2.31 6.7±3.31 10.06±1.65 23.9±9.7 PESA组 65 27.9±3.8 3.7±2.95 6.9±2.12 9.91±1.84 22.53±7.9 TESA组 26 28.2±3.7 3.8±2.26 6.7±2.28 9.99±1.54 23.03±8.5组别 HCG日LH(U/L) HCG日P(nmol/L) HCG日E2(pmol/L) 平均获卵数 平均MⅡ卵数射精组 0.97±1.04 0.97±0.54 3119.7±1776.0 11.27±4.43 9.99±3.71 PESA组 1.10±1.16 0.86±0.67 3124.2±1684.3 11.46±3.66 10.11±3.48 TESA组 1.08±1.03 0.96±0.68 3121.4±1784.1 12.29±5.15 10.18±3.99
表2 3组患者ICSI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比较[(±s )、%(n)]
表2 3组患者ICSI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比较[(±s )、%(n)]
注:*与PESA组相比较,P<0.01
组别 MⅡ卵数 受精率(%) 2PN受精率(%) 2PN卵裂率(%) 优质胚胎率(%) 可移植胚胎率(%)射精组 1008 72.5(731/1008)*67.9(684/1008)*96.9(663/684) 59.4 (394/663) 65.5(434/663) PESA组 664 82.2(546/664) 84.0(558/664) 97.9(546/558) 61.5 (336/546) 66.3(362/546) TESA组 265 71.3(189/265)*66.8(177/265)*97.2(172/177) 60.5 (104/172) 65.7(113/172)组别 移植周期 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mm) 平均移植胚胎数 胚胎种植率(%) 临床妊娠率(%) 流产率(%)射精组 92 10.81±1.42 2.05±0.42 34.9(66/189) 59.8(55/92) 3.6(2/55) PESA组 60 11.55±1.33 2.12±0.55 35.4(45/127) 61.7(37/60) 2.7(1/37) TESA组 24 11.09±1.29 2.04±0.49 34.7(17/49) 62.5(15/24) 0.0(0/15)
表3 射精组中少、弱、畸精子组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比较[(±s ),%(n)]
表3 射精组中少、弱、畸精子组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比较[(±s ),%(n)]
注:与少精子组比较,*为P<0.01,**为P<0.05
组别 MⅡ卵数 受精率(%) 2PN受精率(%) 2PN卵裂率(%) 优质胚胎率(%) 可移植胚胎率(%)少精子组 499 82.6(412/499) 78.0(389/499) 98.2(382/389) 67.8 (259/382) 75.4(288/382)弱精子组 349 66.2(231/349)*61.6(215/349)*95.4(205/215)**48.8 (100/205)*52.7(108/205)*畸精子组 160 55.0(88/160)*50.0(80/160)*95.0(76/80) 46.1 (35/76)*50.0(38/76)*组别 移植周期 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mm) 平均移植胚胎数 胚胎种植率(%) 临床妊娠率(%)少精子组 49 10.81±1.41 2.04±0.59 35.0(35/100) 65.3(32/49)弱精子组 31 11.25±1.32 2.11±0.48 34.3(23/67) 54.8(17/31)畸精子组 12 10.89±1.27 2.01±0.50 31.8(8/22) 50.0(6/12)
常规IVF-ET技术为女性因素造成的不孕带来了希望,然而对于严重男性因素及部分不明原因不孕却几乎无能为力。ICSI技术由于其可以将单一精子直接注射入成熟卵母细胞,仅需数条精子即可以达到受精、妊娠,最终获得自己的遗传学后代,因此是目前治疗严重男性因素不孕患者最有效助孕方法[9]。ICSI在精子来源选择上可分为射出精液中重度少弱畸精子症来源精子和附睾、睾丸穿刺来源精子。不同来源精子在质量、成熟度及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射出精液中重度少弱畸精子多是由于睾丸生精功能低下或障碍导致精子数目过少、活力差、精子畸形率过高等所致。睾丸产生精子尚不完全成熟,不具备使卵子受精能力,只有依赖于附睾分泌液供给精子营养,经历漫长且有特异性的内环境,才能逐渐发育成熟,包括精子核的成熟、顶体外膜抗原分布改变以及精子质膜通透性改变等,最终才能使精子获得运动能力及受精能力。而附睾是精子成熟的主要场所,附睾液一些特异蛋白与精子细胞膜结合或覆被,促进精子前向能力出现、稳定细胞膜及顶体膜结构、增强与卵母细胞膜的固着力,使精子得以维持当时的去获能状态。
近年来,关于不同来源精子是否会影响ICSI后卵母细胞受精、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结局,报道不尽相同。董瑞娜等[10]对3106个ICSI 周期进行统计发现:附睾精子及新鲜精子2NP 受精率及卵裂率显著高于睾丸精子,附睾精子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睾丸精子及新鲜射出精子。张志宏等[11]研究结果也认为:TESE 组受精率、卵裂率显著低于射精组和PESA 组,TESE 组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PESA 组,提示睾丸精子ICSI 后受精能力和早期胚胎发育能力低于射出精子和附睾精子。苗聪秀等[12]则认为手淫获得精子与附睾精子、睾丸精子行ICSI 时在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而与附睾精子相比,睾丸精子胚胎具有较好的发育潜能且流产率低,持续妊娠率有增高趋势。