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标准 强化内涵 提高网络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2016-05-30 10:48施晓秋蒋宗礼
中国大学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网络工程质量标准

施晓秋 蒋宗礼

摘要:网络工程作为新兴的工程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上存在很大的空间。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需要依据《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参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通过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来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符合度。本文结合对专业现状的分析和《高等学校本科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意见》的研制,从培养目标的适应度、培养活动的有效度、教学资源与条件的保障度、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方面,给出了有关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相关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专业内涵;质量标准;产出导向;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作为落实的举措之一,教育部委托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网络工程作为历史较短的工程教育类专业,如何依据该标准,强化内涵建设,实施标准倡导的基于产出(outcome based)、能力导向的教育,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络工程专业现状,就《高等学校本科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研制,从培养目标的适应度、培养活动的有效度、教学资源与条件的保障度、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方面,给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专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2000年,我国网络工程专业首次以目录外专业被批准增设,2012年作为基本专业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迄今共有约383个专业点(含独立学院),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含43所独立学院)约占94%。这些年一些院校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上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教指委也研制发布了《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对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但由于该专业较年轻,发展不够平衡,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就地方院校网络工程专业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培养标准模糊,虽然基本都定位于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但缺乏与业界具体需求的实质性对接,对“应用型”的内涵和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构成与要求缺乏足够清晰的理解与把握。

(2)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适应性较差。未能立足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合理、完善的规划与设计,课程体系(含实践教育体系)与培养机制难以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部分专业点脱离人才培养定位和生源实际,盲目照抄照搬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和人才培养模式,而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点在准确理解本科人才培养上也还存在偏差。

(3)教学条件与资源的保障度不足。师资队伍、课程与教材资源、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等难以满足需要,甚至经费投入不足。

(4)相关机制不能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与行业企业的互动不足,有效的产学合作机制尚未形成,行业企业优质教育资源难以在人才培养中得到有效利用。教学模式更多地停留在传统培养框架下,难以形成对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支撑,课程教学在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作用相对薄弱。

(5)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不够。在持续增长的网络工程专业及毕业生数量背后,高质量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突出。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可用性不高,特别是学习能力、工程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职业精神不够;毕业生则认为在就业市场中,与其他专业相比,专业特色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够,底气不足。

为引导地方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相关单位组成专家组,依据《标准》,研制《指导意见》,为我国地方院校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具体指导意见。

二、《指导意见》研制的基本思想与原则

(1)导向性——注重人才培养基本理念的转变。引导专业人才培养从学科导向转为需求导向,追求对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落实。从社会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结合生源特点与学生发展潜质,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强调专业特色,确定基本的培养目标,优化培养过程,实现用人单位全面、有效地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划与实施,并接受社会与用人单位的检验与评价。

(2)有效性——强调专业建设的内涵与成效。引导专业建设从外延向内涵转变,立足需求与学生发展,从提高培养目标的适应度、培养活动的有效度、教学资源与条件的保障度、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内涵出发,围绕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与环节实施专业建设,将人才培养产出作为专业办学成效与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

(3)强制性——体现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作为面向各种类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基本标准,《标准》带有强制性,无论是地方院校、新建本科院校、“211工程”院校还是“985工程”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都要满足其要求。因此,《指导意见》始终把《标准》作为编制方案的基本依据。准确地讲,《指导意见》是在《标准》框架下,结合网络工程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给出更具体的、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4)灵活性——鼓励专业特色的形成与强化。《指导意见》强调引导各专业点在遵循《标准》和突出自身特色中寻求适宜的契合点。以满足《标准》为基础,根据所在学校的总体办学定位与服务面向,在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定位下,充分考虑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生源特点与发展潜质,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竞争力。《指导意见》将基本要求设计成建议参照的内核,在内核之外,各院校可以寻求安排体现自身特色的内容。为提高可借鉴性,《指导意见》给出了模板和样例,以及一些院校的成功模式与经验。

(5)系统性——注重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指导。立足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人才需求与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和标准、培养方案、课内外教育体系、培养条件与保障、培养机制与教学模式、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等人才培养的主要关键环节,给出了较全面系统的建议与方案。

三、《指导意见》要点

1.产业需求与专业发展概况

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提出“互联网+”的发展战略,不仅进一步明确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更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各个专业点需要重视这一发展导向,从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及其人才需求出发,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需求和专业建设情况,明确自己的基本定位。

