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作为电影中的重要元素,是电影的主题的提炼,也是电影的灵魂。不同的音乐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电影气氛和感情氛围。作为中国电影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发展历史,也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对不同类型民族音乐的分析,探讨民族音乐在中国电影音乐中的运用, 为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化创作服务。
关键词:民族音乐 电影 运用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包含着很多的元素,例如美术、表演、台词及配乐等,其中起到指引和引领作用的便是电影音乐。我们去欣赏一部影视作品,首先要通过音乐将我们带入佳境。由此可见电影音乐对一部影视作品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是影视作品所呈现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是观众评判和判断一部电影主题的关键。电影音乐不仅可以烘托出主题路线,也是电影主人公及情节故事的一个缩影,因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电影音乐呈现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随着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崭露头角,中国的民族音乐也给国际电影音乐的舞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民歌在电影中的运用
民歌在中国音乐发展的长河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仅是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寄托和展现,也是各民族文化生活、社会活动、民风习俗、信仰图腾的缩影和表现。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同的民乐风格,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社交活动中的一种陪伴,许多电影镜头中对此都有展现和描写。因此民歌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和情感的,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许多中国导演都热衷于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在作品之中了。以《塞上风云》为例,电影中一曲《思乡曲》将观众带入了广阔无垠的草原深处,仿佛沐浴着阳光和微风,闻着那草原的芬芳,仿若已置身其中一般,它的原型就是西康民歌。而另一个我们熟悉的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在述说主人公那段荡气回肠的忠贞爱情时,也以一首《敖包相会》为插曲,将人们的情感带入了那段感情故事中。民歌的运用, 不仅突出了电影的主旨,也让我们了解了各民族的特色,生动地反映了该地区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增强了影片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我想这也是民歌被广泛用于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原因。
二、戏曲在电影中的运用
戏曲是中国的国粹,它包含了许多种艺术形式,是民间歌舞、民族乐器、说唱、滑稽戏组成的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在电影音乐中也是非常受到重用和喜爱的一种民族音乐形式,它不仅为我们所喜爱,也受到了各国音乐爱好者的追捧。而电影艺术家们也在戏曲电影音乐上下足了功夫,并创造了许多经典巨作。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影中,像《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等电影巨作中都将戏曲作为了电影音乐,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电影音乐制作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中国特色,尤其是将戏曲、小调等音乐元素加以提炼并融入到电影创作的思想中,呈现出了非凡的电影音乐效果。在音乐构思中,他们将戏曲元素运用得恰到好处,当戏曲旋律进行时,伴随着电影主人公的命运也发生着改变,剧中的戏曲音乐成为概括人物命运的哲理化旋律,这让电影的音乐深深印上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传统乐器在电影中的运用
无论是民歌还是戏剧,都离不开乐器的协调和配合,不同音色的传统乐器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使弹奏出的乐曲充满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笔者记忆尤为深刻的一部电影就是以传统乐器配乐产生了非凡的影视视听效果,这部电影就是《甲午战争》,除了情节让我们心生感动、感同身受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配乐也十分地贴合剧情,令人震撼。在表现民族英雄以死抗敌的电影片段时,背景音乐就采用了中国古典乐器弹奏的《十面埋伏》,用急促的节奏、强烈的乐器色彩,来表现当时战争场面的激烈和邓世昌以死抗敌的英勇和无畏。这一富于民族特色的表现手法, 给人们内心留下了深刻的情感烙印,并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效果。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如采用云南东部彝族乐器的《阿诗玛》,运用哈萨克族冬不拉的《天山上的红花》,以及用葫芦丝演奏的云南德宏傣族山歌的旋律,把美丽的神话故事演绎得引人入胜的《孔雀公主》,都是运用了民族乐器为音乐创造元素,并为我们带来了别具特色的民族音乐电影感受。
四、结语
在电影事业空前繁荣的今天,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巨作一直占领着电影制作的第一把交椅,在特效制作、规模、科技、主流形态上我们很难与其竞争。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打造属于自己民族个性的影视作品,用人物、造型、风格和音乐上的民族特色来展现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跨文化交流中华语电影的历史与未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
[2]马波,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24(01).
(作者简介:贾增辉,男,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北方少数民族音乐)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