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低碳经济的产业对接—闽台旅游业合作

2016-05-30 11:01许霞
卷宗 2016年4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旅游业对策

摘 要:闽台携手共同打造“海峡旅游”品牌,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事业,将会提高两岸旅游业的竞争力,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但在闽台旅游业合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只有正视这些制约因素,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才能实现闽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取得1+1>2的协同效益。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业合作;制约因素;对策

1 引言

福建与台湾一海之隔,联系密切,这种地理区位上的优势既是闽台旅游合作的基础,也是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有利因素。从1987年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的单向旅游开始,到2004年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的双向旅游,再到闽台两地首次实现旅游品牌的对接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正式签署,两岸加紧了旅游业合作的步伐,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取得硕果。

本文从闽台旅游业合作的意义出发,提出两岸政策关系、企业创新机制、资源替代竞争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是制约闽台旅游业合作的四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闽台旅游业合作的若干对策。

2 闽台旅游合作的意义

(一)促进闽台两地旅游业的发展

ECFA带来的商机,不仅增加了赴台旅游的大陆观光客,而且港澳、欧美、东南亚等地赴台观光和从事商务的人数也大幅提升。全面实施福建和台湾之间的旅游合作,意味着客源互送,资源整合。目前福建旅游面临诸多问题,如客源不足、旅游产品缺乏人文内涵等,通过一系列全面的合作和交流,福建可以充分学习台湾在旅游业累积的丰富经验,以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而且闽台旅游业的合作将有利于福建、台湾两地以及由此形成的能量辐射范围内旅游产业各资源要素的共享与整合,最终确立以闽台为轴心、以辐射半径形成的圈层为腹地,逐步向周边扩散渗透的旅游业新格局,进一步拓展闽台两地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二)推动海峡两岸经济的快速发展

闽台旅游合作对闽台双方都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当前,福建省正在努力推进海西经济区的建设,旅游业是福建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旅游合作的实现将使福建省的旅游经济出现大的发展,进而推动福建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台湾当局把目光转移到了旅游业上面,制定了“21世纪发展观光新战略”,力图把台湾打造为“观光之岛”,使旅游观光业发展为新兴产业的火车头。而福建旅游的发展正为台湾地区旅游业注入巨大活力。因此,闽台旅游合作对台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是台湾经济持续发展的助推剂。

3 闽台旅游合作的制约因素

(一)两岸间不稳定的政治关系

影响两岸合作最关键的因素无非是两岸的政治关系,从两岸目前情况来看,一段时间不断加剧的“台独”分裂活动使得两岸局势变得很紧张。不安定的因素给游客带来了恐慌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岸旅游的稳步发展。随着海峡两岸 “大三通”的开启,闽台两地旅游合作在政治方面的阻碍得到了大大改善,但从长远来看,要想在根本上深化和完善闽台两地的旅游合作,必须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闽台旅游关系。

(二)旅游企业缺乏创新机制

闽台旅游企业目前正面临发展瓶颈---落后的创新机制。目前闽台旅游资源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开发不彻底: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目前停留在游览观光的低层次开发阶段,没有形成产品链;宗教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基本上还停留在进香朝圣的初级开发阶段,市场客源主要还是广大信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也存在着主题不鲜明、档次不高、品种不多等问题。随着游客的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传统的低层次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但是目前的旅游市场环境不够完善,存在各种恶性竞争及“搭便车”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旅游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因此目前急于清除制约两岸企业积极创新的障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闽台旅游业。

(三)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加剧

从国内来看,随着“大三通”的全面展开,大陆各地都在抢占商机,积极拓展台湾市场。虽然福建存在地理上的绝对优势,但也不排除台湾会舍近求远,选择与其他区域合作。目前对福建构成最大威胁的无非是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旅游业,这两地区的旅游业起步早,发展较成熟。从国际市场来看,闽台旅游业面对着来自东南亚各国及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竞争。由于日韩游、东南亚风情游在国际上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也是闽台旅游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闽台旅游合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四)旅游产业结构不完善

