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

2016-06-07 06:16:46张亚清张思会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99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机械通气

张亚清,蒋 洪,刘 霜,张思会,王 梅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9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

张亚清,蒋 洪,刘 霜,张思会,王 梅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99)

【摘 要】目的:分析讨论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94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 47)和试验组(n=47),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试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及住院时间,统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对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系统治疗及悉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但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9.79%、(37.80±8.42)d,试验组分别为4.26%、(28.90±10.36)d,同时,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7.66%、72.34%,试验组分别为2.13%、97.87%,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得到临床及患者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

0 引言

近年来,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患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例较多,临床除了加强对该病的控制及预防外,同时更注重护理干预对此病的影响,为了分析讨论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特做了试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05/2015-05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法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 = 47)和试验组(n=47),其中,对照组包括男29例,女18例,年龄22~64(平均43.2±5.86)岁;试验组包括男28例,女19例,年龄23~65(平均43.6.7±4.15)岁.上述患者均为首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无其他相关疾病干扰及重要脏器损伤,不存在治疗禁忌症及相关试验用药过敏史,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患者精神状态良好,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向两组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试验目的及过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开展试验.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包括按时吸痰、相关生命指标的严密监测、机械通气过程严密监视等.试验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首先,进行集束化护理的培训,培养护理人员的集束理念,在机械通气时,将患者头部抬高30°,以便于气体顺利流入,静脉滴注营养液,同时,频繁帮助患者翻身,有助于分泌物的溢出,保证患者口腔的清洁.机械通气的管道由口腔进入,可能对口腔固有状态造成干扰,进而滋生更多的细菌,若未及时处理,极有可能跟随管道进入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患者接受3次/ d口腔护理;插入管道后,应加强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因疏忽、情绪激动造成管道的误拔.定时吸痰,间隔应保证在20 min左右为宜,以便于使人工气道保持通畅.同时,在医师允许的情况下向气道内滴加湿化液,同时将温度控制在37℃左右;保证呼吸机的清洁,每天注意雾化器的更换,严格保证无菌操作,且每24 h注意将剩余无菌用水更换[1-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感染率及对护理满意度(安排患者家属接受问卷调查,试卷满分100分,84分以上为满意)[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结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结果比较  (n=47)

2.2护理评价比较 对照组、试验组感染率分别为27.66%、2.13%,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2.34%、97.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评价比较  [n=47,n(%)]

3 讨论

部分患者行机械通气时,由于自身体质较差、长时间卧床、痰液淤积、肺功能不全、细菌侵袭、通气时间过长等原因,可能诱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为治疗增添了难度,延缓患者康复[4].本研究为了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特做了临床试验,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高于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感染率分别为27.66%、2.13%,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2.34%、97.87%,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集束化护理更注重对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的严密监测,从根本上避免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以防止口腔内部细菌随管道进入肺部,此外,连接管道后注重对人工气道的保养、包括清洁、湿化、保证温度等,有助于提高患者通气质量与效率[5].此外,应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呼吸机使用的频率与时间,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有助于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谭景予,陈锦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订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31-733.

[2]盛 茜,刘 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39-1041.

[3]朱庆捷.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4):2970-2973.

[4]李桂兰,尹心红.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防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半月刊,2015,27(3):106-108.

[5]邓秋霞,高 岚,王宇娇,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病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7A):2416-241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94(2016)03⁃79⁃02

收稿日期:2015-11-01;接受日期:2015-11-19

作者简介:张亚清.本科,护师.研究方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E⁃mail:zhangyaqing@126.com

猜你喜欢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机械通气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重症患者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短期效果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效果对比观察与分析
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分析
经尺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气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应用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09:20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54:13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0:32:06
床头抬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影响的临床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18:26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