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梅河北省昌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昌黎066600
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分析
李咏梅
河北省昌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昌黎066600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该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7月开始实施分级质量控制护理管理,选择实施前(2015年1—6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实施后(2015年7—12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实施前,实施后分别行护理质量评估,评估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后,神经外科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基础护理、重点环节护理、急救药品器材管理、病房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压疮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5%)显著高于对照组(70.5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应用分级质量控制管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应推广使用该护理管理模式。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分级管理
护理岗位是临床一线岗位,对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水平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医改逐渐深化的趋势下,护理管理也需经历深刻的变革。神经外科是医院内最为繁忙的科室之一,如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为此该院神经外科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提出了分级质量控制的护理管理模式,并于2015年7月开始落实实施。该研究选择实施前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实施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变化和护理质量评估情况,具体分析分级质量控制的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表1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估结果
1.1一般资料
该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7月开始实施分级质量控制护理管理,选择实施前(2015年1—6月)期间本科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实施后(2015年7—12月)期间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7.25±21.36)岁,住院时间8~20 d,住院时间(14.36±6.59)d。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8.13±22.16)岁,住院时间8d~22d,住院时间(15.13±7.62)d。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建立质控管理小组对神经外科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统筹规划,选择其中护士长,主管护士组成质控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科内护理按基本能力和工作经验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成长型护士→成熟型护士→专业领域型护士。成长型护士,工作时间<2年,具备基本的沟通、表达能力,可遵从上级指示完成基本的护理工作,具备基础护理能力可正确书写病历及文件,完成病历录入工作。成熟型护士,工作时间2~5年,已经具备良好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力,与患者完成良好的交流沟通,可解决部分护患纠纷,可护理重症患者和高危患者,在护理工作熟练运用各类护理程序,参与护理科研能力较好,可指导成长型护理人员解决临床问题。专业领域型护士,工作时间5年以上,已经具备循证解决神经外科疑难护理问题能力和良好的教学能力,可独立完成重症患者护理,能组织病房管理工作,作为带教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及技能,科研能力良好,具备一定科研成果。
1.2.2建立健全责任制整体护理管理制度根据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对科内岗位责任制进行完善,所有岗位均实施岗位责任制。基于各层级护士工作能力,明确其工作职责,每个护理人员分别对应本层级内对应的岗位和工作职责。不同层级将工作职责应明确区分,工作内容要具体至每一个项目,任务量客观具体,保证每个护理人员可以胜任基本工作。岗位责任制中,应明确工作权限、工作关系、质量标准、职责内容、工作原则等内容,为护理质量考核提供客观的依据,便于规范护理人员工作行为。岗位责任制确定后,统一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间接岗位责任制与工资绩效之间的关系,要求每个护理人员按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工作,由质控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制度实施效果。
1.2.3分层级培训与考核由质控小组成员编制各层级培训教材,并负责具体培训工作,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实施方案》规范培训工作。每一个层级护理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可进入下一层级,护理人员层级呈阶梯式发展。成长型护理人员以临床基本护理知识为主,同时增加健康评估和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知识,教授训练文件书写录入技能。成熟型护士以神经外科专科护理、护士职业素养学习为主,锻炼护士解决疑难杂症护理际问题的能力,增加部分科研能力锻炼;专业领域型护士培训重点为循证护理、护理管理、科研及临床教学能力,需培训护士独立护理各类危重患者的技能,增加护理质量管理内容,发展护士为专科护理领域带头人。培训工作完成后,护理人员应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其中操作技能包括病房实际操作和实物模拟量部分。各层级考核内容差异明显,以区分不同层级培训方向。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学习先进的或复杂的技术操作,主动参与临床科研工作。
1.2.4优化工作绩效评价为各层级护士设置岗位技术难度系数,设置工作风险和职责评估指标。护理质量评估指标要全面、综合、多元化发展,增加护士长评价、患者满意度评估、服务及时性、工作量、有效科研情况等指标。考核过程及结果公开、透明,考核结果在科室内公示,同时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向联系,使护理人员收入分配与工作质量直接相关。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质量评估由质量控制小组对神经外科临床护理质量指标进行统一检查,具体包括:基础护理、重点环节护理、急救药品器材管理、病房护理、压疮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共6个指标。每个指标评分0~2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实施前分级质控护理管理前和实施后6个月,分别评估1次,记录评估效果。
1.3.2护理满意度调查该院根据《护理工作标准与规范》(2010版)自拟《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项目分为:服务态度、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健康指导、服务及时性共5为项目,每个项目0~20分,评分0~100分,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性[1]。非常满意:91~100分;满意:70~80分;一般:60~79分;不满意:0~59分。满意度=(样本数-无效)/样本数。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护理质量评估效果
实施后,神经外科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基础护理、重点环节护理、急救药品器材管理、病房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压疮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5%)显著高于对照组(70.5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神经外科承担着院内众多危重患者救治任务,护理工作十分繁重,对于临床护理要求也较高,迫切需要改进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方法[2]。该院基于神经外科实践经验,从质控管理的角度出发,编制了专科分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研究具体分析了分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的具体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神经外科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基础护理、重点环节护理、急救药品器材管理、病房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压疮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可知该护理管理模式提高了本科护理质量水平,具有较高的实施价值。
分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细化管理措施的方法,其应用对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事实上,传统的收入分配方式与临床实践是脱离的,因而导致护理人员不重视临床工作,对于提高科室内护理质量水平不利,而分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临床实践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真正使科室业绩影响收入分配。通过分级质控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工作职责细化明确,同时将护理质量考核与绩效工资相结合,扩大了收入分配的差异性,发挥收入导向作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临床效果[3]。当前,医院神经外科较为缺乏高精尖的专业领域护理人才,而繁忙的工作也制约了人才的培养,因而该院在分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提出了分级培训的方法,形成了一个阶梯型人才培养机制,护理人员可以逐步学习晋升层级,不断受到鼓励和支持,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在神经外科护理人才培养中,应注意增加实训、进修的机会,让护理人员获得更多锻炼自身的机会,提高护理人员职业自豪感。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应用分级质量控制管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应推广使用该护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素霞.细节优化管理理念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8(29): 146-148+152.
[2]张娜,郭敏,王永勤.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0(30):310-311.
[3]吴莹珠,王小梅,汪荣姬,等.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临床医学工程,2011,87(12):1929-1930.
[4]李云.细节优化管理理念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8(12)86-88.
[5]张晓华张永鹏.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科学,2015,10(30):230-240.
Neurosurgery Nursing Management Analysis
LI Yong-mei
The People's hospital neurosurgery of Changli Town Hebei Province,Changli,Hebei Province,0666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thod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neurosurgery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 Our hospital neurosurgery began in July 2015 to carry 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ding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choose before carrying out(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neurosurgery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35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another choice after implementation(July to December 2015)neurosurgery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35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Line at the same time,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after implementation,respectively,nursing quality evaluation,evalu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quality.Result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neurosurgery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indicators(basic nursing care,emergency medicine equipment management,key link,ward nursing,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pressure sores)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P<0.05.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satisfaction(97.05%)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70.58%),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P<0.05.Conclusion neurosurgery nurs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classification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should promote the use of th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Key words]Neurosurgery;Nursing management;Quality control;Hierarchical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15-11-22)
[作者简介]李咏梅(1975.4-),女,河北昌黎人,本科,主管护师,从事神经外科(脑外)护理工作。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05.17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2(b)-01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