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源锋
[摘要]“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自2002年3月实施至今已有十余年。期间各高校为提升拓展效果、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做了不少探索和实践。然而,从大学生的评价来看,满意度和认同度却仅仅接近50%。这不禁令人疑惑,“素拓计划”是否还存在某些发展的弊端?本文通过对“素拓计划”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志愿分机制”的概念以及转变方式,不是对前者的推翻,而是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原则下调整运作机制,使之更符合时代需求。
[关键词]志愿分;素拓分;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069-02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下简称“素拓计划”)自2002年3月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试点推广,各高校先后响应实施,至今已有十余年。在实施过程中,各高校为提升拓展效果、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做了不少探索和实践。然而,在前期,笔者曾在所在单位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素拓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一、当前“素拓计划”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前期问卷调查中,根据结果总结归纳出若干问题,并进行二次调研,从中过滤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点,务求准确诊断出存在问题,以确保研究的方向正确。以下是前期总结归纳的关于“素拓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素拓计划”认识存在偏差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听过“素拓计划”这一词,但是对其具体内容知之甚少。在前期的问卷调查中,90%以上大学生片面地认为“素拓计划”等同于“素拓分”。在他们看来,所谓的“素拓计划”其实就是在大学期间拿够“素拓分”,这样既能顺利毕业,还能获得“素拓奖学金”,于是就出现了一大批“唯素拓分论者”,“素拓计划”在各高校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导向偏差,这使得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为了素拓分而盲目参与各类活动。
(二)“素拓计划”认证系统不够完善
虽然很多高校都采取了“班级个体参与和申报、学院审批和上报以及校团委认证”这种三级申请与认证办法,但部分大学生以及具体实施者认为该做法以及现行体系存在漏洞,具体表现为:一是在申报素拓分认证时随意更改最初立项项目;二是个别未予以立项项目可以假借其他立项项目“套用素拓分”;三是在最后认证与录入系统时存在认为的弄虚作假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另一部分对“素拓分”不热衷的大学生错误地认为:不参与素质拓展照样能够“修满素拓分”。
(三)实施效果与预期有所偏离
“素拓计划”的最終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一定的综合竞争力。但是从上述两个问题所代表的两类人群来看,无论是“唯素拓分论者”,还是“伪素拓分者”,他们都与“素拓计划”的价值导向相背离,换句话说,这样的情况下,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核心问题:大学生未能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参与素质拓展
基于某些偏差的价值导向,多数大学生热衷参与各类素质拓展活动实际是为了获取素拓分,这些大学生看似“热情主动”,实际上他们是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很多时候仅仅是应付式“走过场”,并未主动投入其中,更别谈锻炼与提升,这一种可以称之为“相对主动的被动”;又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他们参与活动是被学校/学院所安排的,这种“分任务”的方式使得大学生呈现“绝对的被动”。
二、以时代的眼光审视存在的问题
与后劲乏力的“素拓计划”不同,广州亚运会之后,广州地区各高校掀起了一波志愿服务的浪潮,在团市委的号召下,各高校也相应设置了志愿者行动中心,配备了专项经费,制定了规章制度,利用各种激励手段来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某种意义上讲,虽不能完全替代,但“志愿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素质拓展”的角色,且效果卓著,这不禁令人深思。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成功经验总结
1.以“我志愿,我快乐”为口号的精神感召能量巨大
随着社会进步大学生的普遍素质与觉悟也在提高。“志愿服务”虽说没有“物质回报”,但却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其中。这种参与是不带功利性质的,同时又是带有“真情实感”的实践活动,参与者往往在其中获得了精神愉悦感,同时又对社会公益产生了一定的贡献值,因此,“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号召力。
2.“志愿服务”的实施效果与预期相一致
