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其他领域的融合越来越深。艺术是思维的有效体现,艺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感悟,艺术媒介直接为艺术传播提供了传播通道,也影响着艺术的形态。便捷的艺术媒介降低了艺术的成本,为平民享受艺术创造了条件,使艺术本身不再具备特权化。艺术依托于媒介,媒介变革也影响着艺术,互联网信息技术为艺术传播带来了新途径,同时增加了艺术的影响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了新兴的网络平民化艺术,网络平民化艺术具备更强的兼容性与扩展性。本文将对网络平民化艺术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平民化;艺术
21世纪以来,艺术平民化的趋势日益显著,艺术平民化是人们对美的基本需求,越来越多的平民参与到艺术创造与传播中。互联网信息技术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另外,互联网信息技术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近年来,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数据化艺术,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给艺术发展造成一些困扰。信息技术降低了艺术传播的成本,同样降低了艺术抄袭的成本,导致艺术大众化,使艺术失去独特性。下面将深入研究互联网信息技术对艺术平民化的影响。
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20世纪40年代,随着全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克的问世,人类逐渐进入数字信息时代,各种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尤其是近30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彻底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技术的革新不仅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影响着人们对物质层面的认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成本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触并使用网络,网络为人类信息传递提供了新途径,同时加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革。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各种文化的相互渗透提供了平台,人们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生活界限之内,东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各个阶层之间的文化交融更加深入。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背景下,物质基础的变化延伸到了思想层次,现代艺术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互联网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物质世界,在艺术方面的影响也呈现出多维性,艺术的表征形式很多,包括风格、依托媒介等。而艺术的核心则是形式之下的理念,这种理念反映出人类对自身与外界的思考,涉及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扩展,人们很早就开始了互联网与艺术的思考,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了人类对社会的实时把握,不同文化体系的差异性被不断削弱,最大限度提高了交流的效率。
2 艺术应该平民化
艺术平民化,指的是将艺术创造、审美活动实现大众化。古代社会体系中,艺术是王公贵族所特有的精神享受,平民很难接触艺术。一方面平民没有经济条件支持艺术;另一方面古代等级森严,艺术是少数人的特权,社会底层平民无法接触上层社会的艺术。以中世纪欧洲艺术为例,欧洲大部分的艺术家、艺术创作资源等均集中在少数上层阶级,平民没有资源支撑艺术创作。很多平民难以解决温饱问题,更不可能有时间与精力去欣赏艺术,而且平民也没有权利接触、参观这些艺术作品,艺术被束之高阁。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创作资源更加公开化,网络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的素材,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欣赏艺术作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艺术的传播速率,在互联网自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与艺术家的平等互动。
艺术平民化有利于艺术的发展,亲近民众的题材增加,有利于创作者从更多的角度,在更多的领域去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创作出来的艺术也就更贴近于生活,更能被大众接受和理解。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到艺术的欣赏和学习中来,也就有更多的人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在21世纪初,当钢琴、绘画等,被作为兴趣进入民众的生活中以后,也就涌现出来了越来越多有能力和天赋的人,以及优秀的作品。
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了艺术的平民化,将艺术发展至平民,艺术家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素材,甚至改变原有的艺术技巧、艺术风格、艺术题材等。艺术的范畴被巨大地拓宽,每一个人都可以利用网络传播自己的艺术,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势。以科学的角度解读网络平民化艺术,网络平民化艺术呈现出了人类思维的真实性、尚美性以及纯粹性,而互联网恰好可以将以上三种人类的思维特性进行完美统一。随着自媒体形式的扩展,网络平民化艺术正在进一步深化。
3 平民化艺术更贴近生活
艺术贴近百姓生活,艺术来源于百姓生活,艺术表现百姓生活,就是艺术平民化。艺术是奢侈品?这种说法是错的,我们可以说艺术品是奢侈品。人们追求艺术和美是一种天性,当社会发展到某些时候,奢侈和财富也是一种追求,所以当艺术具有形态时,也包含了奢侈!“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娛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以上是艺术的定义!应该说艺术也是起源于常态吧?
艺术平民化借助网络实现了艺术的升华,平民化艺术就是艺术升华后的结果,网络平民化艺术仍然面临着各种危机与问题,均具备双面性。互联网信息技术为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给艺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全球信息呈现爆发式增长,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更高,而且网络信息的传播削弱了阶级壁垒,但网络平民化艺术也造成了艺术标准化的问题,人们接受着各种相似艺术的冲击,导致人们出现审美疲劳。另外,互联网信息技术毕竟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体现,其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高效沟通,而高效沟通模式会削弱彼此之间的差异,抹杀了个人、民族的文化特性。人们更加愿意将时间利用在个性化、独具匠心的作品上。艺术的最大魅力就集中在生命力与感染力上,而生命力与感染力就体现在独特性之上。
网络平民化艺术存在同质化问题。人们不能保护自身艺术的权利,所以艺术被无限复制、粘贴。除此之外,网络平民化艺术导致人们习惯性的标新立异。这种风格被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很多艺术糟粕正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猎奇心理。革新与同质已经成为网络平民化艺术的主要冲突。网络平民化艺术并非抄袭与侵权,网络平民化艺术应该尊重艺术家的创作,保证每一项艺术作品的权益,艺术家们可以通过网络来举办艺术展览,有效解决同质与创作之间的冲突。网络平民化艺术并非廉价,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无价的,网络革命改变了人们的艺术空间,数字虚拟技术已经成为网络平民化艺术的未来趋势。就整体改变而言,网络平民化艺术的机遇优于挑战,网络平民化艺术可以提升大众审美意识,最大限度调动人们参与艺术的积极性。因此,网络平民化艺术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峰.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及其互联网经营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
[2] 唐玲玲,梁辰凌子,王冠.“互联网+”下我国艺术电影发展的新出路[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Z1):105-110.
[3] 蒋晓丽,贾瑞琪.“互联网+”时代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嬗变[J].当代文坛,2016(01):91-94.
作者简介:常虹(1982—),女,设计艺术学硕士,就职于嘉兴广播电视大学,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远程开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