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美术课堂 提高教学实效

2016-05-30 18:05:32潘柳川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

潘柳川

伟大的科学家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然要求。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直接的动力,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捷径。但是处在心智发展初期的部分小学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特别一些高年级的小学生注重考试学科,对美术学习甚至有厌烦情绪,致使教育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面对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困境,如何做到既适应素质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规律,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确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应注意几点。

一、分析学情,把握心智,激发兴趣

首先,教学内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是一个人对事物感觉喜爱的一种情绪。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内容,适当增添校本教材内容。寻找新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相合”的结合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选用方面要灵活多变,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满足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乐于接受。

其次,及时合理评价,树立学习信心。小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当他们看到自己绘制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们及时的关注和适当的赞扬时,有收获成功的喜悦,情绪就会振奋,并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与信心。在教学安排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和自信。

再次,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①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②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③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④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⑤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而不是把教学单一注重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教师,要解放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引导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形式多样,扣紧生活,联系实际

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紧扣新课标,美术教师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教学组织形式重新审视,立足美术色彩冲击力、渲染力和愉悦身心的独特魅力,探索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艺术本身是充满想象力的,创造力的。老师不应该以灌输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挖掘潜能。所以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可以调节学生兴趣、气氛的内容、手段溶入课程教育中。如多媒体教育、意境的创造、各种工具的使用。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眼光只盯住课本,而应联系实际,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我在上六年级美术第一课《广场大联欢》时,课本中学生范画是一幅以少数民族服饰人物为内容,形式是高丽宣创作的色彩装饰画。学生虽然对其新鲜和好奇。但是让他们创作同样的画不现实,因为这离他们生活较远,既枯燥又乏味。我选择泉州本地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拍胸舞表演和惠安女舞蹈为教学典型,让学生看多媒体欣赏与泉州本土文化有关的广场舞蹈,使其领略古都文化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学生对这些有深刻亲身体验,是来源他们生活中所见素材,有感受、有体会、有情感。因让学生自由选择表达内容,学生的兴致特别高,有的男生们作拍胸舞图,有的女生们作惠女舞蹈图……这样扣紧生活,联系实际,收到的效果也特别好。既增长了学生见识,又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

三、学科渗透,拓展视野,整合提升

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所谓的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术作品在被创造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特征。美术学科是门基础课,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它学科紧密相关。在小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语言有时说不清,道不明,而运用图像符号却能十分直观,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有亲和力,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审美的教育。因此,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相互渗透,拓展美术教育视野,是有效整合提升教学效率的最好途径。如语文课中的诗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我在讲美术欣赏课《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诗情画意》就讲山水画与诗的完美结合,比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和唐代柳宗元的诗《江雪》相得益彰,教师通过文与画密切配合让学生品味美感,更能体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独特意境,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时,也经常播放与之相关的音乐,创造宽松优雅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这一课时,我就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欣赏动画,然后让学生用电脑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创作,有效地加强了两个学科间的知识相互融合。

总之,为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美术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可能把握好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解放思想,调动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整合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高效的美术课堂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