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渔业主导品种──虾

2016-06-01 08:03
中国水产 2016年5期
关键词:放养密度对虾克氏



全国渔业主导品种──虾

渔业主导品种

H 凡纳滨对虾“科海1号”

品种来源:2002年从海南和广东等地的14个养殖基地收集从夏威夷引进并繁养4代的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构建了育种的基础群体,经过7代连续选育获得了凡纳滨对虾“科海1号”。

审定情况:2010年通过了全国原种和良种委员会的审定。

审定编号:GS01-006-2010。

特征特性:选育群体正常体色为青蓝色,成虾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体覆被一层透明的甲壳,头胸甲前端中央突出,形成额角,其上下缘均具齿,额角基部两侧各有一具柄的复眼;额剑短,长度不超出第1触角柄的第2节;额角侧沟比较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头胸甲具肝刺及触角刺;肝刺明显;腹部第4节~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缘侧刺。第1触角具双鞭,内鞭较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等,但皆短小,约为第1触角柄长度的1/3。第1对~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呈螯形;第4对~5对步足无螯,第5步足具雏形外肢。齿式为8-9/1-2。头胸甲较短,体长/头胸甲长为3.68±0.20

经济性状:适宜高密度养殖,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在8万尾/亩、10万尾/亩、12万尾/亩、14万尾/亩的养殖条件下,养殖100天平均体重比当地养殖的商业苗种分别增加12.6%、23.6%、25.7%和41.7%,养殖成活率分别提高3%、7%、8.6%和14%。

产量表现:2009年5月至8月,在海南东方中科海洋生物育种有限公司板桥基地进行了《凡纳滨对虾“科海1号”放养密度与养殖规格关系对比测试》实验。在放养密度分别为8万尾/亩、10万尾/亩、12万尾/亩、14万尾/亩的情况下养殖100天,结果表明:“科海1号”比海南当地商业苗种体重平均增幅分别为12.6%、23.6%、25.7%和41.7%,养殖成活率分别提高3%、7%、8.6%和14%,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4.7%、32.3%、74.7%、92.7%。

从2007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对虾养殖地区进行的生产性试验养殖结果表明,选育的“科海1号”苗种在生产性中间测试过程中,深受各参与测试的地区养殖业者欢迎。在天津市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乐亭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海南省东方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南省昌江县海洋与渔业局、海南省乐东县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的生产性中间测试中,“科海1号”累计放苗10.5亿尾,养殖面积达1.2万亩,均表现出发病率低,生长优势明显,饵料系数低等优点,养殖效益比一般苗种增幅达10%~20%,为当地养殖业者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为参与测试的地区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广大养殖业者的欢迎。利用“科海1号”的无节幼体在海南部分育苗场进行育苗生产,其出苗率明显高于进口幼体,如海南文昌冯家湾海生育苗场和海南省东方市翁海荣个体育苗场连续多批次使用“科海1号”幼体进行育苗,其育苗出苗率均明显高于进口SIS和OI苗种。“科海1号”幼体变态整齐,育苗过程易操作,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栽培(养殖)要点:

1.为保证质量,须从申报单位指定的凡纳滨对虾“科海1号”良种场获得种苗,并遵守授权生产协定。

2.在标粗和养成过程中,严格按照申报单位制订的养殖生产规范执行

(1)水质要求: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海水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

(2)标粗分苗:子母塘水温差别不超过3度,盐度差不超3‰;分苗前母塘须经2次~3次以上换水处理,对虾苗进行适应性锻炼;分苗时气温与水温相差不能超过5℃;淘汰标粗塘塘底苗。

(3)养殖过程:养殖前中期(50天前)不换水,定期添加少量新水每次3cm~5cm,直到水位达到并保持正常养殖水位;使用增氧机保证池水最低溶氧不低于3mg/L;面积小于6亩的池塘,增氧机单层排布;面积超过6亩的池塘,增氧机应双层排布,以使中央污染区面积缩小;控制放苗数量在10万尾/亩~14万尾/亩。

适宜区域:适宜我国广大海水及咸淡水区域(包括滩涂、湿地、河口地区)养殖。

选育(引进)单位: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联系地址:青岛市南海路7号 联 系 人:相建海

联系电话:0532-82898568 电子邮箱:jhxiang@qdio.ac.cn

2.海南省昌江南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海南省三亚市河东路山水云天15楼8803.

