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养成的个案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实践课程为例

2016-06-06 10:14顾伟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顾伟红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养成的个案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实践课程为例

顾伟红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跟踪四名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教育实践课程的过程,了解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养成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导师辅导、真实课堂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是主要途径,听课与研习是次要途径。此外,不同维度知识养成程度不同,其中学科内容与技能知识、教师自我知识、课程与教材知识这三个维度有相当明显的积累与提升。

关键词: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教育实践课程

自20世纪以来,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获得被认为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基础,相应地它也成为了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的焦点,对其定义、分类、养成途径的研究不断涌现。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PCK)于1986年由美国教育学家Shulman最早提出。他认为PCK是“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教育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将特定的主题或问题进行组织与重新表征,以适应学习者的能力与不同的兴趣需要。”[1]PCK内涵不断拓展,Grossman将PCK分为四个维度的知识。[2]Cochran、Kathryn、DeRuiter等学者也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定义各抒己见。[3]国内学者韩刚、郑志恋等人探讨其养成途径,韩刚等提出3DR模式(Description, Design,Demonstration,Reflection)。[4]郑志恋等从教育体验对学科教学知识养成切入,提出3DT模式(Designing, Describing, Decomposing, Theorizing)。[5]也有学者从教育实习与学科教学知识养成这一角度切入,然而实证研究数量较少,且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数学、科学、生物等少数学科。其中范良火对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养成做了相关研究。[6]蔡铁权、陈丽华等人研究了科学老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养成。[7]英语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学科,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英语学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本文以职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教育实践课程中PCK的养成途径,及各个维度的具体养成。

1 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的界定

1.1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PCK)于1986由Shulman首次提出,作为教学知识基础的七类知识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它综合了学科知识、教学和背景的知识而形成的教师特有的知识,是针对学科知识如何转化为教学知识提出来的,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与低成效教师的差别。[8]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核心,针对其内涵的界定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表1 PCK内涵的界定

由上述表格可见,国内外学者对PCK内涵的理解不断发展与细化。首先,他们一致提出了关于学生的知识;其次,关于学科的知识由总的认识细化到教学目的、性质、内容与技能;再者,对教学策略知识的理解也由总的认识细化到特定主题教学策略与教学法;最后,国内学者郑志恋等人结合前人研究、英语学科性质、近期研究热点,新增了批判反思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师自我知识等,提出了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七个维度。鉴于此,本文的研究以郑志恋等人对PCK内涵的界定为理论基础展开。

1.2学科教学知识养成途径

在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养成途径的研究中,国外学者杜威当之无愧的算是第一人,他最早提出了将教学内容“心理学化”,使其接近学生的个体经验。舒尔曼提出了“教学推理与行动模式”,强调复杂的教学推理由一系列的步骤构成,该模式后于1987年由Shulman和Gudmundsdottir进一步精致化,后又由Wilson补充和完善。[8]国内的学者指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养成途径主要包括:教师培训、观课与评估、教学实践积累、小组活动、探究与行动研究、反思、个体指导“师徒对子"活动、合作辅导与研究。[11]

针对英语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养成,国内学者熊松荣与阳炎、韩刚,郑志恋与叶志雄等人也做了相关研究。其中熊松荣和阳炎认为要发展外语教师的PCK,就要从教学信念,学生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教学策略知识四个方面综合发展。[12]韩刚提出“3DR”师范生课程改革方案。““3DR”即构成课程改革四要素的四个英文字(Description,Design,Demonstration,Reflection),此四个字母各代表一种途径。这些基于个人体验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有可能成为师范生融合和转化不同层面知识和技能的催化剂”。[5]126-131在韩刚的基础上,郑志恋、叶志雄提出了PCK的“3DT”养成模式:单元教学设计(Designing)、课堂观摩描述(Describing)、教学片段分解(Decomposing)、体验反思提升(Theorizing),该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形成PCK时的主体性及创造性。[6]

由上述综述可知,国内外学者一致提到了教学观摩、实践、教学反思等养成途径。教育实践课程,正是基于以上理论基础,设计了实习试讲、中学实习、教育研习三个环节。鉴于此,本文该课程为例,从理论上确定了大致的养成途径:实习试讲、真实课堂教学、课堂观摩、中学导师指导、大学导师指导、同伴互评、自我反思、教育研习。并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四位学生来研究这些环节中哪些是有效途径以及效果如何。

2 研究设计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在相关理论课程学习之后,历时12周,内容包括:1周的实习试讲、8周的中学实习(教学工作实习与班主任工作实习)、3周的教育研习。为了深入细致地探索职前英语教师在教育实践课程中的学科教学知识养成,本研究采用了个案研究的方法,并将深度访谈与调查问卷作为辅助手段。研究设计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研究问题:

第一,职前英语教师在教育实践课程中养成学科教学知识(PCK)的途径有哪些?

