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放
[摘要]双语幼教是当前国内学前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课程之一,双语幼教人才培养存在教育与行业需求不适应,校企人才供需错位的突出问题。本文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探讨和分析双语幼教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提出改进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设想。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001-02
一、调查情况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形和访谈形式的进行,共向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双语幼教班在读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150份,收回128份,先后走访了咸宁市30多家幼儿园和学前培训机构等用人单位。调查内容涉及双语幼教专业课程设置、能力素质培养、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建议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关于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课程设置的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对于目前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专业课程设置,45%的调查对象认为设置比较合理,60%的调查对象认为设置不是很合理,20%的调查对象认为设置非常不合理。其中,在调查结果中显示,40%的调查对象认为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中职与高职课程开设重复较多的问题,没有从考虑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的整合性,不能体现出五年一贯制的特色。60%的调查对象认为课堂理论教学较多、实训实践时间较少;38%的调查对象认为专业技能课设置不够。在改进课程设置方面,7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多到实习基地进行实际训练,30%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要增加英语语音和视听说课时,45%的调查对象要求加强美术和音乐等其他技能培养。在本校学生就业单位走访座谈中,80%的单位认为在学前教育人才的职前培养中应加强英语口语课、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法、学前心理学等。
(二)关于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人才能力素质培养的调查结果
90%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突出培养专业知识,7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突出提高综合知识,6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突出提高自学能力,70%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突出培养口头表达沟通协调能力。而在幼儿园教师工作情况来看,多数毕业生偏重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水平较低,表现在舞蹈、钢琴、美术等基本技能欠缺,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薄弱等方面。
(三)关于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人才素质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
65%的用人单位要求双语教师能够进行课堂全程简单的英语教学,75%的用人单位要求双语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双语进行课堂教学,95%的用人单位要求双语教师能熟练运用英语为幼儿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来调动课堂气氛。
(四)关于改进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人才培养模式建议的调查结果
80%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应想方设法多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锻炼机会,75%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应灵活掌握专业课程和学生选择自修课程设置,70%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应适当增加校内外实训实习时间,65%的调查对象认为学习应避免学习内容的单一性;70%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应改革创新课程教学体系;8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从中专和大专学习过程中加强优势互补。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目前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主要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师资队伍教学经验不足;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较弱等问题。从学校层面来看,主要原因对五年一贯制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有偏差,对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学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教研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不够,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不合理,没有把中职、高职两个阶段课程的有机整合与衔接,导致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不协调,也没有五年一贯制的特色。在教学组织上缺乏互动协作、资源共享度低。在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上存在评价考核体系构建不合理,考核内容不明确,考核重点不明确,考核形式不完善等问题和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前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短板和弊端,这也是五年一贯制的学前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突出工学结合特色。目前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培养规格的层次不够清晰,在某种意义上定位为职高幼师专业的延伸,只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专业以外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时,由于幼儿教学和中小学教学有明显区别,幼儿园教师一方面要进行知识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更要进行幼儿日常生活保育护理活动。因此,双语幼教专业人才要针对当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仅要能够照顾好幼儿日常生活游戏娱乐活动,还要能够满足幼儿知识学习需要,更要充分考虑幼儿今后发展的需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英语运用能力方面,要求幼儿教师在掌握较为流利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较为熟练地运用英语来引导和组织幼儿开展各类日常活动,打破以往死板的课本式英语教学,尽量使幼儿教学活动生活化、儿童化。因此,双语幼教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幼儿成长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较为熟练的英语基础语言知识,还要掌握多种英语教学技巧。而学生要具备这些能力,仅仅在学校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是很难全部掌握的,这就需要突出工学结合特色,除了在校期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一定时间到行业进行观摩、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力。
(二)教学内容针对需求,突出课程设置科学。调查中发现当前部分院校多数是把中专和大专的课程简单地整合在一起,没有以学生需求角度出发来设置课程,而是根据自身师资情况来确定开设哪些课程,导致课程开设重复,缺乏整体协调,没有把两个阶段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与衔接,更没有体现出五年一贯制的特色。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一般通用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以及实践操作课程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理论性、知识性,又要重视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在课程设置应强调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在精选必修课,广设选修课的基础上,要加大实践操作课程的比例,突出强调实践教学。同时,在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注意体现课程整体功能,要将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要通过专业和理论教学、校内外实训实习实践、举办技能比赛活动等内容和形式,使实践操作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从而培养学生专业发展能力,培养出合格的学前双语教师。
(三)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突出能力培养主线。学前双语教育人才的英语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是衡量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尺度之一,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学生角度和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构建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操作教学、自主研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利用案例式教学、自主式学习、讨论式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力求打破以往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角、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比如采取案例剖析、情景模拟、教学训练等多种方式,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课外学习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四)创新考核评价标准,突出科学管用。当前形势下,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突出强调了所需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在双语幼教人才的能力素质考核方面的要求也应随之提高。因此,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双语幼教人才的考核评价标准。要探索建立三结合考核评价体系,即学生专业知识素质评价和实践操作能力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学校学习表现评价和用人单位实践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并把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改变单一的纸质闭卷理论考核的方式,提倡多样化。注重考察学生幼儿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可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理论知识测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校内成绩和企业实习成绩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评价方式。同时,还可以举办技能比赛,考察学生弹琴、唱歌、跳舞、画画、课件制作、幼儿双语教学展示等技能的掌握情况。
(责任编辑: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