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教学管理研究与探索

2016-05-30 19:51李潇潇
亚太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校区教学管理校园文化

李潇潇

摘 要:多校区教学管理已经成为我校在新环境下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而多校区教学管理面临着管理跨度大、成本高、效率低,资源难共享,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就我校在多校区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多校区;教学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高等院校随之合并调整,通过扩建新校区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我校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的陕西省职业教育中心,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评为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院校,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我院老校区位于西安南郊,新校区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原大学城,于2013年3月投入使用,校园占地面积47.7万平方米,现在校学生突破上万人,学院“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已经形成。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成本的增加。新校区往往需要兴建教学大楼、实验实训室、实训基地、图书馆等基礎教学设施。这不但增加了教学管理的投入,也导致办学资金的短缺。即使投入了一定量的办学资源,新校区仍然存在实验实训室数量不足、实训基地规模较小、图书馆资源较少的现象。

(二)教学管理难度的加大。老校区由于成立时间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厚,学术活动活跃,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各职能部门和院系之间信息畅通,教学管理工作有条不紊。而新校区由于各种教学设施还不够完善,教学网络系统也在建立,教学管理工作秩序还在形成,使得教学管理的难度加大。

(三)教学管理层次的增加。多校区在教学管理层次上主要通过对整体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下放了具体的教学、财务、人事等方面的管理权力,依靠各校区和部门的自我管理。这加剧了多校区教学管理层次的重叠,使各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教学管理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严重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教学管理效率的降低。由于各校区的教学管理工作相对独立,新老校区之间的交流不够及时。同时,由于新老校区的地理位置不同,地域跨度过大,给师生在各校区间的往返带来不便,增加了日常工作联系的困难,提高了各校区间通信的成本,加大了教学管理工作费用的支出,导致了各校区教学管理效率的低下。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薄弱。新校区缺乏足够的人文的关怀和大学文化的指导,师生的交流和沟通不够及时,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文化氛围严重缺失,难以继承学院原有的传统和精神,校园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另外,多校区教学管理在开展公共选修课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同校区的选修课学生无法共享同一名教师同一门的选修课程,各种学术活动和学术讲座也无法集中安排,导致新校区在教学资源分配上的不平衡。

二、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教务管理系统。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利用各种信息工具,依托数字资源、校园网络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完善教务管理系统。通过学院各部门和院系之间建立的畅通信息通道,共享各类教学管理信息,实现信息对称和各校区间的无障碍信息交流。通过QQ群、OA系统和教务系统等信息平台的使用,使各校区每周和每月的教务例会实现无障碍沟通、互动运行和无纸化办公,有效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大力降低管理成本。

(二)实现网络教学管理。加强信息平台和校园网络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数字化校园,推行学生网上学籍管理、注册缴费、选课排课、成绩查询和毕业设计,建立教师网上成绩录入、教学计划、教材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方式,实现网络教学全面化管理,促进教学管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三)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学院对各校区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深化学院对各校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评估,将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和领导听课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尝试与创新,不断完善各校区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四)改善教学管理层次。由于新老校区的地理位置不同,在校师生人数和资产设备数量增长迅速,使各校区的教学管理难度加大。而传统的教学管理层次多、战线长、力量分散,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信息内容易变形或流失,加之学院领导管理重心偏高,决策缺乏有效依据,导致各校区教学管理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各校区深化教学管理体制,简化教学管理层次,将领导管理重心下移,下放管理权限至二级学院,激发二级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积极发挥学院规划、组织、监督、协调和决策的教学管理职能,实现教学管理层次的横向化、扁平化,将决策和执行有效融合,使各校区的教学管理更加细致深入,准确科学。

(五)统一各区校园文化。各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发扬老校区的优良传统。新校区应采取多种措施,挖掘学院办学的传统和特色,凝练学院精神,推进新老校区校园文化的融合,引领广大师生的行为,形成统一的校园文化。同时,学院应高度重视各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组织保障各项政策和经费落到实处。院系各部门应积极开展报告、讲座、辩论赛、演讲赛、征文等多种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教师在专业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爱校情怀的培养。形成全员共建校园文化体系,使各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能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协调而统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凌虹.我校多校区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台州学院学报,2005,10.

[2]吴业春,罗晨旻,丁果芬.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的困难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8.

[3]陈燕君.多校区教学管理面对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8.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校区教学管理校园文化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