联 系 人:李义军 联系电话:13518896677

电子邮箱:liyijun1114@163.com

I 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

品种来源:亲本组合源于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选育群体中挑选的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高、近亲系数低的家系;“桂海1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选育获得。

审定情况:于2012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的审定。

审定编号:GS-01-001-2012。

特征特性: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抗逆性、主要品质指标、适宜区域等。

1.生长速度快,尤其养殖60天后生长速度显著快于“进口1代苗”,适合于大规格对虾养殖,养殖132天达28尾/kg,145天达20尾/kg。

2.成活率高、养殖成功率高。近3年的平均养殖成活率和养殖成功率均高于80%。

3.养成规格均匀性好。养成期(规格达30尾/斤),通过抽样检测30尾以上对虾,体重和体长的变异系数低于10%。

产量表现:指品种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情况。

以“进口1代苗”和“二代苗”为对照组,“桂海1号”在广西钦州农场钦江农场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开展了连续3年的生产性对比测试,测试面积超过500亩以上。2013年,测试过程中,对照组养殖成功率较低,养殖平均产量较低,因此以下只对2011年~2012年“桂海1号”和“进口1代苗”的单造平均亩产量和养殖成活率进行了对比,2013年则对比了“桂海1号”和“进口1代苗”的养殖成功率。

“桂海1号”产量表现如下:

1.产量高。2011年~2012年,在5万/亩的放养密度下,以“进口一代苗”和“二代苗”为对照组进行连续2年生产性对比测试,“桂海1号”连续2年的平均单造亩产量分别为545.26kg和621.51kg,比“二代苗”分别高26.39%和29.15%;比“进口一代苗”分别高13.97%和15.4%。

2.养殖成活率高。2011年~2012年,在5万/亩的放养密度下,以“进口一代苗”和“二代苗”为对照组进行连续2年生产性对比测试,连续2年养殖成活率分别达到81.37%和80.88%,比“二代苗”分别高15.21%和12.36%,比“进口一代苗”分别高12.54%和11.32% 。

3.养殖成功率高。2013年,在5万/亩的放养密度下,养至25尾/斤~40尾/斤规格范围内,“桂海1号”的养殖成功率达82.6%,而同期放养的“进口一代苗”的养殖成功率不超过40%。

栽培(养殖)要点: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海水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苗种规格0.8cm~1.0cm,选择晴朗天气放苗,放苗水温在20℃以上,水温差不超过3℃,盐度差不超3‰;视不同养殖模式和养殖条件,苗种放养密度在5万尾/亩~45万尾/亩,建议土塘放养密度不超过5万尾/亩,高位池半精养放养密度不超过10万尾/亩,地膜高位池精养放养密度不超过45万尾/亩。放苗前进行适当肥水,养殖前中期尽量不换水,定期添加少量消毒的新水。养殖后期,根据养殖模式确定养殖水位、增氧方式、水质调控方法等。

注意以下两点:

1.养殖 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苗种必须从申报单位认定的具备繁育SPF“桂海1号”苗种的良种场获得。

2.繁育和养殖技术可参考申报单位制订的广西地方标准DB45/T 250—2005《无公害食品 南美白对虾繁育技术规范》和DB45/T 609-2009《南美白对虾良好池塘养殖规范》。

适宜区域:适宜热带、亚热带广大海水及咸淡水区域养殖,适宜养殖盐度在0.5‰~45‰,适宜养殖温度22℃~35℃。

选育(引进)单位:

广西水产科技研究院

联系地址:广西南宁市青山路8号

邮政编码:530021

联 系 人:

陈晓汉,0771-5316577,

chnxhn@163.com

赵永贞,13217816431,

fisher1152002@126.com

谢达祥,13005914981,

gxdxxie@sina.com

J 克氏原螯虾

品种来源: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1918年由美国引入日本,上世纪三十年代从日本传入我国南京附近。随着人为携带的扩散和自然繁衍的扩增,克氏原螯虾已归化为我国内陆水域的常见物种,成为重要的经济虾类。自然野生种源或选育亲本人工繁育苗种。

特征特性:克氏原螯虾是一种世界性食用虾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欧美已有200多年的食用历史,我国食用克氏原螯虾始于上世纪60年代。该虾为夜间活动性动物,营底栖爬行生活,有较强的攀援能力和掘洞能力,冬夏穴居;在0℃~37℃都能正常生存,最适温度为18℃~30℃,pH 5.8~9,最适pH 7.5~8.5;可在池塘、滩地、稻田和水生经济植物田等水体进行养殖;克氏原螯虾个体抱卵量较小,群体繁殖能力较强,对幼虾有护幼习性,较适宜土池自然繁育;该虾食性杂,生长快,饲料充足的条件下,虾苗经60天~70天饲养即可长成商品虾。