既往许张晔等[13]研究也认为,虽睾丸穿刺获取精子膜的成熟率低于精液中及附睾精子,但各组间获取精子对ICSI 治疗结局的妊娠率及流产率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生殖中心,所用胚胎培养系统不同,操作人员经验及操作方式不同,所用仪器不同,均会导致ICSI治疗结果有所差异。由于影响ICSI受精、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因素复杂,其中患者年龄、不孕原因、卵巢储备功能最为重要。为了排除这些因素影响,本结果仅选取了不孕原因为单纯性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且平均年龄≤35 岁患者入组进行统计分析。由表1结果见:3组患者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Gn使用天数,Gn 用药量,HCG日LH、P、E2水平,平均获卵数以及MII 卵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3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本结果分析得出结论是:3组患者在基本临床情况无差异情况下,除PESA组受精率、2PN受精率显著高于射精组和TES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外,其余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3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大多数研究[14-17]一致。
表2结果显示:PESA组受精率、2PN受精率均显著高于射精组和TES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射精组受精率、2PN受精率虽略高于TESA组,但比较无差异(P>0.05)。与文献[18]报道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1)PESA 组患者均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具有正常生精功能,由于输精管道存在机械性梗阻所致,且附睾精子DNA 损伤发生率低于射出精子;(2)射精组患者多因染色体或基因缺陷、阴囊血运异常、内分泌紊乱或免疫因素引起的精子生成过程异常,多表现为严重的精子数量、活动力、形态及遗传物质异常(严重少弱畸精子症),因此导致正常受精率明显下降;(3)TESE患者多患有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存在严重精子发生障碍,且由于睾丸精子未经过在附睾内成熟过程,因此其成熟度和活动力均较附睾及射出精子差。管群等[19]报道也认为:附睾精子比睾丸精子具有更高受精率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附睾精子相对于睾丸精子具有更好的成熟度和活力,并且附睾精子更易于行ICSI 操作。由此可见:精子在附睾里的成熟过程包括质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顶体外膜抗原分布的改变以及去能状态的保持等,这些改变都可能增加了激活卵子受精的能力。Hameed 等[20]研究认为:睾丸来源精子行ICSI后正常受精率低于附睾来源精子,并认为这样的结果与精子成熟度密切相关,因为睾丸抽吸成熟精子比例较低,使用这样的精子会直接影响卵子激活,从而影响正常受精。但也有学者[15]认为:ICSI技术可利用质量和数量达不到体外受精标准的不同来源精子使成熟卵母细胞受精,因此在ICSI中使用不同来源精子可获得相似的受精率,理由是:ICSI避开了常规受精过程中精子获能、精子与卵子透明带识别黏附、顶体反应、精子与卵胞膜融合等步骤,人为选择单一精子直接注射入卵胞浆内完成受精,远远降低了对精子受精能力、精子数量及活动力等的要求。PESA组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虽然高于射精组和TESA组,但比较无差异(P>0.05)。精子在睾丸中产生,需要输送到附睾、输精管中逐步成熟,才能提高活力并获得受精能力,但睾丸精子已经完成减数分裂,成为已携带父源遗传物质的单倍体和受精卵形成纺锤体所必需的父源中心粒,具有卵子激活因子,功能上可以引起内源性钙离子的释放导致卵子激活,因此睾丸精子已经具备了使卵子受精以及形成受精卵后进一步卵裂、发育形成正常胚胎的能力。
由表2结果见:3组患者在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无差异情况下,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均没有差异(P>0.05),与文献[14-1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尽管射精组早期胚胎发育质量较PESA 组和TESE 组略差,但经过体外培养,并选择最优质胚胎进行移植,最终妊娠结局无差异。理论上附睾精子来源胚胎发育潜能应优于睾丸精子来源胚胎,原因是睾丸精子由于其未经过在附睾进一步成熟过程,其活力很少会表现为明显的前向运动,导致操作者往往注射不活动精子。但本结果分析显示:附睾精子和睾丸精子对临床妊娠率均无影响。可能原因为:(1)ICSI 所用TESE 获得精子均为经过实验室培养处理后形态较好且活动的精子;(2)由于患者女方年龄≤35岁,可能与年轻患者卵母细胞质量及内分泌条件好有关;(3)3组患者不孕原因均为因单纯男性因素而不孕,都具有正常生育能力,其内膜拥有正常允许胚胎着床的能力。由此说明:只要能获得一定数量质量较好的可移植胚胎,无论是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射出的精子、还是从附睾或睾丸穿刺的精子,对ICSI 妊娠结局均无明显影响。不同来源精子,主要表现在其成熟度及发育成熟过程的不同,理论上对妊娠结局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李满等[21]研究认为一旦受精完成,随后的胚胎发育将与精子来源无关。Nagy等[22]也分析了966个ICSI治疗周期发现尽管精液中可能无形态正常精子,或完全无精子,或无一条活动精子,但仍有可能妊娠,关键在于是否最终可找到一条活精子注射入一个成熟卵母细胞。ICSI 技术是直接将精子注射到卵细胞内,形成受精卵,对精子数量、活力、成熟度、受精能力要求极低。因此,是否有活精子是影响ICSI受精率关键,而对ICSI妊娠结局无影响。由此建议:(1)睾丸精子通常会表现为尾巴偶尔轻轻摆动,因此在ICSI注射前应细心、长时间对精子进行观察;(2)睾丸精子通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活力往往会明显加强,使得ICSI 过程中找到精子相对容易,因此睾丸精子取出后应孵育一段时间后再行ICSI;(3)有学者[23,24]认为适量的左旋肉碱可调整某些生殖基因的表达使得经穿刺取得的睾丸精子经培养后活力增强,有利于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 ICSI 时取得质量更好的精子。