为了给各个专业点提供参考,《指导意见》分析并归结了地方院校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指出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人才培养缺乏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密对接。强调专业办学特别是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立足对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深刻理解。

按照目前的人才需求情况和可以预见的未来,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在信息技术企业和其他行业的信息技术或管理部门,以互联网工程、网络应用开发等为主要内容,以技术或管理工程师为角色,从事现场或一线的技术开发、支撑、服务与管理等工作。强调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日益丰富的背景与趋势下,网络工程人才培养应加强学生学习能力、解决复杂网络系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多学科环境下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

2.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充分理解培养目标对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导向作用。强调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体、清晰,避免面向眼球,高喊口号。一是目标要素的完整性,面向全体学生描述通过本专业的培养,学生在工作三五年后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基本的从业领域是什么,属于什么类型,达到什么样的层次;二是目标的综合性,要有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描述,能够体现能力导向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目标描述的清晰性,所给出的目标能够清晰勾画出所培养人才的基本特征、特色,并具有与其他专业的区分度或可识别性;四是目标的可操作性,所给出的培养目标能够作为专业设定毕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毕业要求能够被分解与落实,以有效规范与指导培养进程。

作为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培养目标,《指导意见》描述为: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基本专业意识与工程意识,掌握网络工程专业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具有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部署与实施、分析与运行以及网络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基本工程能力,具备工程师所必需的学习与创新、沟通与表达、合作与交流等基本能力与素养,具有良好职业发展力和适应力。

为了体现上述培养目标的指导作用,《指导意见》给出了相应的毕业要求和细化的培养标准,它们全面覆盖《标准》的要求,并可以基本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毕业要求。每条毕业要求由若干培养标准来支撑,每条培养标准都被要求通过教学活动得到实现;某个教学活动需有效支撑相应的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而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并基于培养标准进行教学产出与效果的评价与检查;毕业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通过评价全部教学活动的综合产出是否有效覆盖全部标准来判断。

3.教育教学活动规划

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达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规划。就其过程而言,不仅要进行前期调研、初步编写、征求意见与修改、论证与定稿等,强调行业或企业专家的有效参与,还应关注实施过程的追踪、反馈和优化。

(1)充分理解与体现“培养”的内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育”为根本,“学”为核心。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共性,也要体现共性之外个性发展的需要。

(2)必须有效支撑毕业要求及培养标准的达成,进而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所给出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服务于毕业要求和培养标准的达成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培养标准必须通过所规划的特定的教育教学活动落实。教育教学活动与培养标准的实现是多对多关系,所有教育教学活动所关联的标准集合应覆盖全部标准。

(3)保证培养方案的规范性、权威性与指导性,培养过程中不能随意变更或偏离。

(4)专业所定的毕业要求要做到国际等效,还必须完全地覆盖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12条毕业要求。

为了使参与培养方案实施的全体教师更好地落实培养工作,要为他们掌握教学活动的体系结构提供支撑。这就需要给出主干课程的逻辑关系或课程结构图、毕业要求与培养标准达成矩阵,并给予必要的说明。

4.课内教学体系

课内教学体系是指纳入课内教学计划的课程或教学活动所组成的教学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线。理论教学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扩展课三类。其中前两类课程及教学内容通常作为必修内容,在《指导意见》中,给出了具体的课程名称、主要知识模块与能力点,以及与毕业要求及培养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专业扩展课程不作明确要求,仅给出了一些方向性建议,留给各院校安排体现特色的内容。

实践教学包括两大类,一是单独设置的实践课程,包括课程设计、综合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二是理论课程中所包含的课内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要全面深刻理解实践教学的作用,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抓手,也是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的重要途径。以此为出发点,给出了实验教学体系设计的有关建议。

5.课外教育体系

课外教育也是支撑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又称为第二课堂。现有培养方案设计往往只关注课内教学体系,缺乏课外教育的系统化同步设计,课外教育实施处于一种相对松散状态。实际上,课外教育体系是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重要平台,需要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协同。我们建议,在进行课外教育体系的设计时,应根据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分析与梳理每条毕业要求或培养标准的达成途径,提取出那些可以借助课外教育活动实现或者可以进一步强化达成效果的相关要求,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外教育体系的设计。

6.培养条件与保障

人才培养除了清晰的培养目标、明确的毕业要求和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之外,必须有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经费投入以及校友与学友体系等来提供相应的支持。

