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

2016-06-06 05:17白娜
中国市场 2016年21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思考

白娜

[摘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持续性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保护和发展的结合上需要理智和智慧。文章在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以及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持续性发展进行思考,寻找可持续发展对策和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思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1154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介绍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政府提出的,形成了“无形文化财”这一概念,并首次授予拥有精湛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活态民族珍宝”的美誉。在1962年,韩国政府将文化财分为四类:有形、无形、民俗和纪念物,其中的无形文化,便是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正式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并正式公布了各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许多优秀的民间传说、戏剧歌舞、特殊技艺、文学书画、民俗活动等都被列入了国家文物普查和保护的法定范围。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其保护和持续性发展的困难,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着失传和消亡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对我国旅游事业的促进和民族文化的弘扬意义重大,它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进行认真的思考,寻找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

21沿袭性和活态性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显著的特征,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有深远的历史沿袭,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通过人类群体或者家族个体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成为了有着千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我们比较熟悉剪纸艺术、年画制作、民俗表演等都可以追根溯源地找到出处,这就是沿袭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是民间传说,还是手工艺制作,还是音乐歌舞的表演,都是借助人们的行为活动来体现的,所以都是活态的,这种动态性贯穿于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没有一种是以静态的形式存在的,这是与物质文化遗产最明显的区别。

22无形性和大众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具象的文化思维,它只是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可以随着人们的情感、思维、观念、信仰而不断变化和发展。比如山西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它不是制作美酒的高科技设备,但是却能通过完善精密的、无形的酒水制作工艺,酿造出独一无二的酒品。这种技艺是无形的,只能通过“精神文化”进行人与人的精神交流,达到传承的目的。

23地域性和多元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是非常明显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也造就了一方独特的传统文化遗产,它在那个最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世代相传,被打上了深深地烙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尽相同,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信仰有着差异,这才衍生出只属于它的那一个。也正是这些不同和差异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多彩多姿的形态,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受其影响,即使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各有千秋,风格各异,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和不同群体中表现得更加多元化。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原则

3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前提是保护,只有完好地保存下来才能谈发展,关键是保存下来的一定是原真的和完整的,不能是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也不能是支离破碎的片段。如果不加鉴别和区分地去吸纳,就会导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使保护和发展走入岐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持续性发展是保护的有效手段,旅游开发给其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必须要坚持它的原真性保护原则,而不能把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剥离原生态环境和其赖以生存的整体,使发展成为肢解原真性的手术刀。

3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原则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汁原味,而且是唯我独有,别无分店。对于各个地区要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当地土生土长的项目,而不是模仿而来的复制品。比如,李白故里是李白的出生地,与此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无不体现着李白的成长经历,这就是唯一性、独特性和垄断性,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保护和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一个在别处了解不到的李白,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这里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都与这位伟大诗人融为一体,这是其他地方无论如何也无法复制的。

33可持续利用原则

自2002年文化部启动“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认证、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工程”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情持续高涨。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得到充分的保护,才能谈得上对其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它是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为目的,以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为条件,进行适度的开发,然后才是持续性发展。所以,各地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就要坚持能够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注重保护好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我们的法律制度的设计也要秉承可持续的发展观,尽力克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

4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41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指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实物遗产,它最容易受到生存环境的破坏,在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其脆弱性时,就要用法律的手段把它保护起来,在保护的前提下求发展。目前我国有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立法已有30多部,其中《文物保护法》和一些地方保护性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保护和发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传和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民间的大众创造的,历经千百年的演变,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各种艺术形式。首先政府要在宣传和引导上下功夫,将所属区域的有关历史遗址进行必要的保护和修缮,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可以追溯的根源。比如,四川成都就扩建了杜甫草堂,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将杜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成都的旅游融合在一起,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与之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便可以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比如举办书画展览、诗会、生辰纪念活动等,在这个主题旅游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42努力营造民间可持续的传承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氛围相当重要,各地区把自己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最为宝贵的财富,就会不遗余力地去进行传承和保护。比如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它的制作技艺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杨柳青镇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几乎是家家制年画,人人是画师,走在街上便能够感觉到浓浓的民间艺术气息。如今的杨柳青年画,已经不仅仅是人们逢年过节的装饰用品,它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艺术礼品,成为争相收藏的对象,它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的传承氛围密切相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各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不应该是几个部门和少数管理者的任务,而是要广泛地发动群众、鼓励群众、支持群众都来参与和实践,形成这一区域的氛围。比如,舞师之乡就要保证有众多的表演团体和必要的表演场地,定期举办表演和竞赛活动,成为这一地区独有的特色文化,成为当地最为耀眼的旅游品牌。

43普及“非遗”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普及非遗教育就是让广大群众明白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让年轻一代熟悉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历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教堂、进教材、进学校,让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不空前,也不绝后,成为那个地区最为耀眼的艺术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人,人的作用最为重要,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本化”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和民众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就要求师傅教徒弟,徒弟带徒弟,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可以采取更为先进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这也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学生参与保护“非遗”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未来。这就像武术的传承有武术学校,杂技的传承有杂技学校,还可以有更多的地方戏曲学校、年画剪纸学校、民间声乐歌舞学校等,不仅把它作为一种民间的玩意儿,更可以把它当作一种事业来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应该在学校,它的可持续性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44以区域非遗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不可能离开经济的发展而存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面临着消亡的危险,都是因为资金的短缺,旅游业的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在我国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某些区域都具有相近性,有着相同的历史沿袭和时代背景,给区域间的整合、协调、共享提供了可能。比如在我国北方地区民间都有祭祀活动,虽然纪念的对象不同,形式也有所区别,但是活动的内容大同小异。由于人们的地域观念正在淡薄,人口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广泛,在各地都有不同的民族人群聚集,这给区域的非遗合作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形成自然的交流,我们政府部门和管理者就要为“非遗”的传承提供更好的机遇和新的空间。要善于发现和确定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些性质相同、相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间铺设合作的桥梁,共同形成保护机制,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5综述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可以得知其传承性和地域性,它的发展离不开大众性和多元性,在持续性发展上要坚持原真性和独特性的原则,通过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努力,共同担负起历史使命,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罡打造工艺美术人才高地,促进文旅融合——对苏州光福工艺美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6(1)

[2]张岚,朱勇健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以苏州御窑金砖为例[J].艺术科技,2015(1):84-85

[3]郑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误区及其矫正——以重塑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3):99-104

[4]刘胜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55-160

[5]蔡寅春,方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动力、路径与实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思考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