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倩
摘 要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给银行业这一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而银行从业人员作为传统金融行业的通晓者,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最早的“吃蟹人”,面对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利好可图的趋势,一旦监管不严、自律不强就会出现洗钱、银行卡套现、非法集资、非法证券集资等违规违纪行为,防范”互联网+”时代的金融风险迫在眉睫。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业;从业人员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的新生事物,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互联网金融也给银行业这一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传统银行业可以形象地称为“板凳金融”、“柜台金融”,其特点是“守株待兔、等客上门”。与“板凳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则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和区块链技术,以“平等、互动、自主、大众”为原则,以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和创新性强为特点,迅速发展及应用推广的“互联网+”金融。
1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风险隐患点
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更多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和更多样化的产品,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货币、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等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深刻地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的运行方式,掀起金融行业的深刻变革,但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信用和风险。互联网金融发展越是充分,金融的信用和风险本质就体现的越充分,不重视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互联网金融的正常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近几年,互联网金融业确实处在一个野蛮生长的監管真空状态。有的平台毫无金融知识,就做起了互联网的保险、借贷、理财、众筹、支付等专业性很强的特殊金融服务,缺乏风险意识与投资技能,只顾虚假宣传和高息引诱公众,往往筹集了资金却不知如何使用资金、管理资金甚至干脆转移资金进行诈骗。尤其是现今对于缺少相应的准则来规范投资人与平台经营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双方事前对自己的行为责任不清,出了问题不知如何正确应对,引发恐慌,致使平台责任人跑路等恶性事件屡屡出现。
而银行从业人员作为传统金融行业的通晓者,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最早的“吃蟹人”,面对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利好可图的趋势,一旦监管不严、自律不强就会出现洗钱、银行卡套现、非法集资、非法证券集资等违规违纪行为,对自身以及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放任风险、降低信用等行为都将直接影响银行业长久以来积累的信誉“城墙”。
2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银行从业人员行为隐患成因分析
现今银行从业人员涉水互联网金融谋取私利的行为时有发生,归结起来原因主要是互联网金融趋势不可挡以及银行内部发展与管控的难平衡。互联网金融已经给现代金融行业带来深刻变革,形式多样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式既对传统银行业造成了冲击,也同时迫使银行业不得不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求新求变。但银行业作为传统金融业的“老大哥”,虽历史悠久但“包袱”也不小,在现今互联金融环境下,虽努力追赶潮流,但暂时的滞后性在所难免。传统金融行业如何结合自身优势与互联网金融手段“合流”,实现传统银行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摆在当前银行业面前的首要难题。发展的问题都亟待解决,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控特别是网络信息行为的管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敞口”。加上互联网金融的利益驱使,银行从业人员违规违纪甚至犯罪的几率将大大提高,银行业发展与管控必须并驾齐驱,防范”互联网+”时代的金融风险迫在眉睫。
3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银行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建构
3.1 显性行为的约束
显性行为的约束主要包括风险行为、网络行为和法规约束行为几个方面,主要是指利用法律法规、员工守则和技术防范等显性制度和工具来达到约束员工行为的目的。
发挥技术保障的支持作用。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的现代金融运作形式,从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角度来讲,互联网技术也必须与行为规范结合才能实现新的环境下的规范建构。目前,很多银行也实现了员工行为排查的网络化、系统化,在银行内部通过监察部与科技部的配合合作,设计符合本行需要的员工行为排查系统,定期对全行员工进行全面排查和部分排查,通过技术手段的支持,全员不分级别、匿名、系统统计的方式实现对员工的民主高效排查。通过这种系统排查的方式,直接实现了对从业人员的自查和他查,有效地防范了行为异常风险,并对员工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员工行为排查系统,作为银行检查监督员工日常行为的新形式,以一种技术、系统的手段实现了对人为因素的监察监督,是一种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新手段和新形势。
落实规章制度的完善与更新。传统银行业已经具备完善的专业领域规章制度,但互联网金融以其自身特点对传统的规章铁律带来了冲击,技术发展的超前性与规章制度的滞后性带来的矛盾冲突,使得规范从业人员行为的规章“漏洞”在所难免。建立和完善以互联网金融行为规范的员工守则、规章制度成为银行业当下的课题。如何“守好门、把好关、看好人”是规范现代银行从业人员的行为的重要问题。
3.2 隐性行为的激励
隐性行为的激励包括组织文化行为、心理行为和道德行为几个方面,主要指利用营造组织文化氛围、建立道德标准和减轻心理压力等隐性契约和手段来提高从业人员的满意度和责任心,从而达到激励员工规范员工的目的。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虚拟的金融运作方式,本身的隐性特征也就要求银行从业人员的隐性行为也应加强重视和激励。
互联网知识的“补给”。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式的特点是更新快、形式多样,这就要求作为专业领域的从业者也要时刻紧跟发展模式的变化,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业务的学习十分重要,对于风险防范的学习也必不可少。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点也是银行从业人员应该及时学习的内容,对于利益的追逐是金融从业人员的工作要求,但是目前混乱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以及监管的真空状态,都是从业人员行为的“危险点”,一定要强化自身业务与规范知识的修炼,否则“趋利”不成反“遇害”。
企业文化的“灌溉”。银行企业文化是包含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服务、管理和培训等诸多子文化系统的体系,银行业通过多年的自身建设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企业发展理念和文化氛围。而目前阶段适应互联网金融的网络行为文化建设还没有充分建构起来。网络信息行为的规范和文明建设也应该是银行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树立从业人员网络行为的职业化、文明化,将是未来银行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重要模块。
4 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银行从业人员要想在现今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防范风险、杜绝行为隐患、实现经济效益,就要强化显性行为的约束和隐性行为的激励作用。银行从业人员作为金融服务领域中的主体,要快速适应经济环境需要,实现机构和人员的转型升级,但这个过程中也要规范行为、强化自我约束,成为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的模范军和正规军。
参考文献
[1]张峰.网络银行交易的技术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新金融,2010(10):58-59.
[2]孙伟.商业银行员工行为模式及其管理[J].农村金融研究,2002(10):22-23.
[3]吴炳康.现代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探索[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438.
[4]张瑞芬.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
临商银行北城中心支行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