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第二中学 陈 颖
引导视线 触动心灵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的育德路数
沧州市第二中学 陈 颖
教学过程的本质,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确切地说更是社会培养和造就人才的过程,这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语文课的德育功能是它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这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文章的思路、手法、语言,更关键的是要接受文章的思想。语文教材本身内涵就极其丰富:名著经典《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的流弊;文质兼美的《兰亭集序》《赤壁赋》描绘自然风物的同时,引发深邃的哲思喟叹;外国名篇《我有一个梦想》《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引导学生探究人类生存和理想……
充分利用语文课进行德育渗透,也就真正做到了文道统一。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其熏陶作用?下面就浅谈一下。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此,我们不妨在课文导入方面大做文章,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入环节感染和教育学生,来个“开门红”。如:在《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从远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从人类的“航天始祖”万户到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在导入中使学生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与自豪,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优秀作品往往在写作角度上就胜出一筹,而在德育渗透上也应该抓住作品写作角度这个关键点。例如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曾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当年众多报道香港回归的作品中视角独到,别具一格。授课中我引导学生揣摩作者选取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的角度的深意和写作手法:文中次第呈现了港督离府,日落仪式,国旗升起,游艇消失和三次降旗等镜头,描绘了总督府的变化。以不列颠尼亚号消失在海上,暗示了香港的沧桑巨变,暗示英国再也不能够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巧妙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字里行间流露出民族自豪感。
语文课程强调“以读为本”。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心有所悟,情有所蕴。如:在艾青的诗作《我爱这土地》中有这样一段:“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在教到这里时,应引导学生体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残酷的现实和心中的理想形成的鲜明对照,把握诸如“打击”“悲愤”“激怒”和“无比温柔”这些词语中形成的情感反差。引导学生读出情感,读出力量,边读边体会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借一只鸟对土地的生死眷恋所抒发的悲怆情怀。
人物是思想、性格的载体。教师在授课中不仅力求使学生认识到文本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更要借助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使学生受到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高中语文教材中收集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那些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应成为学生的榜样,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这些形象的道德感召力。课文中人物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对丑恶事物的揭露与批判,他们的闪光的心灵和语言,会使学生一次次受到震撼。如在执教《记念刘和珍君》时,让学生体会刘和珍的性格、价值观:从容善良的“弱女子”,却勇敢坚强,敢于反抗,有远见,有责任感,一腔热血。剖析这个人物形象所承载的善、义、勇等高贵品质,对学生的心灵不啻一次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