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燕萍,许琼华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福建泉州 362000)
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及指导策略
——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
公燕萍,许琼华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教师作为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指导策略的现状调查,一方面建议幼儿园教师应科学定位自身所担当的角色;树立正确的指导态度;提升自身的指导能力;持续改进亲子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发展与家长之间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建议幼儿园应转变观念推动亲子活动的开展;组织教师开展针对亲子活动的园本研修和观摩交流;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
关键词:幼儿园亲子活动;角色定位;指导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己成为当今一个主流的教育理念和趋势。在众多家园合作共育的形式中,亲子活动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积极有效的互动,成为目前幼儿园进行亲子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亲子活动是指由幼儿园创造一定的条件,针对3-6岁儿童,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由教师组织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1]。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材料的提供者、环境的创设者,更是家长与幼儿有效沟通的指导者。亲子活动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一方面,可以使家长明确活动的目的,了解幼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与幼儿互动,并能通过教师的指导获得与以往不同的教育经验,逐步迁移到家庭教育中去,有的放矢地完善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家长的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服务,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相关经验,或激发新的情感,提高幼儿探究的愿望,促进幼儿更为全面的发展。可见,亲子活动的有效开展与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指导能力有着直接关系。那么,目前教师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教师指导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如何?为此,笔者对泉州市部分幼儿园教师进行了相关调查。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来自于随机抽取的泉州市区8所公办幼儿园的幼儿教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向8所幼儿园发放自编问卷120份,回收11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2%;问卷调查数据用Excel软件统计处理。为了较为深入了解教师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及具体的指导策略,课题组还采用了非参与观察法,观察8所幼儿园亲子活动共16次,活动中尽量避免对教师、家长的干扰,以“局外人”的身份根据自制的观察表,观察活动中教师、家长、幼儿的主要活动及行为,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在此基础上又对8名幼儿园教师及家长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了详实记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们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幼儿园教师明确自己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地位,对于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启示,同时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教师在亲子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还表现在活动中的指导态度、对自身在活动中能力表现的看法,以及与家长的关系等方面。
1.教师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角色是复杂的,他们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但是,从整体来看,在众多的身份与角色中,总有一种角色行为占主导。不同的教师在亲子活动中的主导角色也是有所不同的。在表1的结果显示中,定位主要集中在亲子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开发者和设计者、观察者以及评价者分别占92.92%、86.73%、78.76%、70.80%、66.37%。可见,教师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正是演绎着多重角色追求着自身专业的成长,见表1。
表1 教师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表2的结果显示:72.57%的教师能够意识到在亲子活动中应该与家长和幼儿进行积极地指导互动,其次是配合幼儿园的要求、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切顺其自然。只有个别教师选择了消极对待。在访谈中一些教师认为:自己虽然意识到在亲子活动中应该对家长及幼儿进行积极指导,但是由于自己能力有限,再加上活动的复杂性,导致指导态度不够积极。可见,虽然大部分教师在亲子活动中能够比较清楚自己的职责,但是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仍有部分教师难以真正的将意识付诸实践。
表2 教师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指导态度
2.教师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欠缺的能力
从表3的结果显示:有48.67%的教师认为,在亲子活动开展中自己欠缺观察与指导能力,其次是活动设计能力、内省能力以及组织与实施能力。绝大多数教师(占97.35%)对亲子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等沟通协调能力比较有自信。在访谈中个别教师认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为欠缺,而这些能力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效果;也有些教师认为:在亲子活动实施中虽然能够观察到一些问题,但是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指导还是比较茫然。
表3 教师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欠缺的能力