第二,职前英语教师PCK哪些维度知识受教育实践课程影响最大?它们分别是如何养成的?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样(purposive sampling),即按照研究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13]张梅,吴茜,周甜,李华(化名)是大四学生,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在大学的前三年学习中,她们已修完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十多门必修基础课程,并选修了教育学原理,班级管理等课程。本研究之所以选择她们作为研究对象,一是因为她们学习成绩有一定梯度,性格以及在实习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本文选择了TEM4,实习学习、上课次数等代表性的指标(详见表2),能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出英语职前教师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学科教学知识的养成。二是因为她们都有着当老师的强烈愿望,且善于表达自我想法,有利于研究顺利进行。

表2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2.2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日记分析等方法,对四名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主要数据一:反思日记、实习日记、研习日记。数据来源于整个教育实习过程,包括12篇实习反思日记、4份实习(书面)报告、4份研习(书面)报告。数据分析集中于文本的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摘录:1有关PCK各个维度知识的增长2有关PCK养成途径的文本摘录。

主要数据二:访谈记录。实习前、中、后的三次半结构式访谈,转写音频,形成文字。

访谈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1职前英语教师PCK各维度知识有无变化?2.在教育实践课程中,影响各维度知识养成的途径分别是什么?

辅助数据三:问卷调查。问卷是基于本文的理论框架,即郑志恋等人对PCK内涵的界定(七个维度),并结合前人提出的PCK养成途径设计的。研究对象为英语专业的一个自然班,该班共18位同学,问卷有效回收率100%。调查问卷由10个封闭题,1个开放题组成。1-2题探索学科教学知识养成的总途径,第3题探索哪几个维度知识有明显增长,第4-10题探索各个维度知识具体的养成途径,第11题为在实习中更好地发展职前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提供建议。

数据采用整合分析的方法。根据郑志恋、叶志雄提出的PCK七维度分法(学科教学性质的知识、学科内容与技能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师自我知识、学习者知识、课程与教材知识、批判反思知识),从学科教学知识养成的途径与各维度知识的具体养成两方面探讨。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由数据分析可知,导师指导、真实课堂教学与教学反思被一致肯定为主要途径,辅之以实习试讲、同伴互评与教育研习等其它途径。同时,职前英语教师PCK各个维度知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各维度知识的养成途径也不尽相同。

3.1PCK养成的主要途径

根据学生的反思日记与访谈等发现,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养成的主要途径包括导师指导、真实课堂教学经历、教学反思。

3.1.1导师指导

分析学生的反思日记、实习总结与研习报告等发现,导师指导对教育专业知识、英语学科教学性质的知识、学科内容与技能知识的养成发挥了很大作用。

导师指导包括高校带队老师与中学老师的指导,进行课程指导、情感支持、资源共享、协助班级管理、及时反馈。[14]高校带队老师从试讲开始点评,直到实习中的听课、评课、教学方法传授,对职前教师影响最大。张梅在反思日记中写道,她的带队老师教会了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提炼“教学主线”的教学方法。中学指导老师在实习阶段全程指导,包括教案、课件,模课的点评以及听课、评课、整体评价。他们的指导着重于理论结合实际,分享教学经验,帮助职前教师更好地将学科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吴茜在她学科指导老师胡老师的教导下,明白了就算是非常简单的知识点也不能小视,应该多引导学生复习。王娜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加深了对备课的理解,以下是她反思日记中的摘录:

“备课的时候需要把整个单元的内容都联系起来,这样才显得有整体性。下一节课上的内容我可能在这一节课上就提到了一点,上一节课的内容我在这节课中又重提了一点,这样的教学才显得系统有意义。”

由此可知,导师指导是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养成的重大途径,对她们教育专业知识、英语学科教学性质的知识、学科内容与技能知识的养成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高校带队老师是否本专业对于学科教学知识的养成有影响。以下两组数据分别是以2013届英语专业的一个自然班与2014届英语专业的一个自然班展开的问卷。

