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的高职院校发展的思考

2016-06-03 02:25伟刘2郑永进
巢湖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比较优势高职院校转型

王 伟刘 健,2郑永进

(1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0)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的高职院校发展的思考

王伟1刘健1,2郑永进1

(1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将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扩展到教育领域,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反思产生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通过在办学层次和培养质量上与转型地方本科院校错位发展以及“供给侧改革”思想的运用来探讨高职院校的发展。

关键词:转型;高职院校;比较优势;质量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为了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正式吹响了占非211院校总数的61%共647所的地方专科院校转型的号角,明确了转型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这与目前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出现了边界重叠,虽然给高职院校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打破之前职业教育的“断头路”、“天花板”格局,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通求学的上升通道[1],在新背景下,本文通过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思考高职院校的发展。

1 高职院校的比较优势

1.1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描述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每个国家都会做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选择,即两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生产中,一个国家对另个国家的两个产品都有绝对优势,但由于存在生产两个产品优、劣势的程度不同,会表现在生产、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产品[2]。虽然比较优势理论归属于国际贸易学范畴但是将其扩展到教育领域同样具有实践意义。

1.2高职院校的比较优势产生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分层分类显著,但是学生选拔制度还是精英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设计的高考,将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唯一依据并分批次录取,强化了学校等级身份的划分,通过高考成绩的高低将考生分流到各个层次的学校中。在社会的普遍认识中,成绩高的学生比成绩低的优秀的观念导致高分院校对低分院校产生绝对优势。根据《意见》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在生源数量一定的假设下,应用型本科就像发达国家的A,高职专科就是发展中国家的B,从技术服务能力和培养技能人才的能力看A比B高,即A在两种能力上都拥有对B的绝对优势。又假设A是技术密集型,技术创新和服务的绝对优势比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绝对优势更加突出,即A在技术创新和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为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是教学密集型能力的结果,所以B培养一线技能人才劣势没有技术创新和服务那么明显,即B在培养一线技能人才上拥有比较优势。然而,资源一定的情况下,A不应该二者并重,重点建设技术创新和服务的特色,而B专业化培养一线技能人才,通过分工实现双赢。对于个体来说,在理论知识学习上,考试优秀的学生表现出学习理论知识的绝对优势,与之对应的学生则处于相对劣势,通过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优秀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研究型和技能型上表现的能力都占绝对优势,由于双方比较优势的程度不同会选择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发展[3]。比较优势原理也同样适用于高职院校和其他高校的竞争与发展,帮助不同培养个体分析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2 基于比较优势的高职院校发展的问题

高职院校既隶属高等教育也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是高等学校;《职业教育法》确定了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从高职教育的全称高等职业教育看,可以看成高等教育中插入了职业二字,也可以理解成职业教育的高级形式。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找准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地方本科院校错位发展的首要问题。

2.1学校层面的比较分析问题

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前是按照学术性本科院校发展思路提升自身办学质量的,在大学精神上,不仅仅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而且对技术技能背后的形而上因素有着追寻,无论社会如何变革大学精神却始终没变[4]。而高职院校对社会需要什么,政府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一概响应,但是响应处理不好就是讨好,独立且具有特色的大学精神理所不应丢失,甚至由于丢失了大学精神而被社会化、政治化、市场化的思想绑架。”[5]高职院校虽然和转型本科高校有层次的差别,但应该保留对知识传播、研究和发展的多重作用。“高职院校不能在社会什么流行就随行就市而去发展什么,尽管高职教育发展需要不断满足社会需求但满足的绝对不是社会的欲望。”[6]正是因为高职院校忽略了培养自身的大学精神,使得社会渐渐将高职教育功能理解为单一的职业培训功能,办学层次虽然没变但是办学内涵却不断向中职教育下移,丢失了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院校作为大学成员,不应丢失大学本身应该具备的探究真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多重作用。

2.2培养个体的比较分析问题

就业是培养质量的根本,从就业率角度看高职院校确实高于转型地方本科院校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即使对拥有更高学历的人而言,失业现象的存在也属于一种常态,所谓不正常,主要表现为失业率超过了所能容忍的极限,单纯的考虑就业率是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在“福特主义”生产模式影响下,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流水线和与之匹配的很快即可训练胜任的低技能工人生产模式,在提高生产效率来创造利润驱动下,工人由于机械且标准化的工作丧失劳动自主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恰恰过于强调校企合作无缝对接,有的企业甚至希望把高职院校当成企业的岗前培训机构来进行教学改革,大批量的生产某一岗位所需要的人才。和转型地方本科院校比,除了有1年培养时间差的客观因素外,高职院校为了就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造就大批失去“灵魂”的技术工人。培养个体也过于强调一技之长忽视其综合能力学习导致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下降。在社会一味追求短平快带来的眼前利益时,高职院校不应该是像标准化的流水线一样批量生产技能单一的工人而是要像农业生产一样对土地和作物精工细作[7]。

无论是培养学校还是培养个体,都存在自身的比较优势,高职院校不能将大学企业化忽视大学精神的文化底蕴,过分取悦“福特主义”的生产需要,将学生培养成生产线的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培养个体虽然欠缺文化理论学习能力,但不能简单的追求单一技能而忽视专业基础知识,结果沦为标准化生产的“机器工人”[8],出现以就业为导向却无法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的局面。

