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悲剧

2016-05-30 11:01冯睿希
卷宗 2016年4期
关键词:堂吉诃德神曲古希腊

冯睿希

摘 要:从西方悲剧看,无论是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还是人文主义时代的悲剧,信仰贯穿其中。信仰是人追求理想、追求幸福的重要精神力量,然而让人费解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信仰体系和完善,从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的悲剧性却是在不断加深。本文试图结合相关作品、探讨从古希腊时期悲剧到人文主义时期悲剧中信仰的发展变化和悲剧性的加深,并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嬗变的原因。

关键词:古希腊;信仰;悲剧;神曲;堂吉诃德

悲剧是什么?悲剧既是一种戏剧体裁,也是现实生活中不幸事件和审美范畴中的悲剧的共称,是一种痛彻心扉的生命体验。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

1 信仰的发展及作品悲剧体现

(一)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人眼中,神明代表着正义。另一种宗教观念是英雄崇拜,英雄作为半神半人,英雄的故事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现实的超越和理想的向往。这种神话信仰,我们称之为原始信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作品中,几乎都有原始信仰显现其中,如《俄狄浦斯王》。

从情感结构来讲,作品是悲剧的。开场时俄狄浦斯就被预言会杀父娶母,这使得戏剧开场便充满了悲剧的气氛,后来他被父母抛弃,机缘巧合下被邻国国王抚养成人。可以说,这部戏剧的情感结构就是从悲到大悲。

从人物信仰来讲,也可以看出悲剧性。尽管俄狄浦斯一步步作为都可以看做是对神定的命运的反抗,但是他最终也没有反抗成功。

这种原始信仰中所蕴涵的悲剧性是来自于人无法与神对抗、人自身被信仰所支配,人们的命运不属于自己、而任由神摆布,无论如何挣扎,也逃不过最初的命运。

(二)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时期,上帝成为了人们信仰上的绝对——在基督教神学中,人性论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人性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原罪”与救赎:人生而有罪,人凭借自己不能获得拯救 ,而必须依赖上帝来拯救。相比于古希腊时期的原始信仰,这个时期的信仰理论及体系都有了相对完善的发展,有着自己完整的教义与庞大的信教群。

但丁的《神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神曲》称“神圣的喜剧”,但是从整体上审视,不是喜剧,而是悲剧。

维吉尔倡行的“理性”在那个悲剧历史时代已被恶行败德葬送了;而诗人与贝雅特丽齐的爱情本身就是两个悲剧人物和悲剧命运的具体体现。作者让她作为信仰的象征引导“但丁”游览天堂说明,重新确立人的信仰来拯救邪恶的意大利也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神曲》在对上帝的敬仰中实现人生幸福, 在惩恶扬善中获得自我救赎, 在对邪恶的审判中纯洁基督精神。宗教信仰贯彻其中,基督教自带的悲剧性就如影随形。

相比于古希腊时期的原始信仰,基督教在信仰机制和理论体系上更加完善。然而从悲剧性来讲,人物的悲剧性却是在一步步加深。单从信仰这一个方面讲,俄狄浦斯的不幸可以归于他无法逃脱神定的命运,但丁的不幸却不可以归于他的宗教信仰。但丁坚定的信仰着上帝,然而上帝从未帮他解脱现实中的忧愁。

(三)人文主义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是理性与信仰交织的。人们一方面抨击教会、无情的批判神职人员,反对禁锢人本性的基督教教义;另一方面,他们却始终坚信“上帝至上”的思想,表现出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与执着。[2]

能深刻表现这个时期信仰的复杂性的,不得不提《堂吉诃德》。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堂吉诃德,我认为他是“信仰的骑士、悲剧的英雄”。从小说结局看,他和桑丘吃尽苦头,辗转回到家乡时,一病不起,对自己先前自认为是骑士作为的行径感到了后悔,死去了。临终前才认识到这个事实,他所追求的居然是错误的,的确是个悲剧。从人物性格来看,堂吉诃德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同时他又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如此矛盾的生活着,堂吉诃德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巨大反差,理想和现实的不相容,带来了喜剧性,但悲剧的崇高也寓于其中。

