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

2016-06-02 07:27蒋佳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艺术性话剧

蒋佳君

内容摘要: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的代表作《暗恋桃花源》是台湾导演赖声川的代表作,也是话剧中的经典。台湾1986年首次公演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新版《暗恋桃花源》于2010年再度演出,将现代与传统戏曲越剧相结合,产生了“赖氏话剧”,国内话剧市场本来的萧条状况被打破。本文拟从戏剧矛盾冲突复杂、“间离效果”的后现代特征、戏剧语言的“留白”等几个方面探究《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希望能够阐发当代舞台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话剧 《暗恋桃花源》 艺术性

《暗恋桃花源》让两个毫不相干的剧组《暗恋》和《桃花源》由于剧场管理员的安排错误而“撞车”在一起,在舞台上争夺排练场地与机会的故事。由赖声川导演,于1986年台湾公演,当时即十分轰动。时隔将近三十年,国内外始终有城市在出演,热度不减,因此被称赞为“华语剧坛之翘楚”。那这部戏剧艺术魅力表现在哪里呢?

一、戏剧矛盾冲突复杂

冲突是戏剧的生命,如果没有矛盾,整部剧将无法展开。而《暗恋桃花源》这部戏的矛盾冲突十分地集中。整部戏中的主要冲突是两个剧组对场地的争夺,《暗恋》与《桃花源》剧组争抢排练造成第一层冲突。而两部戏内部又有矛盾存在,这就是第二层冲突,形成了一种“戏中戏”的结构。

《暗恋》的故事主人公江滨柳是东北的一名流亡学生,与云之凡在上海倾心相爱,但却因为时代大潮的冲击而不得不辗转台湾,结婚生子,最终病危时还想与自己半生牵念的恋人相见。江滨柳、云之凡与江太太三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推动了戏剧内部的冲突。此外,在剧中人——演员与剧外人——导演之间,也有冲突存在。而《桃花源》则改编自晋代隐士陶潜的《桃花源记》。老陶到桃花源打渔以躲避妻子春花与袁老板的私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经过一段忘记尘俗的欢乐时光后,归来却发现妻子已经和袁老板成家,甚至还有了孩子。这部古装喜剧的戏内冲突产生在老陶、春花与袁老板之间,而戏外冲突则是演员与道具。在两个剧组矛盾激化时,又安排了一位摩登女郎致使冲突升级,十分引人入胜。在冲突与矛盾中增添了无数高潮迭起的戏剧效果。

但是主要的矛盾仍然是两个剧组的排演场地争夺,因此虽然看似混乱,但却有内在的线索,最终两个剧组同时登台,互相扰乱对方而将整部话剧推到高潮。

二、“间离效果”的后现代特征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核心就是“间离效果”,它重新界定了演员、角色与观众三者的关系,简而言之即让观众不融入剧情地看戏。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观众对剧作的评判更加客观、真实,不掺杂个体的情感。《暗恋》与《桃花源》分别发生在现代与古代,所以时空的转换时刻提醒着观众这只是一场戏剧,使得观众在刚投入剧情时就被戏中戏疏离,对戏中的人物、剧情、情感能够跳出来观照,理性审视。《暗恋》与《桃花源》两个故事反复叠加,有真实也有虚构,互相交织成了一个联结的网络,使得戏剧结构错综变化,表达出多远的主题。有两地分离的爱恨纠葛,也有桃源的伦理冲击,人们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和现实对梦想的分崩离析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间离的手法虽然看似打断思路与情感脉络,但是却让观众感到十分新鲜,反而保持了对戏剧的关注,将惯常的戏剧形式打破,观众对故事的判断站在了一个新的立场上。最突出的就是隔壁《暗恋》剧组的摩登女郎突兀地出现在《桃花源》的舞台上,导演赖声川对观众的隐性指引十分成功,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两个组团争夺场地背后共同的东西是什么,那也许才是戏剧真正要告诉我们的。观众不会沉浸在剧情里无法自拔,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打破情节整一性的标志性特征。戏里戏外的人物们构成了整部《暗恋桃花源》,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追求,也有自己的逃离,这正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三、戏剧语言的“留白”

话剧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语言表现力在话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赖声川导演呈现出的戏剧语言十分含蓄,但在此之外还别具匠心,内蕴丰富。言简义丰地表达出讽刺与对立的情感,由此可见导演高超精妙的艺术设计能力。

原本书法与绘画讲究“留白”,能够给读者留下审美的想象空间,反而能呈现出无尽的涵义。这里戏剧的语言与场景的“留白”给了我们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体验,并且营造出了与艺术主旨相一致的意境,让观者自去体会个中意味。以《桃花源》剧组为例,背景中布置了一片红似晚霞的桃林,但偏偏留下一处空白。剧组导演兼主角袁老板发文,场务小林赶忙解释为“留白”,还说“这种留白很有意境”。袁老板大声叫道:“那棵桃树为什么要逃出来!”简单的一个对话内藏无尽深意:剧中的老陶先是逃离自己的家,又要逃离武陵;春花与袁老板私通,逃离了自己原本的婚姻;袁老板与春花生子后觉得自己进入了婚姻的“围城”,原本的热烈爱情成了枷锁,让他也想逃离眷侣变成怨偶的现实。人类在婚姻中总是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却想方设法地想要逃离,他们逃离的是对婚姻的失落与矛盾心理。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艺术性话剧
纪录片艺术性和真实性的对比研究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再见啦,秋天!
《民国时期话剧杂志汇编》在沪首发
过去的理想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话剧《惊梦》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