从现代旅游的构成要素来看,目前福建旅游产业结构仍然不够完整;至今仍缺乏具有行业主导力的大型旅游集团,目前市场上主要是那些中小型的旅游企业在运作;旅游配套交通不齐全,设备专业化程度低;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不能突出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化程度较低,整个产业链衔接不到位,上下游企业缺乏有效沟通。从产业人才结构来看,旅游相关从业人员明显不足,且整体素质不高。上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福建对台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福建旅游的行业竞争力。

4 促进闽台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政策指导

在闽台旅游业的合作中政府需加强宏观指导。政府指导科学论证和规划工作,防止旅游项目盲目开发,并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有所投入。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规划好协同发展的战略,从而引导两岸的旅游从无序走向有序,在“竞争—合作-再竞争—再合作”的周期性循环中,实现两岸旅游的协同发展。

(二)资源与产品开发协作

为了更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开发旅游资源,在产品与资源开发的前期必须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合作建立适用于两岸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从福建发展的角度来看,为了更好的吸引台湾客源,应转变旅游产品结构,弱化观光旅游为主的产品结构,加大开发生态、休闲、商务等非观光旅游产品的力度;要深度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其更具文化品位。

(三)弱化替代竞争

闽台两地的旅游资源既各具特色,又有许多相似处,闽台旅游业之间既存在互补性,又存在相互替代性,所以在两地旅游业合作中既要善于通过优势互补来增强竞争力,又要尽量弱化替代产生的竞争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强两岸旅游规划的协作,错位开发旅游资源,通过异质互补和同质互组的方式整合两岸旅游资源。根据错位竞争原理,对于闽台旅游资源同质的部分,可以通过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档次、开发形式等方面产生差异,凸显各自的特色,避免形成竞争。闽台旅游资源的异质部分,则有利于实现闽台两地的优势互补。例如,福建武夷山与台湾阿里山的成功对接,福建泰宁大金湖与台湾著名旅游景点日月潭的成功对接,使福建与台湾的山海景观形成互补;台北、高雄的城市景观可以与福建祖籍地的历史文化景观和祖庙宗教文化景观形成互补。如果能够有效整合两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协作开发,就可以增加旅游产品组合的空间,有利于推出一些旅游资源类型多、等级高的精品旅游线路,这有利于提升区域旅游的竞争力,从而达到互利共赢。

(四)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

基于目前两岸旅游业在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福建要想增强自身竞争力,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福建需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策略,引进台湾旅游业的专家人才来福建,让其为福建的旅游发展献计献策;派遣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赴台学习交流,学习台湾在旅游方面的先进管理理念。其次,作为政府必须重点大力扶持一批有能力的旅游企业提前发展,鼓励支持并引导其学习国外相关行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使其先一步向国际靠拢。在闽台旅游业合作的过程中,双方还可共同合作联合培养旅游专门人才,让其投入新时期的闽台旅游中去,为两岸的旅游发展贡献力量。

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旅游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区域协作是促进旅游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闽台旅游合作具有非常广阔的的前景,对海峡两岸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诸多障碍,这将会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全方位的共同努力。闽台旅游合作应全方位,多角度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多元化的区域旅游合作体系,是实现闽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郑耀星,刘少艾,李炳宽,基于“五缘”优势的闽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10),第94页。

[2]李丹,吴金林,闽台合作共同打造海峡旅游品牌[J],发展研究,2007(1),第67页。

[3]赖侦铿、周富广,基于闽台旅游合作的福建旅游业发展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7(2)。

[4]熊晓秋,闽台旅游合作浅析[D],湘南学院毕业论文,2008。

[5]陈成栋,闽台生态旅游联动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4),第306页。

作者简介

许霞(1990-),女,福建宁德人,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旅游业对策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