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芳
摘 要:社会工作专业是我国的新兴专业,探索一个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与实务能力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文章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现状出发,以黑龙江大学为例,探索其有益经验,并提出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协同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79-02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现状
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就是通过高校与高校、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实现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的协同,通过校内网资源的共享构建“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培养模式,从而在新的形势下真正落实教育质量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学校服务方式转变,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大背景下,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通过校府协同、校企协同、学校与民间机构或基金合作等方式集成校内外资源,推动了社工人才有效的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组织和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而在内地特别是偏远地区,协同培养模式还处在懵懂的探索期。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校府协同,构建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践平台
黑龙江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于2012年5月与南岗区政府合作,在南岗区民政局注册成立了一家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南岗—黑龙江大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东北三省率先开创政府与高校合作先例,通过与政府合作,由政府来购买服务,为社会工作高校专业人才实务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同时也为区域社会发展做贡献。它在东北三省率先开创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先例,不仅承担着为龙江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而且能为黑龙江大学培养创新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实践平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基地和素材,更能为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提供重大机遇。
(二)做好有研究性和示范性的项目
1.项目启动
建立好协同培养实践平台后,我们要积极寻找既能培养学生社会服务管理和执行能力又可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帮助的研究性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比如南京大学开展的“抗逆小童星”项目,西南财经大学的“北川灾害救助社会工作创新项目”, 黑龙江工程学院的“黑龙江省社会福利院机构养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等都是优秀的项目选题。面对社会上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黑龙江大学社工服务中心通过与哈尔滨某医院沟通洽谈,试点启动了医疗社会工作项目,旨在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服务于该医院的医生和病人。在与有关部门沟通并确定好社会工作服务救援项目后,组建一个具有统一的团队精神和完整执行体系的团队就是至关重要的了,项目管理者一般是由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带队,组员选择要兼顾热情和能力,这样整个项目团队才会形成凝聚力和执行力,能够使项目按时保质地完成好。
2.项目策划
选择好项目和团队成员后我们要通过调研制定好项目策划书,确定项目目标与范围、项目预算与收益、项目进度安排以及监督评估措施等。由于我们从事的是具有研究性和示范性的非营利项目,因此在策划中要特别注意其研究示范效益和社会效应,尽可能估算出投入和产出,以便得到合作方的支持。比如,上述医疗社会工作项目的直接受益群体是哈尔滨市某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和病人,间接受益群体是他们的家庭,甚至整个社会。每次的导诊、病人情绪的安抚与康复指导、医患关系的疏通都可以提高医患双方的效率并减少可能发生的社会问题,这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收益恰恰是政府或其他合作方所关注的价值所在,因此,越明确地给出单位成本的投入和产生的效益,越能得到合作方的认可。
3.项目执行
当前期准备条件完备时,项目即开始执行。依据项目策划书制定组织规章制度,各司其职,保质保量地按计划执行工作任务即项目执行阶段。要保证项目的贯彻执行,有三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是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对决策和命令的理解,就没有执行目的的实现。第二是协调,内部资源充分的协调统筹可以集中团队优势,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例。第三是规章制度,如果说沟通是执行的前提,协调是执行到位的手段,那么科学的管理制度则是项目执行成功与否的保障。为确保团队执行力,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战略规划、设计组织结构、编制岗位说明、制定目标体系、考核工作绩效、设计奖惩制度、制定监督反馈机制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团队的高效执行力。
4.项目监测
在项目执行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经常被忽视,那就是跟踪控制环节,很多项目执行中会出现小的漏洞或者突发问题,一旦漏洞或者问题没有被及时解决就会使项目成效打折扣,有时甚至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是项目圆满完成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很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需要回访或跟踪服务,比如某医院的医疗服务在患者病情好转回家的阶段,我们还需要继续介入和跟踪服务,因此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建立明确的项目执行跟踪系统非常必要。
(三)积极探索跨领域合作
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大环境下,黑龙江大学还在积极探索多种领域的协同培养,不仅仅停留在于政府合作,还要与各种基金会、民间机构积极洽谈,跨专业、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地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到更丰富的资金来源和项目资源,实现小核心、大联合,教育、科研、实践三位一体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社工人才。
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协同培养问题及建议
在国外,社会工作体系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社会工作者也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与尊重,被称为“社会工程师”。而在我国,社会工作的认知率还比较低,社会地位和薪资水平都与工作者的付出不成正比,社工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东北地区无论在政策环境还是社会认知方面都远不如南方发达地区,人才协同培养的模式尚未发挥出实际的作用,在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黑龙江地区政策环境支持
党的十八大提倡加大推广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但是在内地特别是黑龙江地区政府购买服务的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政府拿着国家下拨的专项社工资金不知如何运用,另一方面学校拥有专业社工人力资源却缺乏一个平台去实战,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政策体制的支持。政府要看成效再投入资源、项目要注入资金才启动的胶着局面,是政府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磨合的缩影,对此情况我们作为高校一方要保持积极努力的态度,尽量做好项目策划书,争取得到政府的支持。作为政府一方也要认真调研项目并勇于在实践中摸索出符合黑龙江地区需要的社会工作协同培养的方式方法,为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提供依据。
(二)构建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体系
虽然现在社会急需社工人才,社工缺口巨大,然而在我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信仰的缺失、价值的扭曲一直困扰着我们,社会职业道德价值信念日益淡化,作为新兴的社会工作的职业价值伦理同样没有得到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的界限、使命、社会责任、核心价值、伦理基础等等这些问题在中国社工的理论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作为社会工作基础的价值不明晰肯定会导致教育的困难以及人才的流失,因此建立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体系迫在眉睫。当然,建立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体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这里仅从三个方面抛砖引玉。
1.社会和谐价值观——社会价值观
我们党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和谐社会当然也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社会工作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家庭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要整合各种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方式解决或改善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来从制度层面最大程度地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2.传统仁爱价值观——个人价值观
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的专业,是一个利他重于利己的专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专业。而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仁爱,“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其内涵,“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是其生动表述。传承几千年的“爱人之学”是我们炎黄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工作最有力的文化支持。随着社会对社工专业认知度的不断提高,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要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信心,为自己即将从事的事业感到骄傲和自豪,当个人利益与价值观相冲突时,更多地考虑到作为“仁者”超越利益的无形的成就与价值,承担起社会责任,以一颗仁爱之心关怀需要帮助的人们。
3.平等尊重服务发展价值观——工作实务价值观
西方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价值观体系,从工作守则到伦理观念都存在共同之处,因此在工作实务价值观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价值理念,比如平等(对人平等对事公正的态度)、尊重(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个人隐私)、服务(服务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价值观体系的同时,我们要注意保留批判和创新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价值观念,使其确实成为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准则与动力。
(三)注重项目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实现
优秀项目作为社工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已完成的项目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不应该随着项目的完成而终结。以优秀项目成果经验作为基础,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成熟的做法辐射开来,示范引领创建出更多有价值、有特色的社工服务项目,在不断的项目实践中产生出更多的优秀项目管理者、优秀的社工团队、优秀的社工人才,形成良好的循环互动,从而取得以项目引领学生的事务性能力、直接服务能力、社会服务管理能力、核心价值观,以项目引领带队教师的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实践工作能力,以项目引领其他项目的更丰硕的成果,最终提高社工培养质量,提升社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栾文敬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原因
探索[J].社会工作,2013,(4).
[2]周昌祥,吴克报.凝聚专业智慧探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培养规律[J].社会工作,2013,(2).
[3]李晓钟等.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