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明++任桂萍
[摘要]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21个省份和直辖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全国的综合排名。在此基础上,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将因子作为选择变量,直接将21个省份和直辖市分为3类。最终得到黑龙江省处在第3类中游的结果,结合黑龙江省科技活动环境及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成果;因子分析;K-MEANS聚类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1018
1引言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北部的省份,近年来不断提高科技经费投入力度,科技投入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2014年R&D经费支出达到1116031亿元。在2014年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9428件,成交技术合同3124件,金额达1212亿元。尽管黑龙江省科技投入的绝对量逐年增长,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应当看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黑龙江省科技管理体制还存在一定弊端,这些弊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黑龙江省科技经费投入和产出的现状,评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找出黑龙江省科技经费投入、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科技经费投入的先进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提高黑龙江省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2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2014年,黑龙江省申请专利9428项,其中发明专利5193项,实用新型专利2288项,外观设计专利847项。专利授权4298项,其中发明专利1693项。
从图1可以看出,在人均R&D活动经费支出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增长显著,这表明近5年来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从图2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黑龙江省在科技R&D活动投入方面持续加大力度,研究机构人均固定资产持续提高,R&D活动经费占GDP比重稳步提升,用于科技研发的财政支出稳定增加。但是从图3我们却发现,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近五年来逐渐放缓,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逐年减低,从2010年最开始的130%逐渐减少到2014年的84%。
3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分析
31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因子分析
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层次,可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分为四个领域进行评价:区域经济实力,区域科研能力、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成果商业化,再结合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以下10个指标构建因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表1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A区域经济实力A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A2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A3人均进出口总额B区域科研实力B1百万人&D活动人员数B2百万人口专利申请量B3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B4科研机构人均固定资产C科技成果产业化C1全员劳动生产率C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C3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D科技成果商业化D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D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
选取全国21个省份和直辖市(不含港、澳、台以及西藏,新疆,贵州,青海,宁夏回族,广西壮族,内蒙古自治区和海南省)2014年各项数据,全部指标数据不存在缺失值。指标的选取注重系统指标分布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分布广泛,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从相关性矩阵来看,绝大部分相关性系数大于03,初步判断适宜做进行因子分析。进一步观察检验指标KMO检验数值为0619,这表明该数据系列间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适宜进行因子分析。最终选取了3个因子,三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652%,因子对变量解释能力强。随后采用回归法计算各省份及直辖市初始变量的因子得分。见表2。
32基于K-MEANS方法的聚类评价分析
这里我们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按照较强、一般、较弱三个水平进行分类,得到3个类的最终类中心点的情况,3个类中心点的数据分比为(-140430,-053565,267671),(130350,132841,103884),(-010458,-018445,-041342),可知第2类各项指标均是最优的,第1类随后较为落后,第3类各指标数值为三类中最差。按照得分降序排列,上海市、北京市、南京市、杭州市为第2类,天津市、沈阳市归为第1类,其余省份被分为第3类,黑龙江省处在第3类中游。见表3。
4评价结果分析
41对高校及科研院所学术评价体制导向性问题
高校及科研院所学术评价机制,通常是以论文和著作等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师及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条件。该学术评价制度在实行初期达到了其激励高校教师从事科研积极性的预期目标,科研工作得以推动。但当学术与学者的身价和收入直接挂钩时,学术评价成为高校及科研院所申明自己的社会地位并调节内部利益关系的主要依据时,学术评价的功利性、短视行为和种种偏颇便随之产生,致使学术研究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忽视了质量,不利于科研创新及重大成果的产生。学术评价体制的功利性和机械量化势必造成科研人员从事社会服务和科研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丧失。在科研课题立项时,主管单位或其他负责部门大多会对课题的知识产权提出要求,但是对成果转化,往往没有具体要求。因而,一些项目中的专利申请只是为了完成课题,或者是为了考评、晋升职称等,没有考虑到成果转化、市场化问题。科技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还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竞争。黑龙江省大学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是比较落后的,这种情况不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大学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机制。
42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目前黑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政策方面,相关的科技政策、科技计划、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知识产权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教育政策等都被涵盖在创新政策之内,但相互间却没有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而且与科技创新政策也不相匹配。一方面,对于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认定没有明确的法规细则。科研成果转化的双方常在科研成果市场价值认定上无法达成一致。并且科研成果在成熟和转化的不同阶段也应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在转化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细则保护,尽管签署了转让合作协议,但发明人的权利常常受到企业的“隐性”侵害(如转让费不合理、所有权不清晰),而最终挫伤发明人的积极性。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制度的上述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
43投资融资体系不健全
要想顺利地进行成果转化,必要的资金投入是不可或缺的。但目前,资金缺乏是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金不足,缺乏中试基地,而企业也缺乏科技与开发资金,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另外,许多尚未形成规模的企业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研发预算,资金投入更为有限,市场融资渠道很窄,数量也不足。有些企业即使意识到成果的市场价值,但因成果转化本身需要大量资金,而企业受到经济实力的制约,造成科研成果未能转化。
5对策建议
51搭建成果转化平台
政府应建立系统规范的科技成果信息沟通对接平台,解决成果转化过程中参与者信息不对称的状况。鼓励并协助成立校企对口成果转化联盟,提倡企业早期参与重大科技成果的研发过程,在重大科技成果的早期阶段建立订单式科研项目,锁定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政府应该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队伍和中介服务机构。组建一支专业性较强,懂得科技政策、法规、谈判技巧的评审委员会,专为成果转化从事诸如专利申请、成果转化资金申请等工作。同时政府也要充当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桥梁,做好中介工作。项目对接时应该把工作做得深入、细致、规范、系统,追求实际效果,避免场面轰轰烈烈,成效甚微的形式主义。
52加大成果转化突出贡献的奖赏力度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黑龙江省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力支撑。对科研成果的主要研发人员给予相关物质或改善研发条件的奖励,从而广泛的留住人才,留住项目,进而能够吸引外省市的科技成果来黑龙江省落户,使研发人员能够持续、有效的创造出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53完善成果转化相应法规
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进步法》等相关法律的配套法律及实施细则还存在空白,如《科技成果定价法》《风险投资法》等专项立法还没有出台。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原则性规定多,可操性较差,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体系的功能弱化,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明确规定了成果权的依据,但是无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规定,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间利益分配缺乏法律依据。所以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确保科技成果转化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杨再平市场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李华从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看科技成果转化[J].科学管理研究,1998(5)
[3]刘溶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和条件:比较与借鉴[J].经济纵横,2000(11)
[4]赵应宗确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J].经济管理,2002(12)
[5]陈斐试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科学管理,2004(1)
[6]卢锐企业孵化器理论及其发展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7]袁晓东论我国科技项目中的知识产权政策[J].科学学研究,2006(1)
[8]刘希宋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知识管理的战略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