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引领 强村固基
——洛阳市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之路

2016-06-02 03:37卞瑞鹤通讯员司志飞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9期
关键词:洛阳市村干部村级

本刊记者 卞瑞鹤 通讯员 司志飞



政治引领强村固基
——洛阳市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之路

本刊记者卞瑞鹤通讯员司志飞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这里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日新月异的农村发展势态也日渐成为这座古都的一道风景。

眼下,这里日益壮大的农村集体经济,正备受人们关注。这样一组数据,清楚地反映了近年来洛阳市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上取得的成就:2012年年底,洛阳市近7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空白,经过3年多的努力工作,全市培育集体经济示范村50个,消除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1208个,占全市总量的60.5%,其中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就有87个。

对于我国大多数方兴未艾的农村来说,落后薄弱的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困扰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要破解其中的难题,探索其发展路径,洛阳正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政治引领,改善民生

“这几年,为了修路、修下水道、绿化街道和安装路灯,我们村里欠账70多万元……但我们一点也不怕。”说话有这样底气的,是李湾村党支部书记段建伟。

李湾村位于洛阳偃师市顾县镇,这是一个有着3800多口人的村庄,人均耕地不到一亩,并且大部分土地都流转了出去。

然而,这种人多地少的现状,非但没有使村民的生活陷入困窘,反而越过越红火。

距离李湾村委会门口不远,在一条宽阔的省道一侧就是村里建设的门市,这里俨然一个小型的市场,无论是瓜果、蔬菜,还是餐饮、小吃,甚至是服装、家电,在这儿都能找到。商家的生意显然不错,人来人往,门庭若市。

段建伟的底气,正是来自这些门市。李湾村周边企业很多且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很好。

“现在,我们一共建了37间门市房,全部租赁了出去,加上承包出去的两个闲置厂房,村里每年有20万元左右的收入。”段建伟告诉记者,正是有了这笔钱,村里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方面才“敢花钱”,逢年过节还能给村民发些福利。

与李湾村隔街相望的是段东村,由于发展集体经济早,村容村貌明显比李湾村好一些。如今,作为洛阳美丽乡村示范村,这里的文化广场宽阔漂亮,街道平坦整洁,一排排整齐的居民楼房蔚为壮观。

“早在几年前,我们村就利用门市出租发展集体经济,每年收入25万元。”段东村村委会主任段金保开心地说,前不久,村里还建设了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

在洛阳,伊川县南府店社区无疑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又一面旗帜。这个发迹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依靠集体经济逐步壮大起来的村庄,从最初的兴办化工厂到几年前的大力发展房地产,再到现在的商业租赁和餐饮商贸,南府店从来没有偏离过走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

截至2015年,该社区共拥有5个大型商场、23万平方米商铺,集体固定资产累计达30亿元,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要想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壮大村集体经济非常重要。村里有了收入,才能为群众办理更多实事,提供更多服务,群众对基层党组织才会更加满意。”在洛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章勇看来,农村集体经济有两大重要功能:政治引领和改善民生。“村集体经济没有收入,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一句空话。给群众谋福利,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不能单纯依靠财政资金,村里要有‘造血’功能。”

伊川县南府店社区是洛阳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

增力强基,授之以渔

近年来,洛阳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上,已从点到面逐步铺开,其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正日益凸显。

为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使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有能力服务群众,洛阳市大力开展“增力强基”工程,以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加快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步伐,拥有德才兼备的“带头人”至关重要。2014年,洛阳市精挑细选,将1904名优秀党员选拔到了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

此外,从2010年开始,洛阳市就着手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系统整顿,将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满意率低的村,列为后进村集中整顿范围,采取一村一策、分类施治的方法,实现了“后进变先进、难点变亮点”的可喜转变,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

不仅如此,为了确保村集体经济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洛阳市还特别提出了“建制度、重保障、促激励”的举措。比如以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为重点,对17项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进行了明确,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完善村规民约,提高民主决策科学性和执行力;2015年以来,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1.4万余件。

