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优化策略探微

2016-05-30 00:03张祥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标新课程优化

张祥

【摘 要】我国课程改革进程在不断地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也成了新课标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活动。由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教学难度大,在實际教学中,教师必须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地理知识融入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地理教学 优化策略 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渐渐不再适应当前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高中地理课程中要认真贯彻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推进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到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介绍了新课标的特点及优势,提出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的优化教学方法,希望对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能有所帮助。

一、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特点

高中地理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更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在教会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学生运用最基本的地理原理来探索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等。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设计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让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其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内容充实且新颖,选修模块更是涉及到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更加关注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同时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总的来说,新课程高中地理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优化策略

1.将地理知识教学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

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学习的实用性,所以,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教学要跟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做到学以致用。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各方面联系紧密,在自然环境中每一种地理要素对人们的生活都具有相应的作用,我们的生活行为无不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要联系学生生活,不能将教学活动停留在空洞的理论上,要以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比如教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基本原理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夏天游泳时脚踩在地面和水中的感觉有何不同,学生得出水凉陆热,而冬天则相反,由此让学生理解:海洋热容量比陆地大,夏季陆地增温快海洋增温慢,冬季相反这一原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决定教学,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关。如在炎热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宽松的长袍;在我国寒冷的北方,人们喜欢穿深色的皮毛制服。从饮食上来说,我国历来有“北面南米”之说,这与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有关;从住房上来看,我国内蒙古草原牧民多住蒙古包,黄土高原的居民住窑洞,北方居民房屋内有土炕,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居民住竹楼,等等。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示力量而真正成为教学,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生活。因此,地理教学应扩展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不应脱离生活,而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这些和生活实例结合的知识的讲解可以提高地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就隐藏在我们生活细节的背后,最终通过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模式实现地理教学的优化。

2.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创新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其思想、感情、意志、个性等都处于变化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我们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关于“时区和日界线”的课题时,笔者就鼓励学生互相讲解,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其自主意识,达到育人目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创新上下工夫,把学生的头脑当做火把点燃,而不是当做容器灌输知识,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变原本的学生获得知识的“记忆水平”为现在的“创新水平”。

3.重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性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体现教材内容与客观实际间的密切联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例如,无论是生态环境考察、气象观测、天文观测,还是酸雨观测,都要经历观察、重现与迁移这几个心理过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践活动也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材料,理论结合实践才能体现地理学科的意义。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调查、走访、参观、实验等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尝试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地理的价值和学习地理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地理在素质教育上是有很多可用之处的。教师要做的就是优化教学措施,加强课堂引导,让学生敢于、善于创新,让他们更具有现实感和社会性,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景军.论如何进一步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4(07)

[2]韩艳.浅析新课程下高中地理的优化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4(03)

猜你喜欢
新课标新课程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