表3 导师指导对PCK的影响

2013年教育实习由教师教育学院担任高校带队老师,2014年由外国语学院担任高校带队老师。数据显示,教育专业知识由90.90%降到55.56%,其它维度知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教师自我知识增长了46.47%、批判反思知识增长了42.93%、课程与教材知识增长了34.34%、学科内容与技能知识增长了27.78%。由此可见,本专业老师担任高校带队老师对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养成的作用更大。

3.1.2真实课堂教学

根据反思日记与访谈得知,真实课堂教学对教师自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育学习者知识的养成有促进作用。

真实课堂教学是职前英语教师宝贵的经验来源,有利于提升职前教师的课堂伸缩能力,课堂掌控能力,更好把握教学节奏。王娜在日记中提到,一开始的时候,她的教师语言非常单一,对课堂纪律以及时间的控制都不理想,经过两个月的实习,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改善,她的自信心也有了提高。同时真实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职前教师的身份认同,完成角色转换。

“上课的过程中我注意控制自己的语速和音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的听到。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积极引导,重述观点。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回答问题。”

周甜在访谈中提到,她以教师的身份传授知识,回答问题,同时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入实践,提升了教师自我知识和教学策略知识。由此可知,课堂教学是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养成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可促进自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学习者知识等的养成。

3.1.3教学反思

分析学生的反思日记、实习报告与研习报告可知,教学反思对学科教学知识各个维度知识的养成都发挥了作用。

教学反思包括课后反思,每周反思与实习反思,针对指导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风格、教学设计、不同课例、课堂管理,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育专业知识,教师自我知识以及批判反思知识的增长。分析吴茜的反思日记可知,她每次上完课都会评价自己的表现,总结好与不好,并且寻找解决方法,对症下药,逐渐地,她对英语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自身的教学有了明确的定位,也能客观地自我评价。可见她的课程与教材知识,学习者知识以及学科内容与技能知识得到了增长。

“课堂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以学生的情况为前提。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很多因素: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认知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这一环节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现象;环节间的过渡;各环节的难度和意义等。”

由上述王娜的实习报告摘录可知,反思教学设计帮助她更深层次地理解课程与教材,能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采取恰当的教学技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能。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职前教师了解自身优势与劣势的一大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她们的教学技能,增长学科教学知识各个维度的养成。

3.2PCK养成的其它途径

除了上述主要途径外,研究对象在日记与访谈中倾向性地肯定了以下几种途径,包括:实习试讲、课堂观察、同伴互评、教育研习等,其中课堂观察与教育研习的影响较大。

3.2.1课堂观察

根据访谈记录发现,课堂观察对职前英语教师的学科内容与技能知识养成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课堂观察包括观摩指导老师的课以及同伴的课,学习上课技巧,为真实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吴茜在访谈时告诉我们,她每次听课后都会总结好与不好,并选择性地借鉴适合自己的教学技能。周甜既观摩必修课程,也旁听选修的课程,例如美国文学,影视欣赏。在课堂观察之后,她会及时反思,给予评价,探讨教学技能,学以致用,也对英语教学有了深切的认识。可知课堂观察有利于理解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技能。

3.2.2教育研习

根据学生的研习报告可知,教育研习促进了职前英语教师教育专业知识、教师自我知识以及批评反思知识的养成。

教育研习是实习后阶段的一个任务,探讨教学的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实习时录制的视频进行点评。为职前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可全面评价自己的课堂表现,又能观摩中学优秀指导老师的教学视频,取长补短,继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度。

吴茜在研习报告中写道,教育研习由各自的带队老师组织,将实习生们随机分成若干个小组,收集不同地区的教材,对比不同的教学风格,同时也剖析每个成员以及优秀指导老师的教学视频,相互学习。从而促进了她教育专业知识、教师自我知识以及批评反思知识这三方面学科教学知识的养成。

3.3学科教学知识各维度的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见,职前英语教师PCK在教育实践课程中有很大的提升,其中学科内容与技能知识、教师自我知识、课程与教材知识这三个维度被反复强调与提出,这三个维度的知识又分别是如何养成的呢?笔者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访谈,并选择了英语专业的一个自然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表4 PCK各个维度知识的养成途径

