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田甜
内容摘要:中职语文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途径,但是,由于中职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致使语文教学的效果较差,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文通过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指出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以期能够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中职 语文教学 必要性 方式
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以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商高低和知识水平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对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考试,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致使中职语文教学的效果较差,因此,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高尚的情操。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不同的学生在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教育者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以提高教育的质量,而分层教学法是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以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分层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专业性、职业性是中职办学的主要特色,而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能够体现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确保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2.1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
由于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不同,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中职院校与普通学校存在着差异,因而,就需要采用合理的分层教学法,以提高教育质量。中职院校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不仅体现出学生的专业特点、职业特点,而且应该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从而确保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把学生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层次,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其中,甲层次的学生不仅基础良好,而且学习欲望强烈,希望能够不断的自我提升;乙层次的学生基础一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较强;丙层次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基础比较薄弱;丁层次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根本没有制定过学习计划。
2.2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努力的方向,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分层制定教学目标,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职语文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等级,要求不同等级的学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以提高整体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在分层制定教学目标时,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能够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分层布置练习作业
练习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记忆的有效途径,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分层布置练习作业,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中职语文教师可以把语文作业划分为基础题、综合题和探索题三个层次,基础题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题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探索题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分层评价学习情况
教学评价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分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中职语文教师可以根据甲、乙、丙、丁四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鼓励学生的优秀表现,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自卑心理,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
总而言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分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思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