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康
【摘 要】由于课业负担的越来越沉重,当今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范围仅限于课本,只会死“啃”书本,完全脱离了生活实际,所学知识也不能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教是为了不教”。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让“教是为了不教”成为一种可能。特别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更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现在就以本人在组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漫游语文世界”的教学活动为例,谈一谈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点滴体会。
“漫游语文世界”这个标题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语文”的世界如同大海,如同森林,是没有边际的,可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语文的海洋和森林中。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才对我们熟悉的生活习而不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寻找语文,学习语文,只是一味的死啃课本,缺乏实践能力,高分低能,离开了课本就无所适从,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语文能力得不到真正提高。而本次活动应该是奠定学生进入中学后学习语文的一次关键活动,可以说它能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起到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引领作用。因此,为了使本次活动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设想,本人根据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设计了以下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结合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最新颖、最活泼的语文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注意生活中的语文和广告语言的表现形式,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4)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5)初步了解搜集资料、整合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为了完成以上目标,本人主要进行了如下的指导:
(1)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并推选出各小组的负责人,领导本小组进行活动,小组成员要注意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2)确定本组的活动内容,分别搜集身边的语言现象,如商店名、广告语、宣传标语、网络用语、流行语言、民间口语、对联、错别字等归类整理。
(3)要求各组分类整理调查材料,写出评价文字,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办成手抄报,在班上展示评比。
另外,为了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了活动评价,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评价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所搜集调查得来的学习、运用语文的材料是否具有新颖性、典型性。
(2)总结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讨论是否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3)在语文实践活动小册子的编辑与交流活动中是否具有初步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本次综合性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活动中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给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所以,在明确每个小组的活动项目和内容后,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尽力引导,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一局限性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变成主动捕获知识的猎手——享受在实践中享受知识的乐趣。
例如,第一组的同学上网查询了当今校园流行语,从“我靠”、“我也是醉了”、“萌萌哒”、“哇,你真厉害,简直不是人”、“帅呆了”、“酷毙了”、“有没有搞错”、“我快崩溃了”等流行语中,分析出当今中学生勇于想象、创新,思维活跃等优点。这些校园流行语简洁精练,形象鲜明,风趣生动,幽默诙谐,学生容易接受。
第二组的同学抄录了告示牌的宣传语,如树林边的告示牌:“劝君莫杀枝头鸟,母在巢中盼子归。”阅览室告示牌“悄悄的来,悄悄地去。”草坪边的告示牌“青青小草,何忍踏足?”汽车告示牌“别吻我,我怕羞(修)!”食堂告示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某旅游胜地告示牌“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从中体味到了语言中的情感力量。
第三组的同学从“此木为柴山山出,用火成烟夕夕多”、“品泉茶,三口白水”、“闲看门中木,思耕心上田”等拆字对联以及“子骑父为马,父望子成龙”、“死拼青天褂,六味地黄丸”等趣味秒联中汲取了运用语言的灵气和悟性,并自创了“风吹春草绿,雨打夏荷红”之类的佳句。
第四组的同学开设了“语文门诊部”,开设了病句、错别字、易读错的字音、易混淆的词语等门诊,让学生改正并说明理由。除此之外,还针对明星名字的谐音被注册为商标的现象,探究语言运用中的维权意识,如医药名称“泻停封”(歌星谢霆锋)、修正液名称“流得滑”(演员刘德华),食品臭豆腐名称“莫闻味”(歌手莫文蔚)等。
在教师的指导下,本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将敏感的触觉伸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语文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特点。通过实践活动,每个学生对某一方面的语言材料都有自己的探究和独立分析,也有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培养了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以前,我们总习惯于将学习语文的视野封闭于狭小的课堂,学生逐渐远离自然和社会生活,习惯于用程式化的词句去诠释生活,久而久之,便讨厌语文,憎恶将生活贴上标签的课本。而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将语文还原它本来的面目,把学生引导到社会的大课堂,鼓励他们走进生活的阅览室,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去学语文,用语文。在整个活动中,我注重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根据不同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自选主题,自愿组合,分组收集,自行设计,自由展示。这节课我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漫游”了一次语文世界,可以说,让学生认识到了“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广阔”的道理。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发现,语文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增强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动力和信心,也增强了他们认真学语文、规范用语文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各项能力还显稚嫩,但我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出色!
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语文活动,学生认识到了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生活的世界里漫游,在语文的世界里漫游,从而懂得珍惜每一次语文学习的机会,在实践中领略更多的知识,感受了语文的趣味性和学习的乐趣,语文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适当指导,放飞思想,从综合性学习开始,每一节语文课都将成为学生自由翱翔的天堂!
参考文献:
[1]田小禾.“语文综合性学习”内涵界定[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黄春莲.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2期
[3]刘宇新.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考辨[J].语文建设.200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