3 高职院校发展路径与对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强调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全国共有12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9],由于多方面原因,普通高校获取了较多的教育资源处在绝对优势,高职教育只能想办法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科学定位明确方向,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

3.1找准定位,错位发展

办学水平就是办学质量。高层次即高水平是我国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社会认识,是通过高考成绩和录取批次形成,高水平的大学一定是高层次的认识已经根深蒂固,高层次的学校在科研、经费和社会地位上都有着优惠待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将高等教育分为8级、7级、6级、5级四级,其中5级为短期高等教育、6级为本科教育(学士等同)、7级为硕士教育(硕士等同)、8级为博士教育(博士等同),所有学校表现为不约而同的追求升格,专科渴望升本科、本科渴望硕士、博士的授予权。但是,由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存在,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不一样,但是层次和水平不是等同的,层次的高低不能决定水平的高低[10]。高水平的不一定是高层次大学的标签,不同层次培养的培养任务不同,高职院校要在比较优势上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和产品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就能发展,不能以层次论水平观念发展学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是不同的,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工作内容划分对应的人才层次。通过培养质量的提升建立学校培养特色与地方本科转型院校错位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内部管理、校园文化、学校传统等许多方面进行特色的整理与提炼。高职教育和转型前的地方本科教育有很多差异,如下表所示:

表1 转型地方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区别

和高职院校相比,转型地方本科教育无论在规模、财力、师资和生源质量等方面都处在绝对优势,所以高职院校若盲目跟进不仅会消耗大量资源而且收效甚微,甚至会错过发展机会。例如生源素质较低并不代表高职院校的相对优势丧失,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不能模仿转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制定相应工学结合、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课程结构;高职院校在学校科研平台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争相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如打破传统的用人制度,在企业中寻找实用型、技能型的高技术人才加入学校的技术研究队伍中;在学校价值观缺少的时候,盲目移植其他大学的文化,损害本校大学精神和文化的孕育。根据高职院校和转型本科院校的差异,找到自身的比较优势,不模仿,不追赶,合理定位,在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上寻找立足点。

3.2专业建设,树立品牌

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或岗位的专门人才需求,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的高校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高职院校不能为了生源,开设热门专业,追逐短期利益,不仅没有办法保证教学质量还有损学校的品牌。专业建设要受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规划直接引导,让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以政府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以企业为支撑,与行业企业或区域经济紧密联系,通过专业建设打造院校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品牌的专业。以此加强专业建设,巩固现有成果,深化专业改革,既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专业特色,也会为高职院校的特色增添新的亮点。

3.3质量提升,持续发展

在近期“供给侧改革”成为高频词,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促扶贫重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成为重要方面。当前高职院校最紧迫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教育质量,二战后美国为了社会需求只注重职校数量和规模增长,忽视教育质量造成了大量社会问题[11]。截至2014年7月,全国共有1327所高职院校,占全国高校(不含独立学院)2246所的59%,在校生规模达到1006.6万,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院校起步晚底子薄,先天不足。虽说高职院校的规模和在校人数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可由于培养模式以及课程内容雷同,同质化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单一,职业发展空间较小。按照我国2020年,中职和普高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规划,中职在校学生规模到达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高职院校在生源来源的比较优势还是相对突出,但面对本科教育社会认可度高、经费投入足的绝对优势,高职院校要以培养质量的角度思考在专业设置与响应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学结合,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改革上寻找相对优势。

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利用“供给侧改革”的机遇,将“新人口红利”作为比较优势的突破口,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等重大国家战略,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让毕业生能发挥自己的专长,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成长为新的专业人员,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智力保障。提升人力资本重要途径就是教育培养质量,社会对教育质量一般关注在高校教育的投入,高校拥有的资源和高校教育的产出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容,但高职院校通过比较优势找到自己的培养质量定位,不单纯考虑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在科技研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和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创新能力上也应该区别转型本科院校走出自己特色。

通过比较优势理论的视角寻找高职院校错位发展的思路,在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经济新常态下,结构调整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不仅仅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也是为了满足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更要认识到培养质量的内核,理清办学思路,立足比较优势,打造培养质量的品牌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向华,李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5,(1):62-64

[2]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7):21-28

[3]杜睿云,安树伟.发展职业教育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优势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2,(1):473-476

[4]史秋衡,王爱萍.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J].厦门大学学报,2010,(2):72-78

[5]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3.

[6]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7]潘昱州,彭荔,雍墩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误读与矫正[J].教育与职业,2015,(20):5-8

[8]王伟,程幼明.高职教育供应链的顾客满意研究[J].池州学院,2013,(4):155-157

[9]谢维和.高办学层次等于办学水平吗[N].中国教育报,2014-11-21.

[10]陈小尘,胡弼成.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及其借鉴[J].高教探索,2010,(1):52-57

[11]李亚东,王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组织出“组合拳”[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6):1-8

责任编辑:陈凤

作者简介:王伟(1983-),男,安徽芜湖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5A764);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YJC880144)

收稿日期:2015-12-15

中图分类号:C93-03: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68(2016)02-0161-04

猜你喜欢
比较优势高职院校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探讨
基于差别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企业竞合效应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