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娟娣
【摘 要】午餐包括餐前、餐中、餐后三个环节,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以《指南》为依托,以幼儿发展为本,提出“明确分工、合作商讨、家园合作”三大策略,变教师管理为幼儿自主管理,凸显幼儿,隐退教师,旨在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将隐性的教育价值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中班;午餐;管理;自主性
《指南》指出,一日生活皆课程,要重视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教育自然地融入生活中。在仔细阅读过《指南》后,我结合本班幼儿情况,给予午餐管理一种新的思路,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主的做法,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真正实现快乐午餐三部曲。
一、明确教师任务分工
经过反复地讨论和修改,我们确定了午餐活动中老师们的分工,同时,我们也通过商讨制定了教师任务分工细则(仅呈现中班部分):
餐前:
生活教师:
①带上手套口罩消毒餐桌和备餐桌;
②将餐具、饭菜、餐巾等整齐有序摆放在备餐桌上;
③为每张餐桌准备好一小锅汤。
主班教师:
①午餐播报:由播放员介绍菜名,师幼共同介绍营养。值日生放置用餐小提示和小抹布;
②组织餐前活动,请幼儿分组盥洗。
配班教师:
①管理幼儿椅子摆放、按正确方法盥洗。
②指导先用餐幼儿盛汤,并强调用餐常规和礼仪。
③等主班老师进来接班管理后配班老师去用餐。
餐中:
生活教师:
①指导幼儿按顺序去餐盘、盛饭菜,注意引导幼儿将盛完饭菜的调羹放于盘内,双手拿盘;
②整理餐桌、摆放好残羹回收桶,待幼儿盛菜结束后便去食堂用餐。
主班教师:
①管理幼儿进餐,观察幼儿进餐情况,注重常规和礼仪的引导;
②指导幼儿自主添饭添菜,鼓励个别挑食的孩子吃完饭菜;
③吃完盘中所有食物,收拾整理桌面,整齐放好餐盘;
④观察幼儿擦嘴、漱口情况。
餐后:
①拿杯子倒温水并漱口,按要求擦嘴,擦嘴毛巾按标记摆放;
②将椅子搬到相应的区域开展餐后评一评;
③按要求自主开展餐后活动;
④保育员指导未用完餐的幼儿。
二、合作商讨,体现幼儿午餐自主
1.自主餐前
(1)自主餐前播报。孩子们在餐前总是对气味和菜种好奇不已。因势利导,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用餐欲望,也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的膳食,我们抓住了餐前谈话这一契机,开展“小小菜谱播报员”活动。活动由幼儿轮流承担“小小播报员”这一角色,进行餐前菜谱播报。各种丰富多彩的餐前播报,不仅让幼儿认识和更多的菜肴,也对菜肴中的营养有了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带着一份期待的心情用餐,大大提高了幼儿进餐的兴趣。
(2)自主餐前游戏。按《指南》中所要求的,孩子们餐前活动的选择也很有讲究:既要避免孩子过度兴奋和出汗,也要避免让孩子们过多的等待。因此,有趣而富有动感的手指游戏、故事和民间游戏是最佳的选择。和着琅琅上口的儿歌、配上夸张多变的动作,这样的游戏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餐前时光也成了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时光。不经意的展示间,被老师悄悄摸到头的那组开始进去洗手。一切准备就绪,伴随着快乐的心情,美好的午餐时光渐渐拉开了帷幕。
2.自主午餐
午餐时光,是一段快乐又享受的历程,只有在宽松、自由地氛围中,幼儿才能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所以在进餐过程中,我们努力地为幼儿营造这样的氛围。
(1)选择用餐“三自主”。保证幼儿在用餐过程中自主、快乐,首先要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在用餐过程中,我们依据观摩的相关经验,对午餐进行了全面策划,保证幼儿做到“三个自主”:①自主盛饭菜。教师将饭、菜、餐盘等都呈现在桌上,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盛饭和菜。②自主选择同伴。幼儿有选择的权利,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坐在一起用餐。③自主选择座位。选择一个喜欢的座位,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进午餐,何等惬意!
(2)自主添餐“我做主”。孩子的进餐速度不同,具有个别差异性,其中有的孩子进餐速度快,能很快将自己的饭菜吃完,而且还要添饭添菜。那么这时,是老师帮助添还是幼儿自己添?考虑到中班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我们决定让幼儿自主添饭添菜,想吃多少添多少。自从实行了自主添餐制后,我们发现幼儿整体进餐速度也提高了,孩子都想自己动手来添饭添菜,调动了幼儿用餐的积极性。
(3)自主评价“小主人”。为了更好地体现孩子们的自主性,我们专门创设了一个评价专区,变以往“餐后教师评红星”为“餐后幼儿自主评价”。此外,我们还完善了红星奖励机制,除了每日的小朋友的自评,我们还开展月末评比活动,评选最佳午餐明星及午餐进步宝贝。就这样,我们让每一位孩子都走到班级管理的前台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自主餐后:多元内容,自主选择
经过反复研究、商讨,我们设置了一系列适合在午餐后的各种游戏活动内容,并绘制了“餐后活动安排表”,对教室的活动场地进行重新划分,采取小组轮换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制度,让幼儿全面参与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内容中。因此,对于幼儿“自主活动”这一天,老师根据班级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有二到三项内容供幼儿自选,如:拼图、陀螺、自带玩具、小巧手制作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仅给予了幼儿自主选择的空间,满足了不同个体的兴趣和需要,更使活动安全而自主的展开。
三、家园合作,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1.相互感染法
对于不喜欢吃肉的孩子,可以让其他爱吃肉的幼儿坐在旁边,从而慢慢影响他。只要他吃一点点的肉就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她,并给他一些奖励。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他们“只吃一口”,或是把他们碗里的饭菜吃掉一半的方式,为其减轻一些无形的压力,在进餐时给他信心和成就感。
2.情境带入法
中班孩子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些进餐小故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进入到故事的情境中来,比如用最爱吃肉的小老虎的故事来带他入境。
3.环境熏陶法
良好的习惯养成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中,环境就发挥着一些隐性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通过师幼合作、幼幼合作的方式将温馨小提示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墙面和桌面上,对孩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主题生成法
通过日常谈话时与其进行讨论、交流与食品有关的话题,让他们了解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营养价值。同时生成“我不挑食” 的主题,在主题中增添新的活动,如阅读活动《吧唧 吧唧 不挑食》、社会活动《我不挑食》、综合活动《食品大会餐》等等,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进餐习惯教育。
午餐活动是一项既自主又相对集体的活动,虽然我们着力于改变教师高控和随意放任两种走向,但是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和发展进程,科学合理的归整和丰富活动内容,丰厚活动内涵和价值,并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更是我们下一步如何跟进式研究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3]张郡郡.《大班幼儿餐后活动管理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