3.教师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教师和家长作为幼儿园亲子活动的两个重要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幼儿园亲子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显示:59.29%的教师选择亦师亦友的关系,能够认同自己和家长之间是双重关系,既可以给家长专业的指导,又能以朋友的身份提出相应的建议。但是仍有35.40%的教师认为与家长的关系是正式的指导关系,即以指导者的身份指导家长,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双方地位的不平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与家长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以及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效果,见表4。
表4 教师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二)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这是被教师和家长普遍认同的角色定位。教师的有效指导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有利于指导家长参与活动,提高互动质量[2]。那么,目前教师指导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如何,笔者通过访谈部分幼儿园教师及家长,同时现场观察了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活动,然后根据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特点结合访谈和观察的结果,制订了“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评价表”(见表5)。主要从亲子活动的导入、观察、指导、分享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分析教师在亲子活动中的具体指导策略。
表5 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评价表
笔者从所调查的8个幼儿园中每个幼儿园选择了2个亲子活动,共计16个活动,进行了现场观察,并根据自制的评价表对观察的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观察后的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对16个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分析表
根据表6得到的数据,结合笔者的现场观察,可以发现目前幼儿园亲子活动在导入、观察、指导、分享中教师指导的具体状况:
1.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导入
导入是活动开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活动的开始部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表6可以看出,有87.5% 的教师能够做到根据活动内容采用适宜的导入方式,可以看出,目前绝大多数的教师在导入环节上做的还是比较好的。通过观察,笔者发现目前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使用的主要的导入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用作品导入,教师主要通过运用实物、图片或标本等作品,引导家长和幼儿观察或欣赏;二是情境导入,教师运用图画、音乐、道具等创设与活动相适宜的情境,使幼儿和家长身临其境;三是设置悬念导入,教师结合教育活动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以此造成悬念,激发幼儿和家长的好奇心,主动思考;四是游戏导入,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游戏,激发幼儿和家长的活动兴趣。不难发现现实的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运用的导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观察
幼儿园亲子活动不同于幼儿园其他的教育活动,教师在活动的指导中,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发展,还需要观察家长的教育行为。由表6可以看出,有62.5%的教师能够做到既注意观察家长的教育行为又注意观察幼儿的发展。其中对家长教育行为的观察,主要是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行为表现以及育儿水平。如笔者在活动中观察到的一则案例:
观察记录一:中班亲子美术活动:大手小手变变变
家长和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参与手的创意造型模画活动,根据大手和小手变化的造型进行模画和添画。A妈妈和A幼儿将摆好的手形一起合作模画出来以后,A幼儿开始自己添画,但是A妈妈看到A幼儿的画面和颜色过于单一,就对A幼儿说“你怎么画的这么简单啊,一点都不像”,说完就自己拿起画笔添画起来,还不时的指责A幼儿画的不认真。这时教师看到后,便走过来,和家长交谈起来:“我觉得A幼儿画的很认真哦,我们不能将自己意愿强加给孩子,不能太重视孩子的绘画技能,对孩子限定的太多,这样不仅抹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也会降低孩子绘画兴趣的,你可以让孩子说说她为什么这么画呀,然后再适当给她一些建议”。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A幼儿的妈妈对孩子不够尊重和信任,包办过多,教师看到后能够及时对家长的教育行为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对幼儿发展的观察,主要是了解幼儿参与活动的情绪状态、语言表达、认知水平和规则遵守等情况。如笔者观察到的一则案例:
观察记录二:小班亲子入园体验活动:爸爸妈妈陪我上幼儿园
活动中有些幼儿活泼好动,对入园体验的每一环节都积极参与,情绪愉悦;而有的幼儿则表现出害羞内向,始终关注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在哪里,一旦爸爸妈妈走出自己的视线,情绪就特别焦虑。
访谈中教师也认为:通过开展这种亲子入园的体验活动,可以很轻松地观察到不同幼儿的参与情况和情绪状态,针对不同幼儿的这些表现,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使幼儿入园后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虽然多数的教师能够在活动中既注意观察家长的教育行为又注意观察幼儿的发展,但是仍有37.5%的教师的观察能力有待提高。如笔者观察到的另一则案例:
观察记录三:中班亲子体育活动:走大鞋
活动一开始教师就交代了比赛要求,对于家长和孩子如何才能走得更快,并没有进行前期的尝试与训练,就直接进入比赛,教师把重点放在了比赛结果上,始终站在终点线上等待胜利者的归来,在活动进行中不难发现有些家长和孩子总是无法协调的向前走,导致有些家长和孩子都很着急,但又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最后只能很不情愿的结束比赛。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对家长和幼儿的行为进行及时的观察与指导,导致家长和幼儿很难以掌握“走大鞋”的技巧,未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最终影响了活动效果。
3.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指导
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运用语言讲解、动作示范、树立榜样等策略面向全体或个别进行指导。由表6可以看出有68.8% 的教师在亲子活动中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如在小班亲子体育活动“我和爸爸一起运动”中,教师请一对家长和幼儿做为助教,示范“开飞机”和“小猴爬树”,使其他参与的家长和幼儿明确游戏的动作要领。又如中班亲子美术活动“对称画”中,教师请一位幼儿与自己合作,示范对称画的作画方法。但仍还有31.2%教师还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指导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导。访谈中,一些教师认为:由于亲子活动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动,一学期开展的次数较少,且活动过程相对复杂,再加上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由于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同家长交流的经验相对比较欠缺,当需要给予指导时,却会不知所措、顾此失彼。由此说明,亲子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分享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分享是指教师组织家长、幼儿将亲子活动中的作品或家长在活动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进行分享。分享的内容主要有作品分享和经验分享两种。由表6可以发现,有93.8% 的亲子活动教师能够做到根据活动情况进行经验分享或作品分享,可见,目前教师在亲子活动的分享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好。
