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芬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综合护理
文瑞芬
目的 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妇产科诊治的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入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30例产妇,对照组入院后予以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针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与比较两组产妇感染发生情况及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死亡等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体感染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产妇产后新生儿围生期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诊治中,运用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产妇感染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未足月胎膜早破; 综合护理; 临床疗效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是指妊娠期处于20~37 w的产妇在临产前因各种原因、诱因导致突发胎膜破裂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据相关研究及文献报道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发生率约为2.5%~3.5%,且本病发生后临床上容易引起产妇宫腔感染、产妇大出血、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死亡等诸多并发症[1-2],而且产妇胎膜早破的妊娠期越小,发生上述并发症的概率越大,新生儿死亡率也会越高。本病是产妇常见并发症之一,亦是引起新生儿永久性伤残甚至是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这给产妇及新生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负担,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3]。针对此病临床上的高并发症发生率,做好及时的诊治抢救护理等医疗干预措施十分有必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4],针对这一临床问题,开始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中逐渐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也为探究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在近年来的临床诊治中,开展了对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现将其研究整理报告如下。
1.1 资料
选取60例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住院就诊分娩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产妇患者均符合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诊断标准[5];本临床研究对象的且自愿接受本项临床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的批准;均为单胎产妇。排除标准:需排除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并发症的孕产妇。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初产妇21例,经产妇9例;年龄(29.7±1.6)岁;孕龄为(35.0±1.5)w,新生儿体质量为(3.2±0.8)kg。观察组初产妇24例,经产妇6例;年龄(30.2±1.7)岁;孕龄(34.0±2.1)w;新生儿体质量(3.6±0.6)kg。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孕妇入院后及时遵医嘱进行各项常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情,常规监测胎心音变化并记录,观察孕妇羊水流出量,适当让孕妇改变体位,嘱咐孕妇监测胎动情况,观察羊水性质。常规对孕妇提供心电监护,观察是否存在感染早期表现,医护人员应积极监测产妇体征变化,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护士应及时与孕妇保持沟通,了解其内心情绪表现,对其进行疾病知识讲解,嘱咐患者保持休息,及时倾听主诉,提供清淡饮食,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针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综合护理措施[6-7]。具体内容包括:①生命体征监测护理:对产妇实施心电监护,严密监测产妇及胎儿生命体征变化及病情变化,做好吸氧措施,及时向产科医师汇报病情并辅助医师抢救,防止意外的发生,确保产妇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及周围环境的良好性和安全性; ②心理护理:对产妇及家属做好胎膜早破及分娩等相关知识的宣传讲解教育,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与产妇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防治产妇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情,并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治工作; ③饮食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予以饮食教育,嘱其保持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多食用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及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④体位护理:嘱产妇绝对卧床休息,禁止下地活动,避免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增加腹腔压力的动作,卧床中尽量采用平卧位,定期为其翻身; ⑤抗感染护理:护理人员操作时应当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对相关器材、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保证产妇所处环境的卫生安全,定期对产妇进行会阴部的卫生清洗,勤换会阴垫,定期检查产妇阴道分泌物及血常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⑥用药护理: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药物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保证产妇诊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严密监测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防止发生意外,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感染发生情况及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及新生儿死亡等发生情况。
产妇宫内感染评定标准[8]。根据《妇产科学》第八版中宫内感染诊断标准:以下指标满足3项及其以上者可诊断为产妇宫内感染:发热,体温≥38 ℃;脉搏≥110次/分;羊水有异味;子宫压痛明显;血清白细胞计数≥15×109/L或伴有核左移;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胎儿胎心<120次/分或>160次/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各项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妇宫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宫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宫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n=30)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两组产妇新生儿围生期内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分值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表3 两组产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30,n(%)]
注: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1)P>0.05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当前妇产科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它的出现会进一步并发诸多产妇及新生儿相关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给产妇及新生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负担,如增加宫内感染的概率、诱发早产难产等,甚至是引起新生儿死亡,这已经受到医学界同仁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对于本病开展的诊治方案和措施,也是学者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以进一步有效避免产妇宫内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相关研究表明,在产妇妊娠进程中导致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病因较多,如外部创伤、下生殖道的病毒细菌感染、性交等机械性刺激、胎位不正、微量元素的缺乏等等[9-10],这些因素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出现产妇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概率。因而,近年来,临床上除了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常规诊治外,联合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产妇感染的发生并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如温泰芳等[11]研究表明,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产妇发生感染的概率,有效提高产妇分娩成功率及新生儿生存质量。许银丽等[12]通过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得出循证护理对降低产妇感染率、改善新生儿的预后、促进产妇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医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性转变,临床上对护理人员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在护理理念上要从以往传统的执行医嘱护理转变为更加自主化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不仅从疾病本身的医疗护理上入手,还要从患者的心理、饮食等精神层次入手护理。这种理念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对患者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临床研究显示,观察组产妇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显著降低产妇感染发生率;同时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预后;此外,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33%、3.33%、0.00%,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66%,与文献报道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5.86%基本一致[13],上述指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10.00%、6.67%、3.33%,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诊治中,运用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等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因此,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感染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显著的效果,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然而,本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研究样本量较少,观察指标较为简单,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临床研究,这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1] 张素琼.27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4,14(2):30-32.
[2] 郎 艳.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易发因素分析及其妊娠结局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6):724-728.
[3] 师 媛,李红梅.未足月胎膜早破相关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延安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13(2):65-67.
[4] 徐秀英,刘伟武.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诊治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2):160-162.
[5]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3-7.
[6] 刘欣荣.导致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4):83-84.
[7] 邱益娟,余 莹,崔美玉.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的母儿监测及护理措施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4):837-838.
[8] 谢 幸.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8.
[9] 吴 彬,申莉华.未足月胎膜早破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华夏医学,2012,25(6):845-848.
[10]李 雯,常 颖,李 星,等.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胞外基质致未足月胎膜早破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6,43(1):8-10.
[11]温泰芳,胡小云,李晓红.护理干预对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8):51-52.
[12]许银丽.循证护理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4):4235-4237.
[13]杨 珍,杨汉亮,唐丽芳.妊娠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其与新生儿感染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9):161-162.
R473.71
A
10.3969/j.issn.1671-332X.2016.11.023
文瑞芬 : 惠东县人民医院 广东惠东 51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