近年来,洛阳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2.5亿元,将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最低保障标准由原来的每村每年5000元提高到了15000元,将村干部的工作报酬平均提高了2.4倍。这样做,就是为了提高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洛阳市还科学推行了村干部星级管理办法,把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进行量化分解,责任到人。并根据考核结果评星定级,将星级与村干部绩效奖励、养老补贴相挂钩,做到奖优罚劣。

“近年来,洛阳市村干部到外地调研、学习的现象已蔚然成风。”章勇介绍,“一直以来,洛阳市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课题进行探索。引导和鼓励村干部外出调研,目的就是让他们多学习别人的好办法、好思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村制宜,自助选“餐”

“近年来,通过坚持一村一策、因村制宜,不搞一刀切,自助选‘餐’,洛阳市已经闯出一条壮大村级集体收入的新路子。”章勇介绍说,“我们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多渠道、多方式发展村级经济项目,增加村级收入。”

比如偃师市高龙镇左村,从2009年就掀起了流转土地的热潮,发展葡萄产业。如今,村内2500亩土地几乎全部进行了流转,并先后成立了绿惠苑葡萄专业合作社、葡萄协会,建成了葡萄交易市场,围绕葡萄产业,村里每年有近10万元服务费收入。

栾川县重渡沟村利用地处国家4A级景区重渡沟风景区的优势,引导群众开办家庭宾馆,大力发展与旅游配套的三产服务业,形成了“旅游景区+风情小镇+农家宾馆”的发展模式,在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村集体依靠门面房出租等方式年收入达到8万余元。

作为典型的农业县,孟津县村级集体经济相对发展缓慢,但他们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找到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源头活水”。

会盟镇铁炉村充分利用全县农业发展优势,按照“南抓梨果北抓菜,调整结构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孟津梨和大棚蔬菜种植,建成了洛阳市闻名的“千亩孟津梨基地”和“千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

为了更好地发挥孟津梨及蔬菜园区效益,该村党支部牵头于2008年12月组织成立了孟津孟苑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秉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宗旨,不仅带动了农户致富,村集体也实现了“脱贫”。

值得一提的还有新安县土古洞社区,该社区位于新安县县城西南的郁山脚下,利用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优势,建成了集餐饮、住宿、娱乐、洗浴为一体的土古洞温泉山庄,由集体负责经营。不仅如此,党支部一班人又将不成规模的养殖户组织起来,于2012年成立了土古洞生态养殖合作社,主要发展黑猪、土鸡养殖。除去群众、社员分红,近年来,该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300万元。

此外,位于深山区的栾川县狮子庙镇,充分利用独特的冷水资源,依托高山虹鳟鱼养殖项目,建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山渔村”,让6个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变成了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小康村”;有着养羊传统的嵩县车村镇天桥沟村,采取“合作社+公司+村委会+农户”的形式,让集体经济收入由2012年的不足万元壮大到现在的14万余元。

诸如这样壮大集体经济的成功案例,在洛阳不胜枚举。

村集体经济发展比较早的偃师市顾县镇段东村,如今已经成了美丽乡村示范村

集思广益,忌唱独角戏

用3年多的时间,洛阳市就能让许多脆弱的农村集体经济萌发活力。那么,是不是说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和问题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基础差、底子薄,目前多数农村特别是西部偏远山村,都没有集体经济收入。

其次是集体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约束大,对于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村,发展经济相对容易,而对于偏远的深山村,没有交通优势,没有自然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就比较困难。

还有就是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够,有的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长远规划,有的对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有畏难情绪。

“目前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是农村普遍存在的现状。”章勇建议,壮大村级集体经,不能只是一个部门唱的“独角戏”,要注重部门联动,充分整合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职能部门的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因村制宜,为农村提供优惠政策、项目信息,盘活村里资源,共同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级项目建设、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信贷支持,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国债贴息资金、中小企业创业资金等。

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局委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的作用也至关重要,要把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作为一项重要的帮扶任务去落实,探索村村帮带、企村帮带的新途径,按照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思路,鼓励强村带弱村,企业带农村。

社会

Society

猜你喜欢
洛阳市村干部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第三中学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洛阳市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