笔者在观察中发现,亲子活动中的作品通常是家长和幼儿共同合作的成果。如亲子美术活动中的美术作品,亲子音乐活动中的艺术造型,亲子制作活动中的创意饺子造型等。通过作品分享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和幼儿互相学习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和幼儿体验成就感。一般情况是活动快结束时,教师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上台展示介绍作品,通过互相欣赏作品,达到交流和分享的目的,同时也进一步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增强了亲子活动的自信心。
经验分享是在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及时捕捉成功或有创意的玩法和做法,请家长和幼儿进行展示和交流。如笔者在观察中发现在大班亲子体育活动“《大树和小树》(亲子瑜伽)”的活动中,有位爸爸在完成亲子支撑式之前,先双手将孩子水平抱起,既掂量了幼儿的重量,做到心中有数,又分解了动作难度,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基础,教师及时让他进行经验的分享,供其他家长们借鉴。
四、建议
(一)对幼儿园教师的建议
1.科学定位自身所担当的角色
幼儿园亲子活动在组织要求上不同于其他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在亲子活动中承担着特定的角色。教师只有科学定位自身所担当的角色,才能够真正达到开展亲子活动的良好效果,发挥这种特殊教育活动形式应有的教育作用。亲子活动中教师担当着多种角色,不仅是活动的开发者、设计者、观察者、组织者、指导者,还是活动的评价者。作为亲子活动的开发者、设计者,教师应对亲子活动给予更多的关注,进行深入的研究,能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以及家长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已有的教育实践开发出不同形式的活动;作为亲子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积极组织家长与家长沟通,倾听家长的意见及想法,取得家长的全面配合;作为亲子活动的观察者,教师要有一双慧眼,随时观察幼儿及家长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作为亲子活动的指导者,教师要能灵活地指导亲子之间、同伴之间、师幼之间、亲师之间的活动;作为亲子活动的评价者,教师要对活动中幼儿及家长的表现以及活动过程、活动结果作出准确而合理的评价。
2.树立正确的指导态度
教师对幼儿园亲子活动指导所持有的态度无疑会影响着其教育策略的选择和教育方式的运用,进而影响实际教育行为的实施,以最终作用于幼儿的活动。教师只有持着积极的态度参与亲子活动,才能更好地发现幼儿及家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家长互动中存在的缺陷,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因此,教师在亲子活动中应树立正确的指导态度,清楚的意识到在亲子活动中应该积极耐心的对幼儿和家长进行指导和互动,充分发挥在活动中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的作用,力求增进幼儿的发展,提升家长的育儿水平。
3.提升自身的指导能力
教师的指导能力是在亲子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并通过具体的活动表现出来,直接影响着亲子活动开展的成效和质量。马卡连柯曾说过“学校应当领导家庭”,教师作为社会教育专业人员的角色使得他们要对幼儿及家长进行指导[3]。因此,作为教师应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的指导能力。
首先,要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利用闲暇时间,通过书籍、报纸杂志、网络等形式丰富亲子活动的相关知识和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教育理论知识,并及时了解亲子活动的发展动态和相关理论,以及指导亲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指导亲子活动的有效策略。
其次,在实践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指导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亲子活动开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而有效指导,针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指导沟通策略。此外,教师之间要经常对亲子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进行研讨,并积极的接受园所内部或园所之间的教学培训,学习和分析组织与指导亲子活动的有益经验。
再次,教师可以借鉴他人经验。通过观摩有经验教师组织的亲子活动,并通过与有经验教师的交流,学习指导亲子活动的经验和技巧。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自己在指导亲子活动时的困惑和问题,在亲自现场观察中学习指导技巧,并迁移到自己所指导的亲子活动中去。
4.持续改进亲子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有效的指导策略不仅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且也能让家长明确活动的目的与意义,获得一定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亲子活动中教师应不断完善其指导的有效策略。
活动开始时,教师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家长说明活动的目的、内容及要求。并向家长提出活动中应注意问题,然后针对具体的活动采取适宜的导入方式进入活动,活动的导入力求达到吸引家长和幼儿的兴趣。
活动进行中,教师可以采用集体、小组或是单独指导的方式给家长与幼儿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以做好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的互动;同时,教师要善于观察活动中家长及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针对家长出现的问题向家长进行解释说明,让家长能够从内心接受教师指导;此外,教师还应重点引导家长学会在观察的基础上与幼儿积极互动,并及时提醒那些急于完成任务、包办代替的家长,预防家长急躁情绪的产生。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家长、幼儿将亲子活动中的作品或家长在活动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进行分享交流,并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然后有针对性的向家长提出相关要求,并鼓励家长创编新的活动形式和方法,将活动延伸到家庭中去。