3.3.1学科内容与技能知识

由数据可知,课堂观摩是学科内容与技能知识养成最公认的途径,100%的调查对象都表明这一因素促进了此维度知识的增长。其次是中学老师的指导,占了88.89%,可见导师指导对职前教师技能获得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真实课堂教学(77.78%)与同伴互评(72.22%)也是重要的途径。

这与马来西亚学者Nancy Lee Ming See做的研究非常契合,她研究了新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养成与中学导师指导的关系,研究表明导师指导对学科内容知识(因材施教、教法多样化、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性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一般教学知识(确定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同评价策略、基于学生的理解调整教学、组织课堂管理),最后是学科性质知识(准备教学材料、扎实专业知识、提高学科认识、解决教学困难、深度回答学生问题)。[15]

3.3.2教师自我知识

由数据可知:真实课堂教学,中学导师指导,同伴互评,自我反思是教师自我知识养成的四个重要途径,分别占了77.78%,77.78%,72.22%与77.78%。基于此,笔者对四位研究对象进行了访谈,她们都表示真实教学,同伴互评,自我反思是一条线上的活动,通过这三个途径,她们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而中学导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师”这一概念有深刻的理解,能帮助职前教师更好地自我定位,客观地自我评估,帮助她们扬长避短,合理地自我调节,从而提高教学效能感。

3.3.3课程与教材知识

由数据可知:真实课堂教学是课程与教材知识养成的最重要途径,高达83.33%的调查对象都表示有影响,其次是中学导师的指导(77.78%)与课堂观摩(72.22%),大学导师的指导,同伴互评,自我反思,教育研习也在很大程度了促进了其养成,多于50%的调查者表示赞同,由此可见,该维度知识的养成是在实习的全过程中慢慢养成的,受到各个环节的影响。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在教育实习中,职前英语教师开始意识到不同教学资源的宝贵之处,并学习去有效地使用与开发它们。吴茜分享了她的一条感悟:教科书与教参可以为职前教师提供足够的知识点、语言点,但是,我们要批判地选择,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自己的教学进度安排、教学风格设计教学内容,从而改善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的效率,而非照本宣科。

4 结论

本文以教育实践课程为例,选取了四位代表性学生以及英语专业的一个自然班为研究对象,探讨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养成。结合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理论上确定的大致的养成途径在实验研究中都得到了肯定,包括:实习试讲、真实课堂教学、课堂观摩、中学导师指导、大学导师指导、同伴互评、自我反思与教育研习。第二,不同途径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养成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导师指导、真实课堂教学与教学反思。导师指导对教育专业知识、英语学科教学性质的知识、学科内容与技能知识的养成帮助较大;真实课堂教学对教师自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学习者知识影响较大;教学反思对各个维度知识的养成都有促进作用。第三,不同维度知识的养成途径不尽相同,本文以学科内容与技能知识、教师自我知识、课程与教材知识为例展开了分析。希望本文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养成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Shulman,Lee.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0013-189X), 1986,(15):3-15.

[2]Grossman, P.L.The Making of A Teacher: T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er Education [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0.

[3]Cochran, Kathryn.& DeRuiter, J.A.& King, R.A.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 [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0022-4871),1993(44):263–272.

[4]韩刚,李庆.英语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改革:3DR课程方案[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126-131.

[5]郑志恋,叶志雄.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及其养成途径探究——以浙江师范大学英本《教育体验》课程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3,(1):65-69.

[6]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

[7]蔡铁权,陈丽华.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J].全球教育展望,2010,(10).

[8]Shulman, Lee.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0017-8055),1987,(57):1-19.

[9]Smith, D.C , Neale, D.C.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in Primary Science Teaching [J].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0742-051X ), 1989,(5): 1-20.

[10]Marks, R.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Form a mathematical case to a modified conception [J].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0022-4871),1990,(41): 3-11.

[11]王政,任京民.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及其养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3):29-32.

[12]熊松荣,阳炎.师范类英语专业本科生的PCK及发展途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52):72-75.

[1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4]Brewster, C, Railsback, J.Supporting beginning teachers: How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policy makers can help new teachers succeed[J].ERIC, ED, 2001.

[15]Nancy Lee Ming See.Mentoring and Developing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 Beginning Teachers [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1877-0428),2014(123):53–62.

责任编辑:周哲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2094(2016)01- 0109- 06

收稿日期:2015-01-15

作者简介:顾伟红(1992-),女,浙江台州人,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