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冰清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模式与方式,音乐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音乐习惯作为音乐教学的一个主要的目标,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好的音乐习惯的养成。怎样把学生培养成拥有好习惯的人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展开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 小学音乐 音乐习惯 培养方式
一、引言
小学时期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重要且基础的一个环节,也是提升孩子文化素养的重要阶段。小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开启阶段,也是拥有正确审美情趣的重要阶段[1],以上这些关系到学生心智的发展。音乐教师在关注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获取的同时,更有义务重视培养学生拥有好的音乐习惯。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这样说,音乐教育如果搞得好,可以大大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效果。在实现音乐教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是每一个音乐教育者需要交流探讨的问题。
二、音乐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高教学水平
站在音乐教育教学的角度分析,小学生的音乐水平还很低,通过不断练习的途径是可以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2]。在练习音乐的过程中养成的音乐习惯是培养音乐兴趣的关键因素。
(二)缓解课业压力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是赋予每个人的一种能力。音乐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演唱、可以聆听、可以欣赏、可以品评等,甚至可以有思考的形式。不得不说,现今学生的课业负担非常重,各种各样的家庭作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放松和休息。然而,音乐的多元化与趣味性恰好让学生在非常紧张的学业负担中进行适当的休息,缓解紧张的情绪,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三)培养审美情趣
小学音乐教育处于启蒙阶段,它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科都是基础学科,起到启蒙教育的作用,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这个学科有基本的认识,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和积累重要的基础知识。在众多的素质教育学科中,他们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使学生形成审美情趣,这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
(四)拥有正确的人生观
一个好的音乐习惯可以给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音乐体会。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同的音乐元素和音乐中不同情感的表达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情感的表达、审美的情趣及意识形态的确定都十分明显。加深和发扬这样的正能量对学生会产生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影响[3]。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恰恰能够将这样的正能量不断地发扬开来,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目的。
三、培养音乐习惯的途径
教育的成功是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的,那么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好的音乐习惯呢?在小学时期,特别是低年级时期,学生的音乐世界还在启蒙阶段,可以说是一张白纸,那么搞好音乐基础教育就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
(一)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需要不断练习与积累的,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由量变引起质变,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4]。要让学生更好地、高效地接受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从而拥有系统的音乐知识体系,就要重视对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唱歌的习惯
演唱是音乐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唱出来。学生大胆地张口唱歌有两个好处:首先,教师从学生的歌声中听出学生基本的音乐水平,可以根据掌握的学生音乐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后续教学;其次,在不断的演唱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歌唱水平,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表演的习惯
表演是音乐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从音乐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出有节奏的肢体运动可以增强一个人的音乐节奏感,同时可以增强一个人的音乐表现力与张力。
(四)鼓励学生自我发展
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的学科之一,但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要在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充分鼓励学生自我发展,在生活中汲取灵感,再用学到的知识对灵感进行加工,最后把它唱出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作为一个引导者,进行鼓励与评价,增强学生自我创造的信心[5]。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可以受益终生的,能够对孩子人格的建立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歌唱、表演水平,还可以使学生培养成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所以每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都应该不断地努力与探索,让每位学生都爱上音乐,真正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梁伯霞.小学音乐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李娜.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提升浅谈[J].新课程(小学),2013(12).
[3]郭颖.浅谈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J].校园英语,2014(07).
[4]乔斌.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J].管理观察,2009(07).
[5]李梅.关于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学周刊,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