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变废为宝
山东郯城县是农业大县,主要种植模式是稻麦轮作,年产稻麦草5亿多千克,利用当地稻麦草种植草菇、双孢菇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科学利用稻麦草资源,近年来,该县杨集镇组织镇村干部、科技示范户先后到河南、四川、福建等地参观学习稻草、牛粪栽培双孢菇项目。通过多方考查论证,在郯城县农商行的扶持下,在北张庄村发展了稻草栽培双孢菇示范基地,引进并推广稻草、牛粪栽培双孢菇增收致富项目。目前,在郯城县农商行的扶持下,全镇共兴建食用菌生产示范棚38个,采取工厂化生产,立体化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创产值300余万元,实现利润100余万元,通过示范带动,现有200余户农民入社参股,社员年均创收5万多元。
在利用稻草、牛粪栽培双孢菇过程中,该镇通过争取郯城县农商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依托裕丰、宏旺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产业化发展思路。按照国家生产无公害产品标准,严格检测、检验,把好质量关,坚持三个统一,即统一采购所需物品,合作社统一团购,为社员降低成本;统一技术,合作社配备技术服务专车,24小时跟踪技术服务,并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统一品牌,2011年合作社成功注册(延天龄)商标,使产品黄袍加身,增价增效。通过有章有规的管理,确保双孢菇种植户每年增收3~5万元。往年,水稻收割之后,稻草成了没人要的废品,稻农们要么将稻草丢到路沟里,要么一烧了之,既堵塞了河沟,又破坏了环境,现在有农商行的扶持,用稻草栽培双孢菇,不仅解决了稻草的堆放问题,还增加了收入,稻草成了抢手的‘香饽饽’。杨集镇尹庄村双孢菇栽培大户周详银打趣道:“稻草栽培的双孢菇是营养丰富的无公害产品,客户抢着来收购,俺得扩大双孢菇栽培规模,把稻草充分利用好,使之增值变宝。”
据悉,稻麦草栽培蘑菇,下脚料是上好的有机肥料,可调节土壤结构,种植无公害粮菜,又可进行沼气生产,开发新能源。两个大棚为一生产单位,建设沼汽池,沼气为大棚供暖,种植反季节蘑菇,又能照明做饭,净化生态环境,沼液给蘑菇补充水分,沼渣是上好的复土材料,而且杀虫、抗菌,提高蘑菇质量,增加产量。经过示范带动,在郯城县农商行的扶持下,全镇利用稻草栽培双孢菇的农户达到300多户,有效开发利用了稻草资源。(李井水 刘大连 山东省郯城县杨集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