(1)师资队伍。在满足《标准》的基本数量与结构要求、关注教师的教学投入与教学发展之外,《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承担专业核心课程、工程与应用类课程、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教师应具备与其所授课程或提供的教学活动相适应的工程实践背景。建议通过专职教师的工程能力培养,发挥来自企业或行业的工程师或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的作用,满足师资队伍的工程背景要求。

(2)教学资源。要注重资源的作用、类型与来源,以及呈现与建设方式,有利于进行课程、教材、工程案例、技术标准或白皮书、工程规范等资源建设,要做好资源的组织与利用、开放与共享、管理与更新。

(3)教学平台。实验室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布局、设备、环境、形态、管理和队伍等。在实体实验室建设之外,还应关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开发与应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除了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综合实践、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平台外,还可依托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吸纳相关的企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促进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使他们更有效地参与人才培养标准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承担一些实践或应用性的专业课程教学或课程建设工作,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创新教育活动,推荐学生就业等。建设过程中,既注重实践基地教学条件与设施建设,更要关注依托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实践教育培养体系建设,包括课程与实践教学活动设置、教学内容、指导教师队伍、管理制度、评估考核方法等。

各专业点要重视校友资源建设与利用,通过有意识的主动设计,为校友反哺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反哺的渠道。包括邀请校友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担任兼职教师、推荐实习与就业等。还可以以在校生为主要对象,以其发展与成长为目标,利用同龄人之间的易于沟通性,在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在校生与同龄毕业生之间建立一种朋辈之间的学业指导与互助、经验分享与交流、团队合作与协同机制。

7.校企合作与教学模式

(1)校企合作模式。各专业点应充分利用与挖掘区域产业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立既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同时又具有现实可行性,而且能够使企业深度参与培养目标确立、标准建立、方案制订、过程实施、质量评价等的产学合作机制。

(2)课程教学模式。丰富每门课程教学目标和作用,除了知识与技能外,需要增加对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贡献。应对这种变化,包括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在内的课程教学模式也应随之进行改革与创新。“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参考。

(3)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与其教学目标达成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课内专业实验教学、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问题与案例驱动的课内实验分级教学模式”“工程师主导、项目驱动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和“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毕业设计模式”是较好的模式。

(4)课外教育模式。应建立一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外专业教育模式,这需要一种切实可行的实施载体,使得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外专业教育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与提升其自我学习、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的能力,又能有效体现教师的引领与指导作用,实现一种可控、可调状态下的学生主体性,确保学生课外学习中的困难与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学生社团载体的课外专业实践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值得借鉴。

8.教学评估与改进

目前多数专业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处于“开环”状态,教学质量“监”多“控”少,检查多、改进少,应重视两个“闭环”的建设。

一是建立基于外部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培养目标一培养过程一培养产出一培养目标”的闭环。通过建立需求导向的培养目标确立机制,保证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吻合,通过对培养方案科学性、合理性和培养过程落实有效的监控、追踪、反馈与改进,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关键教学资源与条件建设,保障培养过程与机制的有效运行;通过对培养产出,特别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评估,判断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并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来改进培养目标,修正毕业要求与培养标准,以改进在校生的培养过程,提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二是建立“课程教学目标与质量标准-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教学产出-课程教学目标与质量标准”的闭环。以立足毕业要求和培养标准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和质量要求为基础,对课程日常教学进行督导与监控,形成基于学生课程学习产出的跟踪评价。通过查验课程对相关毕业要求与培养标准达成的支持度,发现课程目标的合理性、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教学效果评价的针对性与完善性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关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改进机制。

四、未来工作

《指导意见》于2016年初发布。后续将立足方案的院校实施,提供更具针对性与实质性的支持与指导。一是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开发纸质与网络数字化资源高度融合的新形态教材,以及开放在线课程。二是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提供实验室建设建议书和建设案例,建设开放共享的虚拟仿真实验共享平台。三是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与支持体系,通过教师培训、教学研讨、现场观摩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指导意见》的内涵与实施要点。四是建立教学联盟或共同体,促进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教学经验的交流示范。以期能够帮助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好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满足《标准》要求、更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网络工程人才。

[责任编辑:余大品]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网络工程质量标准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新工科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产出导向为基础,构建微课+翻转视听说课堂模式
“产出导向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导向视角下对电影《面对巨人》的信念诠释
产出导向:指向未来的数学核心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