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小才
摘 要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新《课标》和新的教育环境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总目标与内容”第1条这样阐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可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德育工作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面笔者试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 在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1 在诠释文章主题中渗透德育
文学艺术作品是德育的天然载体,挖掘其主题,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主题元素,这一过程本身就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起了潜移默化影响的作用。主题是指作品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反映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圖的体现。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的必然归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本质性地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加强: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准,提升其道德境界。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到底愚公是移山好还是搬家更好等问题,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体现了人们勇于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学生通过讨论进入了文章的思想境界,理解了文章深刻主题,也增长了语文知识。
1.2 在把握人物形象中渗透德育
文学作品中记叙、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这些人物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优美,心灵优美。指导学生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可引发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之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并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例如;《木兰诗》中的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不图功名而又胸怀柔情;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热爱学生、热情公正、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还有舍生取义的陈毅,热爱祖国的韩麦尔等。阅读这些作品时,要善于从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一种愉悦感。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言兴趣,而且可以促进他们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努力追寻心灵的高尚。当然,文学作品中也少不了‘丑。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守财奴”老葛朗台,但这些‘丑无不具有美感。正如罗丹所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可以成为非常的‘美。这正因为作家从正确的观点出发,对丑进行揭露、嘲讽,激起人们的厌恶、憎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丑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对比和否定,让学生更加热切的憎恶丑恶的事物,向往真善美,进而达到良好德育效果。
1.3 在作品情境创设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运用图画、图表、电影等等方式,创设渲染气氛使学生感官和思维充分调动,进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与作者思想感情相融合,从而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学《我的信念》这篇课文时,就可通过听读、朗读的方式,感受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又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让学生闭目遐想,把自己当成一个旅游者,在眼前构建出一幅庐山瀑布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再如《三峡》这篇课文描写了神秘三峡的自然景色风光,使学生得到了美的愉悦和享受,同时文中也渗透着浓烈的德育情感,即启迪了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与悠久的历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人生态度,为自己生长在这个国度而感到自豪。
1.4 在反复诵读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和记忆,通过记忆才能使得学生逐渐领会字句的涵义,也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深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的就是通过朗读背诵把握文章的“气”,在“合而读之”、“歌而咏之”中,细细玩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朗读经典可促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长智慧;可帮助中学生提高美育素质,增长见识;也可以让中学生了解社会历史和风土人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引导学生高声背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英雄人物浩然之气的强烈震撼,意志得以锤炼,思想得以升华,受到深刻爱国主义教育。低声吟咏“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诗句,使学生进入一种美的意境,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并增强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只有反复诵读进入文境,“设身处地”使自己心灵与作者心灵产生共鸣,更好地品赏作品的动人情结,领略人物的品格风采,领会文章思想意义。
2 在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1 在作文选材中渗透德育
作文离不开材料,材料离不开生活。因此,观察事物,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睁大眼睛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瞬间。但素材是否用于作文之中,这就必须进行分析、选择,形成题材。在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教者要正确引导学生辨别生活,特别是在从素材到题材,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中,要求学生从细小的生活细节中找出时代发展的脉搏,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本质,认真分析,精选题材,在社会生活中,辨别真、善、美、假、丑、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2 在作文立意中渗透德育
中心思想贯穿文章的始末,它包含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与评价,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要使文章立意正确,就必须要求学生对生活有美的感受能力,通过生活现象发现和感受生活本身所蓄含的人的本质,从而认识客观世界,歌颂新人新事,鞭挞恶习错误,在作文中受到教育启迪,激励自己奋发图强,积极向上。
2.3 在作文指导中渗透德育
“文如其人”,作文是学生思想表现的形式,我们必须要求学生不能脱离自身实际,不能胡编乱造,要说真话、抒真情、做实事。对社会存在的问题,不能掩盖,必须要面对现实,但对社会的阴暗面又不能无限扩大。其实,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情,无处不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肥沃土壤。所以真实健康的感情是人类美好的精神财富,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灵魂所在。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培养学生做实事、做好事的优秀品质。
2.4 在作文的批改和评讲评中渗透德育
“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批改作文时,不仅要注意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层次结构的布局、主题思想的体现.还要注意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从作文中发现了学生文明的语言、美好的心灵,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要加以表扬,让好的思想品德得到发扬光大;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可能出现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以及消极错误的东西,老师要通过正面引导,循循善诱,教育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质。
3 在学生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这里所说的学生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学校经常开展的一些课外语文活动。
3.1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特别是当今网络信息时代,所以不能让学生不加选择地去阅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使学生收到实效。例如针对有些中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认识,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3.2 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语文活动中渗透德育
通过课外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课外语文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德育活動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初中生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故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无论是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已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独立判断能力增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来组织课外语文活动,例如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等等,这些听、说、读、写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形式。有位特级教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理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课外写作活动还有编写板报、墙报和手抄报等等,这些写作活动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阵地,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总之,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自然渗透德育内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情感熏陶,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才能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目的。也只有这样,我们语文教师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获取真正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1.
[2]钱雅莲.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04).
作者单位
广东肇庆市端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广东省肇庆市 5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