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百玲 杨西昆
摘要:“问题导学”,即为借助问题对受教者的学生予以指导。问题导学不但将有效学习引导提供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过程,而且是课堂中师生互动探究的主脉。是不是将科学的问题导学策划出来,对小学数学课堂授课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进行问题导学策划,应当注重“导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导学 教学策划 注重实效
小学数学授课环节,有效的“问题”可以对小学生形成一种刺激效用,令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作为施教者理应深入思考该营造何种问题情境。
一、导在新知迁移点
教育界较为认可“为迁移而教”这一理念,这一目的亦为小学数学授课理应重视的理念。小学数学中获得新知应当植根于原本的知识构成,进行问题设计应当将新知的源起作为中心,指导受教者在原本知识基础上,借助思索问题,令受教者提取有助于学得新知的内涵等,从而更好的推进知识的科学延伸。比方说,讲授《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时候施教者就能够将问题导学设计成如下方式:
第一,动手操作。运用竖式运算同时验算。
82+125,1246-532 借助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为( ) 。
第二,参看例题,思考小数加减法为何于运算环节对齐小数点,并完成课本的相应试题。
施教者设计上述问题导学的准则就是着眼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不同及相同之处进行的,首先引领受教者复习加减法在整数运算环节的特点;之后借助对“小数加减法为何于运算环节对齐小数点”这一问题的思考,令受教者铭记对齐小数点,实际上即为对齐一样的数位,事实上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大同小异。可以说,以上所设计的问题密切相关,上述问题导学的设计就是为了查证整数及小数在加减法运算环节的关联,令受教者温故实现知新的目标。
二、创设情景,搜集信息
小学数学授课环节,施教者运用PPT课件或者主题图将灵动的授课情境创设出来,将数学抽象的知识融入生活。上述教学辅助元素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索。受教者在讨论并将答案予以交流之后,施教者引领受教者将搜集信息予以整理,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借助观察及汇报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打下解读的基础,令受教者对知识渴求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令其主体意识更为明确,进而更好的投入到自主探究及问题解决之中。比方说在利用主题图的时候可以有如下步骤:
1.引领受教者对主题图进行观察。
2.施教者提问,画面中写的及画的为何物?你观察到什么?
从而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令受教者借助自主观察,借助小组予以探讨,进而将所得结论进行交流,实现有效答疑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受教者明晰应当解决的问题,教室应当将一定的时间及空间给予受教者,令班级成员可以借助当前的知识储备,自主探寻问题解决的渠道及策略,也能够借助小组探讨的优势将见解交流。于上述环节,施教者应当置身其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汇总相应知识,借助实验、探讨等方式将错误予以更正,施教者应当予以适当的引导,引领受教者对自主探究环节进行回忆,完善应对策略。
比方说,讲解二年级下册中第31页的“解决问题”内容的时候,首先引领受教者参考图文,探究所汇总的资料。受教者不知道玩具小汽车价格,借助小组予以探讨,受教者应当首先明确购进一辆小汽车所需费用,借助受教者的自我探讨辅之以教师引导,令受教者依据购进三辆小汽车需要15元,由此推算出单辆小汽车售价,依此推导出购进其它数额的小汽车的价钱。针对上述需要两步完成的运算问题,施教者应当引导学生体会相应的探究步骤。
四、交流评价,解决问题
受教者为主体,施教者为主导呼唤交流评价的参与,施教者应当对受教者予以科学的引导,令其思维得到激活,思路不断开阔。明晰思路之后,受教者可以自主择取适合自己的运算方式。之后借助小组讨论,交流自我观点,进而汇总运算策略。相关的实施方案为:
1.小组推出学生阐释探究成果。
2.其他学生聆听并进行评定,表明观点,实施协作,解决问题。
3.教师引导各个小组阐释各自观点,汇总具有创新意义的思考策略。
五、巩固方法,拓宽思路
小学生学得了解题策略之后,应当在持续运用中提升自身数学水平。教师对于学生予以引导的时候,可以将基本题设计出来,令受教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答疑,进而实现对现有知識的巩同。同时将具备发展意义的练习题设置出来,令学生能够感知挑战的乐趣,发散其理性思维,将受教者的应用意识培养起来。
施教者着眼于本章节目标等将练习设计出来。着眼于受教者的认知特点,引导其进行分层训练。令每一位受教者都可以参与到习题训练当中,基础不高的学生可以接受基础题练习,尝试综合题,中等层次的学生践行综合题训练,尝试拔高题,基础较好的学生三类题型都能实现。
而今,面对新课改的实施,施教者不能再固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应当引导受教者积极探究新的知识,并在探究中自觉汇总问题,大胆质疑,让学生最终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有效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尹永年.让数学课堂精彩生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5).
[2]刘北荣.小学数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J].河北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