射精组中少、弱、畸精子组ICSI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比较(见表3):3组受精率、2PN受精率比较,少精子组明显高于弱精子组和畸精子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弱精子组也高于畸精子组,比较有差异(P<0.05)。3组2PN卵裂率比较,少精子组高于弱精子组和畸精子组,与弱精子组比较有差异(P<0.05),与畸精子组比较无差异(P>0.05),弱精子组和畸精子组之间比较也无差异。3组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比较,少精子组明显高于弱精子组和畸精子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弱精子组和畸精子组之间比较无差异。以上结果显示:ICSI后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在射出精子各组间随着精子质量下降呈逐渐下降趋势,表明精子质量对ICSI 受精结局存在影响。戢开丽等[25]研究结果显示:在射出精液主要参数中,精子正常形态率与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率、活力、DNA完整率等均呈显著的正相关。Gandini等[26]也认为精子形态缺陷伴有DNA碎片的增加。有文献[27]报道,对于畸精子症患者,他们精液中精子的异常形态率高,传统ICSI技术下挑选的精子可能存在超微结构的异常,而且这些细微结构异常的精子在严重畸精子症患者的精液中所占比例更大,常规ICSI低倍镜下挑选到他们的几率会更高。Gharagozloo等[28]报道也认为,从氧化应激反面方面来考虑,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精液中由于未成熟精子、损伤精子、形态异常精子及过量白细胞等的存在而导致精液中活性氧水平增加并引起氧化应激反应,而氧化应激诱导的精子损伤不仅可以影响精子的受精能力,还可以影响受精后的胚胎发育能力。因此,在ICSI 过程中,挑选活力及形态好的精子进行注射也至关重要。形态异常精子的顶体结构经常会出现顶体与核膜分离、双层膜性结构部分消失、顶体反转与核分离等现象。这些顶体结构异常的精子,顶体反应发生率低下,甚至完全丧失了受精功能,如大头、小头、断头、顶体过大、顶体过小、梨形头、圆形头、锥形头、不规则形头、头部空泡等精子由于顶体异常或无顶体而没有受精能力。如圆形头无顶体精子综合征患者的精子没有顶体酶或者缺乏诱发卵子活化的因子,使得卵子无法识别精子而导致ICSI受精失败。有研究[29]认为:对于严重精子参数异常,尤其弱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患者,采用睾丸精子行ICSI 治疗可改善应用射精精子行ICSI失败患者的治疗结局。3组患者在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无差异情况下,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郑爱燕等[3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射精组中少、弱、畸精子对ICSI后受精结局、胚胎发育有影响而对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没有影响。
以上结果分析显示:PESA来源精子正常受精率显著高于射出精子(严重少弱畸精子症)和TESA来源精子,但不同来源精子对卵母细胞正常受精后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均无显著影响,提示不同来源精子对ICSI后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无显著影响。而对于射出精子中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随着精液质量下降,ICSI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也呈逐渐下降趋势,表明精子质量对ICSI 受精结局及胚胎发育存在影响而对临床妊娠结局无影响。
总之,单纯男性因素不孕患者无论是采用体外射精获取精子,还是采用手术方式获取新鲜PESA/ TESE 精子行ICSI,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妊娠结局,未增加子代出生缺陷风险。由于目前研究多局限于不同精子来源对ICSI后早期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尚缺乏对其子代远期预后的研究,今后还需要全面、大样本的长期追踪观察,以进一步做出科学评价。
1 Schoysman R, Vanderzwalmen P, Nijs M, et al. Pregnancy after fertilization with human testicular spermatozoa. Lancet 1993; 342(8881): 1237
2 许张晔, 叶碧绿, 黄学峰, 等. 不同来源精子对ICSI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7; 21(1): 41-44
3 胡玉琴, 蔡嘉力, 刘兰兰, 等. 不同来源精子对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 (7): 136-138