产量表现:我国克氏原螯虾主产区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2006年全国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13余万吨,2007年达到了20多万吨,2008年约30万吨,2009年达到了47.9万吨,2013年全国克氏原螯虾养殖面积约600万亩,产量50万吨左右。主要养殖模式为池塘主养、池塘虾蟹混养、稻田养殖、滩地增养殖等,其产量分别为池塘主养150kg/亩~200kg/亩,池塘虾蟹混养35kg/亩~75kg/亩,稻田养殖50kg/亩~100kg/亩,滩地增养殖25kg/亩~75kg/亩。

养殖要点: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和养殖技术已基本成熟,可总结为“定向选种配对、专池苗种生产、养殖环境改良、水草合理移栽、苗种精确放养、饲料科学投喂和商品虾计划捕捞”的克氏原螯虾生态养殖经验。

1.池塘繁育克氏原螯虾苗种

苗种繁育池面积3亩~5亩,池深1.5m,池埂坡比1∶3,池中水草和池埂岸草丰富;雌雄亲虾来源于不同水体,繁育池清野消毒一周后放养,放养时间8月~9月,放养量30kg/亩~40kg/亩,雌雄配比2∶1;主要管理措施:每天根据吃食量投喂优质饲料,注意水质调节,冬季保持池水位稳定,当有幼虾孵出后应投足饲料,饲料为幼虾配合饲料、麦麸、碎鱼肉等,当幼虾长到3cm以上时可捕出进入成虾养殖阶段。整个苗种繁育期间必须消灭池塘中的吃食鱼类(包括小杂鱼)。

2.养殖环境营造技术

(1)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养殖结束后要彻底清塘消毒、曝晒,施足经发酵的有机肥料,有条件的可对池底进行翻耕,有利于底栖动物繁殖生长;

(2)水草种植。水草以条块形或棋盘形移栽,面积为池水面积的50%~70%,水草品种为尹乐草、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和水花生、水葫芦、水蕹菜等浮水植物;稻田养殖应在围沟中种植水草;整个养殖期间要保持水草的面积在50%以上;

(3)微孔增氧使用。每亩配备微孔增氧机功率0.15kW~0.20kW,微孔管30m~35m;微孔增氧设备一般在6月后使用,开起时间通常在每晚11点~12点到第二天太阳出来(早晨5点~6点)和晴好天气中午1点~2点。

3.苗种放养

苗种放养关系到养殖虾的规格和养殖效益,通常放养时间在每年的3月~6月进行,苗种规格以150尾/kg~400尾/kg为宜;具体放养量如下:

池塘主养放养量0.5万尾/亩~0.8万尾/亩

池塘虾蟹混养放养量0.2万尾/亩~0.3万尾/亩

稻田养殖放养量0.3万尾/亩~0.5万尾/亩

4.饲料投喂

饲料品种以配合饲料为主,要求颗粒和色泽均匀、切口整齐、耐水性大于2小时、软化时间合适(20分钟~40分钟)、含粉率低、粗蛋白质含量大于35%;有条件的可在前期适当投喂冰鲜小杂鱼,以提高养殖成活率,促进幼虾生长;投喂方法:日投喂2次,上午6点~7点投喂日投量的30%,下午5点~6点投喂日投量的70%,采取沿池埂边和浅水田板边多点散投;日投喂量:一般按存塘虾量的3%~5%估算,具体饲料投喂要根据水温、天气、水质、摄食情况和水草生长情况作调整,饲料投喂后要检查,实际日投饲量以饲料投喂后3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准。

5.养殖水体管理

养殖水体通常是水位“前浅后满”、水质“前肥后瘦”,整个养殖过程一般不需要换水,仅要添加新水就可以;保持适当肥度,池水透明度一般早期30cm以上,中后期35cm以上;养殖期间每20天可使用一次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剂,以改善水质。

适宜区域:我国除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区外,都可以进行克氏原螯虾养殖,尤其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

选育单位:

1.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联系地址:南京茶亭东街79号 邮政编码:210017

联 系 人:严维辉 联系电话:02586581553 13951694164

电子邮箱:jstjq@163.com

2.盱眙满江红龙虾产业园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江苏盱眙县官滩镇甘泉村西山 邮政编码:211703

联 系 人:陆 伟 联系电话:051788536518,15851705385

3.南京碧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六合区马鞍街道大圣社区村田云组 邮政编码:211525

联 系 人:李佳佳 联系电话:13813982193

猜你喜欢
放养密度对虾克氏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
黄颡鱼工厂化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