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爱君
摘 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层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我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种全新的更实用于现代教学的方法——分层教学法。具体表现为:
一、分组
我担任的是七年级18班的班主任,担任17和18班的数学课,为了对比实验效果,17班我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我把18班分成20个学习小组,每小组4人,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都是由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组成,我把他们分为A、B、C、D四个层次。
二、预习
每天晚上发放导学案,要求学生按照导学案预习第二天要讲的新课,C、D两层次的学生只完成基础知识部分,B层学生除完成基础知识外,还要完成能力提升部分,A层学生除完成以上部分,还要完成拓展延伸部分,这样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既能吃饱,又不会感觉太累,这样既做到了因地制宜,又做到了因材施教。
三、课上
1.首先,小组合作交流,由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讨论导学案的内容,订正基础知识部分的答案,这部分主要由C、D两层次的学生发言,由A、B层次的学生纠正错误,然后由B层学生讲解能力提升部分,由A层学生讲解拓展延伸部分。这个过程主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由本组的4个学生分别上台讲解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的任务,基础知识部分由C、D两层次的学生讲解,B层学生讲解能力提升部分,由A层学生讲解拓展延伸部分,然后由其他小组点评,不足之处其他小组再做补充。这个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成果检测,为了了解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当堂检测,然后有针对性地留课下作业。
四、分层作业
C、D两层次的学生做课后的基础题A组题,鼓励C层次的学生完成中等难度的B组题,B层学生完成A组、B组题,鼓励B层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的C组题,A层学生完成A组、B组、C组题。另外,老师也可以给A层次的学生留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既可以开拓思维,又可以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分层教学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传统教学法,没有强调个别,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法,要求老师强调个别,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編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