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差序格局逻辑”实证
——基于杭州及周边地区259份样本数据

2016-06-06 01:16丁晓岚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老年人

丁晓岚

(浙江树人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差序格局逻辑”实证
——基于杭州及周边地区259份样本数据

丁晓岚

(浙江树人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摘要:通过对259名老年人的问卷调查,探讨老年人差序格局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健康状况、家庭关系、社区环境、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保障五个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其中前三个因素更为重要,三个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出差序格局逻辑。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老年人;差序格局

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亿,占总人口的14.9%,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①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老龄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水平等,成为政府部署养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术研究领域,最能反映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观幸福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一、文献综述

以往研究集中在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关于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内在机制,众多研究者分别从气质、人格、环境、社会心理学等角度进行研究,形成了快乐气质说、人格说、环境交互说以及社会比较理论、期望值理论、目标理论和适应应对理论等模型。这些模型分别阐明了主观幸福感产生的生理机制、社会比较机制、动机机制和稳态机制,②冯骥、苗元江、白苏妤:《主观幸福感的心理机制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第228-232页。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通用的理论框架。关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发现:年龄、性别不是预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有效因素;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络、健康状况是预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当重要的指标。文化程度、户口类型、经济收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较多争议,③丁晓岚、汪群龙:《老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第83-85页。人格特质也是预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子。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众多,先前以平行罗列、缺乏结构的形式研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诸多影响因素,一方面不能适应“幸福”多层次的内涵特征,另一方面也未基于研究群体本身所处的特殊社会存在来设计因素体系。主观幸福感虽然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具有主观性,但不同人群、不同背景、不同的社会存在对其诠释都会有所差异,社会存在的客观环境势必对幸福感的主观体验产生影响。WARM(the Wellbeing and Resilience Measure)强调以街区邻里

①邱海雄、李敢:《国外多元视野“幸福”观研析》,《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第224-240页。

②王磊、郑孟育:《差序格局理论的重新诠释与框架建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318-325页。

等物理空间为基础进行幸福构建对研究老年群体更为适合。①基于老年群体生存的具体物理空间来设计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结构,与“差序格局”理论存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在1947年《乡土中国》中分析社会结构时提出的概念:“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费先生将这种由内及外的水波纹式的结构称为“差序格局”。尽管学界对于如何理解“差序格局”一直存在着争论,但“差序格局”理论的两个核心内容还是比较明确的:第一,每个人的社会存在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一组同心圆结构模式;第二,这组同心圆结构模式是按照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亲疏远近逐渐向外推移的。②根据差序格局理论,以老年群体为中心的社会存在中,按照关系的亲疏、物理空间的远近,形成了一个由内到外,由近到远,由“自己”、家庭、社区、社会组成的差序格局(见图1)。这种差序格局作为老年群体真实的社会存在,必然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假设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受个体、家庭、社区及社会等层面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与差序格局相对应,个体层面的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最大,然后是家庭层面、社会层面的因素,他们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出差序格局逻辑。

图1 老年群体的差序格局

二、研究设计

为了验证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差序格局逻辑的存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老年群体差序格局相匹配的各圈层影响因素,从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来研究各类影响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见图2)。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老年人在社会、社区、家庭、个体层面上的相关信息。

图2 研究框架

(一)研究样本

由于本研究的对象为年龄大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体能和认知能力相对受限,且主观幸福感本身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属于综合评价,所以本研究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测定并未采用主观幸福感评价量表进行,而是通过直接询问受访者“你对自己目前所过生活的满意程度如何”,受访者可以从“低幸福感、一般、高幸福感”中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答案,从整体上测量被试的主观幸福感。课题组对杭州西湖区、上城区、拱墅区和下城区四个主城区以及杭州市福利中心、海宁、临平和余杭等附近郊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9份,样本涵盖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中的老年群体。

(二)研究程序

将研究材料编排在同一张问卷中,命名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采用集体施测和个别施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个别施测就是对于不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的老人,由主试向被试逐一读出项目,并辅助记录被试的反应。主试由事前经过严格培训、具有老年社会工作、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分析

对调查数据进行交叉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见表1),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差异,有无配偶、有无与子女同住也不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显著性差异体现为:城市老人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老人;文化程度越高的老人其主观幸福感越高;身体越健康、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家庭成员关系越和睦,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越高;对社区环境满意、有社会保障和有效社会支持网络的老年人,其主观幸福感也较高。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卡方检验是在不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得出的两两变量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不是独立的,需要作进一步分析,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能够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比较准确地判断每个因素对因变量(即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所产生的影响。根据本研究所选取的三类变量,采用分组纳入法先后建立3个模型,模型1纳入个体层面的因素,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纳入家庭层面的因素,模型3则在模型2的基础上纳入社会层面的因素。由表2可知,3个模型的拟合度均比较好,差异性检验均为显著(p<0.001)。

