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开燕
摘要:高中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有很多困难并不是由于这些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无法捉摸或者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程度不够,而是因为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受知识、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等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干扰。数学问题的解决是高中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关注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影响他们的各种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稳定、健全的心理品质。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就影响高中生数学解题的主要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心理因素提出相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解题;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21
高中数学是一门以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主的科学,也是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高中数学对于高中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和个人智力的促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还能让其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而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体现。所以,提高高中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成为全体教师的教学共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会遇到很多障碍,大部分障碍往往不是由于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不完善,而是由于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就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一、影响高中生数学解题的主要心理因素
1. 情绪因素
情绪对问题解决具有重要的影响。处于紧张、恐惧、压抑、急躁等消极情绪中会对解题效率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会影响学生无法进行思考;而当学生处于积极乐观的状态时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数学考试中,情绪往往会导致学生发挥超常或发挥失常。过多的负面情绪会导致学生无法理清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即使面对比较简单的数学题都会束手无策,甚至面对以前做过的题目也不知如何解答。有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急躁,急于求成,反而导致解题出错。学生没有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就直接下笔做题,遇到小小的问题就会急躁起来,导致思维混乱,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无法继续解答出数学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取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
2. 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受到数学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形成比较牢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很多人认为这样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高中数学知识的积累与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有利于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但是这样的定势思维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发散,学生的解题适应能力提高受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法得到提高。
3. 意志因素
意志是指主体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其来支配、调节自身行为,从而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说是自己给自己的心理暗示。意志的强弱通常通过以困难的性质或者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为标准来衡量。部分高中生数学学习成绩较差是因为对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较为恐惧所导致的。
二、克服高中生数学解题心理因素的对策
1. 改善学习方式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思维逻辑性,数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任,所以在提高高中生数学解题问题的过程中要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树立学生的协作精神。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改善学习方式,采取自主、合作和探究式三者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不能只看书不做题,要经常进行一题多解思考,优化运算策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式学习能够使学生集思广益,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和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 重视学生意志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意志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能够常常亲身体验“能进能退”,培养学生在困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良好解题习惯。
3. 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
評价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等。教师要充分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节数学课堂教学,及时改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率。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的错误要委婉指出,多激励少批评,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去学习,增强学生数学解题的信心。
总之,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问题是多方面的,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与此相应,引导中学生矫正心理问题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没有固定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作者单位:广西浦北县金浦中学 53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