5.发展与家长之间的伙伴关系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独特关系尤如‘第三个教育机构’(third institution)”[4],而“伙伴关系”则是保教人员和家长之间建立的一种“模范关系”。在“伙伴关系”中每个成员都是重要的,都被认为是“儿童的专家”。这种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能够提高家长的能力,密切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帮助教师更好的工作,而且还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亲子活动中发展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伙伴关系尤为重要。为了建立和巩固教师与家长的伙伴关系,首先,教师应正确认识伙伴关系,认识到自己和家长的不同优势,承认家长的教育地位和教育权利,尊重家长的想法,把家长看作是合作者、决策者和共同的教育者。其次,教师应发展巩固伙伴关系,尊重家长参与活动的权利,重视家长参与的价值,为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创造条件;积极的与家长互动,了解家长的想法和需求,根据家长的意见并结合幼儿的特点确定活动方案;亲子活动的形式尽量多样化,为家长的参与提供一些便利条件和选择的机会。
(二)对幼儿园的建议
1.转变观念推动亲子活动的开展
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幼儿园需要转变观念,始终要把家园共育作为实施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观念上重视家园共育。将幼儿园亲子活动视为家园共育、幼儿园服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手段。通过幼儿园亲子活动开拓家园共育的形式和内容,明确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目的及意义,重视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有效开展,将幼儿园亲子活动与幼儿园特色相结合,引导教师不断地设计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指导明确、操作性强的优秀活动,切实推动亲子活动的开展。
2.组织教师开展针对亲子活动的园本研修和观摩交流
幼儿园要把亲子活动纳入正常的教学研究工作中去。通过教-研一体化,组织教师对亲子活动进行反思和研讨,并加以实践、探究和创造。亲子活动前组织教师集体准备,活动中注意观察记录,活动后反思和研讨,逐步形成准备活动-组织活动-反思活动-改进活动的幼儿园亲子活动实践模式,努力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幼儿园亲子活动课程模式。同时,幼儿园可以成立“亲子活动研究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教师对亲子活动的开展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此外,注重与其他幼儿园的分享交流,形成亲子活动经验的辐射。可以组织教师走出幼儿园去观摩其他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通过与各个幼儿园的交流,学习他园指导亲子活动的经验和技巧,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指导亲子活动的能力。
3.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
教师在亲子活动开展中不仅需要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家长与幼儿,而且还需要为更好地组织亲子活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而不断学习。因此,幼儿园应针对教师的需要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更新教师的观念,加强理论的指导。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教师沙龙活动,使教师的经验形成一个辐射,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经验的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为教师举办关于亲子活动的相关讲座,或选送相关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把教师指导亲子活动的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也可以聘请幼教专家到幼儿园进行集中培训,对教师组织的亲子活动进行现场指导,并逐步帮助教师解决指导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从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公燕萍.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3.
[2]王赛.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3.
[3]朱琳琳. 接送幼儿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交流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Decker G, Decker J. Planning and administering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M].Columbus, OH: Prentice Hall,2001:349.
[学术编辑赵大洲]
[责任编辑张雁影]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4.024
The Teacher’s role in Kindergarten’s Parent-child Activities and Guiding Strategies——Taking Quanzhou in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ONGYan-ping,XUQiong-hua
(QuanzhouPreschoolEducationCollege,Quanzhou,Fujian362000,China)
Abstract:Kindergarten teacher as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in parent-child activities,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arent-child activities. Based on a survey of teacher’s role and guiding strategy, the paper, on the one hand, suggests that teachers should position their own role scientifically, build the right guiding attitude, enhance their ability of guidance; improve the instructive strategy in parent-child activities and develop partnerships with parents; on the other hand, suggests that kindergartens should change their ideas on the organization parent-child activities, provide relevant training courses for teachers and encourage them to participate in self-improvement.
Key words:parent-child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 role; guid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16)04-0099-06
作者简介:公燕萍,女,山东临沂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基金项目: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度校级课题(OY2014-04)
收稿日期:2015-12-03;俢回日期:2016-03-05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