表2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N=259)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模型1是基准模型,涉及的是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个体层面变量,模型拟合的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三个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相比,不同文化程度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模型1中存在逆向变化,这说明个体层面的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城乡地区差异在模型1中显示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在加入家庭、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后,这种城乡地区差异变得不显著。说明城乡差异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易受家

①于雁:《开封市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第9期,第4516-4518页。

②冯仕政:《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22-132页。

庭、社会层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个体层面的因素中,健康状况是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最为重要的因素,3个模型中健康状况始终与主观幸福感这个因变量保持稳定的显著相关性。

模型2是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4个家庭层面的变量。婚姻状况(有无配偶)、家庭结构(独居/合居)的差异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家庭关系是否和睦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非常显著;家庭经济状况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不稳定,在加入社会层面因素的模型3中,家庭经济状况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就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经济状况易受社会层面因素的影响。家庭层面的因素中,家庭关系是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模型3中,家庭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仍保持这种关系稳定不变。

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纳入社会层面的因素,与模型2比较,基准模型中的5个个体层面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及显著性都未有根本性变化。社会层面的3个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都较为显著,对社区环境满意、遇到困难有社会支持网络、有各类社会保障的老人,其主观幸福感程度较高。这再一次验证了单因素分析中社会层面三个因素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健康状况、家庭关系、社区环境、社区支持网络及社会保障这五个因素是预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最为稳定、可靠、有效的指标。五个因素来自于个体、家庭、社会各层面,为了比较各层面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从每个层面各选取1个因素作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分别是: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和社区环境。在进行回归分析前,先对3个因素进行数据标准化转换以计算标准回归系数。结果表明:3个因素构建的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差异性检验为显著(p<0.001)。3个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均存在显著影响,从标准回归系数来看,重要性依次为:健康状况、家庭关系、社区环境,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呈现出差序格局逻辑(见表3)。由此,研究假设得到验证。

表3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3个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四、讨论

综上可知,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受来自个体、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5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以老年人“己”为中心,以关系的亲疏、物理空间的远近,由内到外、由近到远向外推出的“水波纹”作为老年人的一种社会存在,共同影响着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体验。由此可见,以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目标的“幸福养老工程”,从实施主体上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家庭等多方参与协作,以政策、制度、服务为抓手,着力于个体、家庭、社会等层面,实现老龄化社会的协同治理。

与老年群体的差序格局相对应,健康状况、家庭关系、社区环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呈现出差序格局的逻辑。这种差序格局逻辑在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上也有体现。很多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在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指数是不同的,其中家庭养老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最高,社区养老其次,社会机构养老最差。①差序格局,从功能上说,实际上是一种“生活上的互助机构”,亦即一种资源配置结构,每个人的格局不同,意味着个人能够支配和调用的资源不同。②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资源配置能力,是其社会存在的根本。家庭是老年人资源配置最多的地方,不仅满足其在物质生活上的需求,更多的还在于能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尤其是亲情方面的需求。家庭关系的好坏影响到老年人能否支配和使用足够的资源,当然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社区、社会环境处于老年人差序格局的外围,与核心层面相比,老年人直接支配和调用的资源相对较少,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相对较小,而处于外围的社区、社会层面等因素如能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支持和资源,则对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的补充作用。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这种差序格局逻辑,对社区建设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社会建设自提出以来,社区建设的“行政化”“形式化”以及居民无归属感等问题常常困扰着很多社区管理者。社区当中所有个体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参与社区活动,家庭是社区居民生活的核心,只有其自身的家庭需求得到满足,才有可能关注社区、社会需求。从差序格局逻辑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方式来看,社区建设应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管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应遵循先满足居民家庭需求、自下而上的工作思路,而不是走居高临下、自上而下的行政化工作思路。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差序格局逻辑,对老龄化社会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当然,主观幸福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外在的、客观的环境因素需要经过个体内在心理资源的认知加工和评价,才会形成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体验。因此,内在心理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责任编辑陈汉轮)

Empir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Pattern Logic of ElderlySubjective Well-being: Based on 259 Survey Samples ofHangzhou and Surrounding Region

DING Xiaolan

(HumanitiesSchoolof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5,China)

Abstract:A survey of 259 elders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 differential patterns on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ealth, family relationship, community environment, social security and social supporting network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t elderly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them,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re health,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community environ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hree factors on elderly subjective well-being shows differential pattern logic.

Key words:subjective well-being; elderly;differential pattern

收稿日期:2015-04-15;修回日期:2015-11-20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329971)

作者简介:丁晓岚,女,河南固始人,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DOI:10.3969/j.issn.1671-2714.2016.01.012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关于体育参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