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梅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人民医院产科,云南景谷666400)
探讨康复护理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作用
龚 梅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人民医院产科,云南景谷666400)
【摘 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n=80)和对照组(n=80),接受产后恢复干预措施的为实验组,未接受产后恢复干预的为对照组.结果:比较两组产妇一定时间后生理恢复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后的产妇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提高产妇产后的恢复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褥期;产后康复;干预治疗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脱离母体到产妇身体除乳腺外所有器官全部复原的一个时期,或者是未恢复到怀孕前的身体状态所经历的一个阶段,是分娩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时长为45 d[1].产褥期内,产妇在妊娠前后生理与心理上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2].有关资料显示,妇女在怀孕期间与分娩后30 d内,情感较为敏感,尤其是在产后一周内,情绪起伏较大,心理状况极不稳定[3].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80例在我科分娩的产妇,均接受产后恢复干预措施,同一时间住院的80名没有接受产后恢复干预措施的分娩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法、孕产次数与身体情况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护理人员应统计实验组80例自愿接受产后恢复干预措施产妇的个人基本情况与相关信息,并创建表格.统一对进行康复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护理人员应视产妇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做出针对性的康复服务.详细的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如下.
1.2.1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在与产妇及产妇家属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了解产妇的情绪以及心理状况,及时有效的帮助产妇解决问题,对家属进行一定的心理培训,以便协助护理人员了解影响产妇心情波动的可能的原因,耐心认真的对产妇及其家属普及相关的护理措施和产后抑郁症的知识.
1.2.2指导运动保健 产妇在生产后过早的进行身体活动和一定强度的形体训练会对产妇的形体恢复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24 h以后才可以下床进行小范围小强度的活动,产后第48 h后可以在室内自由活动,产后保健操也可以有规律的进行.产妇在产后进行适度的产后活动以及形体训练可以有效的促使产后子宫恢复,防止并发症(如痔疮、膀胱膨出、腰骶痛),可以恢复产妇腹部肌肉紧张度,防止哺乳后乳房的下垂,早期形体锻炼尤为重要.
1.2.3避免生育性肥胖 产妇应格外注意身材的恢复,大部分产妇在生产后,身材会肥胖臃肿,难以恢复,在坐月子期间就要开始注意身材的恢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下床活动起来.早运动:在会阴未破裂以及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产后24 h后就可以坐起来吃饭喝水,可以下床做一些简单且活动强度不大的事;产后一星期可以尝试做一部分简单的家务,蹲太久,用力太猛,腹压会升高,会对生殖器造成损伤,因此产妇在活动过程中,一定不要蹲太久,太用力.产妇以及产妇家属应格外注意的是,产妇首次下床活动时一定要有人陪伴.饮食均衡,食物以清淡、营养丰富为主,瘦肉、豆类、鱼、蔬菜与水果应多食用,糖类、脂肪类等食物应减少摄入量,尤其注意喝汤时汤里不能有油.为婴儿提供母乳喂养的产妇,婴儿吸吮可以有效地促进子宫恢复,使臃肿的腹壁快速回缩,此外乳汁的分泌可以促进产妇体内代谢,降低皮下脂肪的堆积.
1.3评估标准 45 d后,对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评定.详细标准如下:子宫恢复不好:分娩后45 d后恶露没有干净,根据B超判断子宫的长、宽、厚总和超过15 cm;腰骶痛:孕妇在卧床休息平卧位时无疼痛症状,持续站立大约6 min后,腰骶部会出现疼痛或者不适感加剧;妇产科学中阴道脱垂、子宫后倾后屈的评定标准;BMI值,若标准指数<24,则表明形体恢复程度较为良好,测量产妇腹围值时使用软尺.
1.4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产后进行康复护理的实验组产妇的子宫恢复较好,子宫后倾后屈的出现情况、阴道脱垂、腰骶性疼痛、张力性尿失禁、产妇身体BMI指数、腹围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1).
组别子宫恢复不良子宫后倾后屈阴道脱垂张力性尿失禁腰骶性疼痛身体BMI指数腹围数值
表1 两组产妇生理恢复比较[n=80,n(%)]
产妇体内的雌激素含量和脑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在分娩后迅速下降,脑活动情况由此产生变化,此时容易导致产妇出现抑郁症.产妇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心理压力较大,身体状况明显下降,这些原因极易诱发抑郁症[4].此外,产妇生产后由于运动量的降低,导致血液的黏稠度明显提高,出现栓塞的机率大大增加.产妇的盆底肌肉、盆底组织与周围的筋膜在分娩过程中扩张过度,导致组织自身的弹性大大降低,一些肌纤维出现断裂可以促进产后子宫的恢复,有效的避免了膀胱膨出、张力性尿失禁、痔疮、腰骶性疼痛等产后并发症.做好产后保健,帮助产妇产后恢复,避免产后并发症的出现,是当前妇幼保健人员在产科保健的一个重点.对进行产后康复治疗干预措施的实验组和没有接受产后康复治疗干预的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出现,与相应自身BMI指数、腹围状况对照组的身体指标与恢复情况显著差于实验组.这项研究说明对照组的产后康复时间长,情况差.以上研究表明,在产妇产后进行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应该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光赛.产褥期妇女康复治疗及保健[J].中国社区医师,2012,26(3):4.
[2]黄小英.产后康复按摩技术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9):117-118.
[3]彭桂芝,韦继红.产褥期妇女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6):492-494.
[4]谢晓璇.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促进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13-114.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94(2016)03⁃74⁃02
收稿日期:2016-01-04;接受日期:2016-01-20
作者简介:龚 梅.专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产后康复护理.Tel:0879⁃5222204 E⁃mail:3378624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