4 全松, 陈雷宁. 体外受精与辅助生殖.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60-261
5 Kruger TF,Menkveld R,Stander FSH, et al. Sperm morphologic features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Fertil Steril 1986; 46: 1118-23
6 庄广伦. 现代辅助生育技术.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05-129
7 黄国宁, 孙海翔.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实验室技术,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76
8 李媛. 人类辅助生殖实验室技术.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111-113
9 李宏军. 加强对男性不育的认识及诊治规范化.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3; 34(6):406-409
10 董瑞娜, 郭艺红, 孙莹璞, 等. 3106 个不同来源精子ICSI周期临床妊娠结局分析. 生殖与避孕杂志 2013; 33(4): 233-238
11 张志宏, 朱海波, 张馨月, 等. 不同来源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结局的影响. 生殖医学杂志 2014; 23(3): 252-255
12 苗聪秀, 朱文兵, 李娜. 不同来源精子及其活力与无精子症患者ICSI 受精结局的关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 23(1): 78-82
13 许张晔, 叶碧绿, 黄学峰, 等. 不同来源精子对ICSI 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7; 21(1): 41-44
14 谢多, 邱卓琳, 罗琛, 等. ICSI中不同来源精子对卵母细胞受精、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4(6): 857-861
15 霍雷, 金海霞, 孙莹璞, 等. 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 助孕1662 个周期治疗结局分析.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1; 20(4): 272-274, 278
16 He X, Cao Y, Zhang Z, et al. Spermatogenesis affects the outcome of ICSI for azoospermic patients rather than sperm retrieval method. Syst Biol Reprod Med 2010; 56(6): 457-464
17 Nicopoullos JD, Gilling-Smith C, Almeida PA, et al. Use of surgical sperm retrieval in azoospermic men: A metaanalysis. Fertil Steril 2004; 82(3): 691-701
18 郐艳荣, 贺占举, 王晟, 等. 不同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临床结局分析. 中国性科学 2012; 21(10): 9-12
19 管群, 于艳, 张琪瑶, 等. 不同来源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结局的影响.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1; 5(6): 22-25
20 Hameed N, Ozturk O. Testicular versus epididymal spermatozoa in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treatment cycles. 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 2012; 22(4): 159-163
21 李满, 庄广伦, 李蓉, 等. 用射出精子、附睾精子、睾丸精子显微受精治疗男性不育. 中华外科杂志 2000; 38(4): 280-282
22 Nagy Z, Rienzi LF, Ubaldi FM, et al. Effect of reduced oocyet aging on the outcome of rescu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Fertil Steril 2006; 85(4): 901-906
23 师娟子, 张姗姗, 张洲, 等. 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精子左旋肉碱培养后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研究.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0; 16(6):504-509
24 李彤, 李汉中, 李宏军, 等. 几酮可可碱对精子活力的体外改善作用.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5; 19(3): 34-35
25 戢开丽, 郭江华, 梁辉华, 等. 精子形态可否预测精子其他参数和受精结局.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6; 30(1): 38-42
26 Gandini L, Lombardo F, Paoli D, et al. Study of apoptotic DNA fragmentationg in human spermatozoa. Hum Reprod 2001; 15(4): 830-839