和“素拓计划”实施效果不同,“志愿服务”在实施效果上与预期基本达成一致。这种效果包括精神塑造和实践培养。首先,“志愿服务”能使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志愿服务的乐趣以及服务他人、造福社会带来的愉悦,并在精神层面上不断净化与提升;其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由于志愿者出于“真心真意”,决定了他们在全过程热情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因而也更有实效的完成志愿服务,同时强化各种实践技能。
3.核心优势:志愿者能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参与志愿服务
上述两点已经提到,由于出发点的不同,这种不带功利性质的志愿服务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热情以及创造力,这样一来,活动组织者也不会担心有些活动“无人问津”,更不用担心有些活动“流于形式”,实践效果十分凸显。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志愿服务机制仍未完善
目前,各高校志愿服务并未形成长效机制。在这方面,虽然上级有关部门前几年就已经提出引入“志愿时”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各高校仍未全面推广实行。此外,由于各高校目前“志愿服务”与校内其他奖助机制相对独立,并未实现融会贯通,导致了“志愿服务”出现了“单打独斗”的境况。同时,如果采用“志愿时”认证模式,最终又如何转化使之“落地”暂时没有一套可行的实施办法。
2.志愿者难以心无旁骛的投入志愿服务
在大学校园,大学生除了志愿服务,还需要学好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参与诸如“素拓”活动以及社团活动等等,使得大学生无法更好更全面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能参与的服务非常有限。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如果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其他活动能有机整合,实现融会贯通,也许情况会更好一些。
3.“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需进一步强化
如果说“素拓计划”的社会认同度一般,那么“志愿服务”就更不敢恭维了。如果说把“志愿服务”单独作为一个项目进行推广,难免势单力孤,同时又与“素拓计划”有“叫板”的矛盾。笔者不禁大胆设想,是否可以将两者合二为一,进发更大能量?
三、实现从“素拓分”向“志愿分”转变的可能性分析
结合上述,“素拓计划”和“志愿服务”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陷,“素拓计划”所具有的系统性、权威性是“志愿服务”所缺失的,而“志愿服务”所具有的能动性、实效性又正是“素拓计划”梦寐以求的,倘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并优势互补,也许将会进发出崭新的能量。由此,笔者大胆提出,在“后素拓分时代”实现由“素拓分”向“志愿分”的转变。
“志愿分”机制的构建并不是对原有“素拓计划”的推翻,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引入“志愿感召”概念,同时利用原有“素拓计划”所具有的权威性以及系统性加以保障。使得“志愿分”机制的运行既有制度保障,又有较强的社会认同,当然,归根到底最突出的优势还在于它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一)建立系统性的“志愿分”机制
首先,可以借鉴前期“素拓计划”所建立的配套系统,这套系统从信息发布,到活动参与,再到活动后认证,都有明确的操作指标,应该说,“志愿分”代入系统,并不是一件难事;其次,在系统运作中,特别要注意“素拓计划”运行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加以完善修整,确保“志愿分”系统运行的权威性、规范性以及专业性。
理想中的“志愿分”系统应该是,系统首先发布公益活动项目,大学生登录系统自行选择项目,然后按照要求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上传组织方实践凭证,最后由官方部门予以认证相应“志愿分”。这些项目一经设定就不能更改,同时项目之间不能互换认证,还要在校级和院级层面安排專人负责系统在各级的认证工作,确保认证工作的规范、权威和公正。
(二)确立权威性的“志愿分”认证
首先,要想实现“志愿分”的全面实施和被认同,必须把它提到和“素拓分”一样的高度。对于大学生来说,“志愿分”要实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社会和企业来说,要让他们认识到“志愿分”与“素拓分”等同甚至更高的地位,有价值才有流通的可能,只有当用人单位也看重它时,其价值和被认同感才得以体现。当然“志愿分”要一夜之间提高到和“素拓分”一样的高度是不现实的,需要一个漫长的探索和求证的过程。
(三)明确主动性的“志愿分”意义
“素拓分”是作为一门“必修课”,要求必须修满一定的分数换算成学分才能到达教学要求,有些高校还设置了“素拓奖学金”,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为修满学分”和“为获得奖金”的导向行为。在这方面,“志愿分”应该变成一门“选修课”,鼓励自愿为原则,没有“修不满不达标”的规定,不在目标上做文章,而在志愿服务本身做渲染。志愿服务就是一项无偿的公益活动,付出并没有明确规定的物质收获,但是却绝对会有精神层面的体验,它的灵魂在于“志愿感召”而不在目标吸引,当然,当“志愿分”被强化认同到一定程度,自然也会吸引很多大学生为之践行,以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同。
(责任编辑: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