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琦艳
摘 要:该研究旨在从学习者的学习本质出发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建构,将内容分析模型与五阶段模型,从学习的类型、学习的规模、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环境、学习的活动、学习的评价这六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两个模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存在差异的因素,以促进教育领域类知识建构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知识建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281-0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知识建构的研究方向已然形成了热潮。这不仅表明知识建构在学习平台上已有一定的资源支撑,而且还表明教育者对深度学习有了更清楚和深刻的理解。
Gerry Stahl等认为,有时依靠个体的独立学习并不能使承担的任务或问题得到解决,这时就需要通过协作进行知识意义的共同建构,也就开始了学习的社会化过程 [1]。可见,知识建构能促进学习者拓展各种认知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学习者共同解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显然作用。
二、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知识建构的研究大多有2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是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多伦多学院Scardamalia和Bereiter等人首次探讨了知识建构模型。
Gunawardena等人参考Henri提出的一套内容分析模型,该模型是以在线国际论坛为基础而提出。模型主要包含五个阶段:学员分享、发现和分析、知识的群体建构、新观点进行检验和修改、应用新知识。此模型主要以知识的社会性建构为着重点,用以解决网络协作学习的群体知识建构。
Gerry Stahl(2000)提出的十一阶段过程论,即“话语表达,公开陈述,其他人的公开陈述,选择式讨论,辩论和推理,意义澄清、共享理解,观点协商,协作知识,形式化和客观化,人工产物及其表示”。然而,梁贵媛认为这十一阶段不利于实际的教学实践,他以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及知识建构过程要素两个层面为依据,对中小学协作知识建构过程要素进行分析,从系统的角度找到不同要素之间的关联,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构建协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类比模型[2]。同时也验证了谢幼如博士等人(2008)参考Fisher提出的四阶段模型、Hansen等人提出的六阶段模型以及Gerry Stahl提出的十一阶段模型,提出的知识建构模型就是五个环节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和反思。他们的工作为对比不同的协作知识建构过程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三、网络环境下知识建构模型对比
知识建构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体对现象、概念或可用物质工具的隐性理解,通过对话得以显性化和解释[3]。由此可见,知识建构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知识建构包含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个体利用人力与物质资源,通过声音、动画、图像图像或文本等媒体元素,与社区的成员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意义建构。对此,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提出自己的知识建构过程,本文主要是将常用Gunawardena教授提出的内容分析模型以及谢幼如博士提出的五阶段模型,从学习的类型、学习的规模、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环境、学习的活动、学习的评价[4]这六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旨在挖掘两个模型之间的差异,并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建议。知识建构模型对比,如下表:
1.学习的类型
学习的类型有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绝大部分是学习者自行采用非正式的学习,同时也缺乏辅导者或引导者的有效组织。
2.学习的规模
学习的规模,并不是愈多愈好;反之,也不是人越少讨论的愈加激烈。在网络环境中,无论是分小组学习或学习社区的讨论学习,最佳的学习规模是4到6人。
3.学习的内容
正式学习,学习者往往以知识为主,情感与技能为辅。毋庸置疑,这使得学习的内容枯燥、单一。依照非正式学习的特点,学习者自我调控、学习形式多样,更强调协作能力。因此,在学习情感与技能方面相对于正式学习获取的学习成果更略胜一筹。
4.学习的环境
网络环境都是以Internet、Intranet以及多媒体技术为支撑的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环境主要的功能包括提供学习资源、学习平台、认知工具等,以促进学习者与辅导者、学习者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5.学习的活动
通常,学习的活动形式有很多种: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讨论、作品展示等。当然,这里的学习活动形式就是指讨论,即分组讨论或集体讨论。分组讨论,是指辅导者引导学习者分组,并提出问题,然后各个小组进行深度讨论,必要时辅导员给予适当的干预。集体讨论,是指学习者自主讨论学习,在没有任何外界干预的情况下,集体讨论活动的进展取决于学习者本身的素质。
6.学习的评价
学习评价一般包含学习评价的形式和学习评价的内容。学习评价的形式主要是教师评价和学习者评价两种形式,一般自评极少。由此可见,缺乏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同时学习者无法深刻的自我反思。
四、总结
知识建构,不仅要重视个体知识建构,而且要重视协作知识建构。本文主要是将内容分析模型与五阶段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从学习的类型、学习的规模、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环境、学习的活动、学习的评价这六个维度,探索两个模型之间的差异,并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3]Stahl,G.A Model of Collaborative Knowledge-Building [A].In B.Fishman&S.OConnor-Divelbiss(Eds.),Four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theLearningSciences [C].Mahwah,NJ: Erlbaum,2000a:70-77.
[2]梁贵媛.网络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理论模型研究[c].
[4]约翰?D.布兰思福特,安?L布朗,罗德尼?R.科金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