相比于古希腊的原始信仰和中世纪的基督教信仰,人文主义这一时期的信仰更具有复杂性,它是中世纪基督教的继承,但是同时又冲击着传统的基督教。在对比中可以发现,但丁和堂吉诃德同样信仰上帝,同样希望得到救赎,但是但丁最后到达了“天国”,他的“灵魂想要达到的终极目的”,他最后好像得到了救赎;然而堂吉诃德如此坚定的追求着,理想最终却毁灭,没有天国、没有上帝、没有救赎。

综上所述,从古希腊时期到人文主义时期,信仰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从这三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来看,作品中体现的人的悲剧性却是在不断拓深,原因值得分析。

2 原因分析

(一)悲剧意识里的信仰内涵

人们在酒神节里举行仪式祈求丰收和繁荣,希望通过这种仪式与神共在而获得生存的力量和信心,就是早期的原始信仰。如雅斯贝尔斯所说: “希腊悲剧是人类为认识神抵,寻求生存意义和正义的性质而进行的半仪式化的绝望的奋斗行为。”[3]这种宗教信仰般的仪式对悲剧的结构、主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乃至于发展到中世纪和人文主义时期,悲剧和宗教信仰之间都存在着相当的亲缘关系和契合点。

西方浓厚的悲剧意识,其生存土壤离不开宗教性文化的滋润养育,从其起源到发展、演变都没有完全彻底摆脱宗教性内涵。

(二)信仰中“人性”意识的不断觉醒

古希腊信仰神,所有人从出生之日起,他的命运就已经被天神规定了,他的人生充满一种冥冥之中的注定感。中世纪时期,尽管基督教的上帝是人们思想上的绝对,但是人的自主意识慢慢开始觉醒和发展。基督教的原罪和救赎就是一种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到了人文主义时期,这种人性的自主意识就觉醒得更彻底了: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崇尚理性,反对蒙昧等。

正是由于这种人性的觉醒,人们不满于自己的命运被其他力量操控,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追求越来越高,悲剧性就在不断加深。从古希腊到人文主义时期,人们都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一开始是反抗不了,后来以为找到了能指引自己追求幸福的力量,却发现根本不能帮到自己,而这个时候的人已经不是那个会轻易屈服命运的人了,他要改变、他不会甘心,最终这种现实和理想的落差会加剧他的悲剧性,就像堂吉诃德一样。

(三)悲剧意识中的人文关怀

前面说了悲剧意识和信仰内涵的亲缘关系,这里要说悲剧意识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体现。《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作为主人公的“发现”和“突转”成为戏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心理部分的深入刻画成为悬念的引导及设置。这部戏剧可以说是完全以“人”为对象的,“神”的色彩被弱化。《神曲》和《堂吉诃德》中的人文关怀精神就更强了,基本都是围绕主人公的生活、如何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来展开描写的;相较于《俄狄浦斯王》,更加追求属于“人”本身。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悲剧对“人”的关怀和“人”在信仰中的意识觉醒,即信仰先是不断完善,再受到来自“人”的冲击。这种三位一体的循环影响,人的不断追求,信仰与现实的落差,悲剧就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对信仰的追求往往与现实有着巨大反差,在这种反差中,主人公的内心与外界环境不断碰撞,如果不能遗世独立,必然造成信仰的破裂,成为悲剧的来源。

参考文献

[1]冯英. 理性与信仰的交织 ——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D]. 湖南:湘潭大学, 2003.

[2]雅斯贝尔斯. 悲剧的超越[M]. 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8. 9

猜你喜欢
堂吉诃德神曲古希腊
后全球化时代的神曲与寓言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张杰演唱功夫主题神曲《我是来揍你的》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
神曲《春节的指南》网络走红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中企走出去不妨学一学“堂吉诃德”(观察家)
关于导演古希腊戏剧的思考
神曲“小苹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