27 龚艺, 孟祥黔, 刘勉, 等. 单纯男性因素不育患者行形态选择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对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5(10): 1428-1433
28 Gharagozloo P, Aitken RJ. The role of sperm oxidative stress in male infertili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oral antioxidant therapy. Hum Reprod 2011; 26(7): 1628-1640
29 袁启龙, 张金玉, 郭新宇, 等. 不同病因患者睾丸取精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治疗的临床结局比较.广东医学2012; 33(2): 262-264
30 郑爱燕, 顾斌, 丁洁, 等. 精子来源和质量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结局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2): 257-258
(2016-11-05收稿)
Analysis of ICSI outcome in 192 male factor infertility patients with sperm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ang Wei**, Liang Guoyao, Li Meiling, Cheng Jinling, Wu Fugan, Hu Xiaoling
Center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Guipi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Guiping 537200, Guangxi,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Wei, E-mial: 64wangwei@163.co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outcome of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 in male factor infertility patients with sperm from different source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92 cases who
ICSI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in Guiping People's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ource of sperm,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jaculation Group (severe oligospermia and asthenospermia, n=101), PESA group (percutaneous epididymal aspiration, n=65) and TESA group (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 n=26).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data of the above three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in mean age, infertility years, basic FSH, days of undergoing Gn, Gn dosage, level of LH,P and E2in HCG days, average number of oocytes retrieved and MII number (P >0.05). The differences in 2PN cleavage rate, rate of high quality embryo, embryo transplantation, embryo implantation, pregnancy and abortion among three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cance(P>0.05). The fertility rate and 2PN fertility rate in PES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Ejaculation Group and TESA group(P<0.01). Conclusion Male factor infertility patients with sperm from different sources undergoing ICSI have no obvious impacts on embryonic development, embryo implantation rate, pregnancy rate and abortion rate, which can achieve good clinical outcomes.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nfertility, male; Pregnancy Outcome
10.3969/j.issn.1008-0848.2016.12.008
R 698.2; R 321-33
资助:广西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贵科攻关1005010)**
,E-mial: 64wangwe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