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周广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品质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对外界的事物似懂非懂,对任何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这一群体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但是由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由于唯升学以求的生活目标的畸形、独生子女政策的负面影响;由于教育公共性的弱化,当代初中生的人格发展已显示出一种困境。环境与家庭正在养成一种特殊人格:依赖、自私狭隘、惧怕困难、缺乏责任感、心理脆弱的自我中心式人格。因此,培养初中生的健康人格于国于己都非常重要。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127-02
由于社会物质环境的改变,独生子女的娇宠,唯升学以求的生活目标的畸形,当代初中生的人格发展已显示出一种困境。环境与家庭正在养成一种特殊的人格:以依赖为前提的虚假主体性,它潜移默化地在苛求环境、苛求他人的过程中扩张,发展为自私狭隘、惧怕艰苦、缺乏责任感、心理脆弱的自我中心式人格。校园里课桌上到处涂鸦、刻划,课间走道上刺耳的脏话,课堂上对老师的教诲不屑一顾……,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迫在眉睫。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要培养初中生的健康人格主要应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大度、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个体要达到身心和谐,就必须完成心理整和过程。传统的体育教学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初中生随其生理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许多新的问题接踵而来,在心理整和上出现了暂时的混乱,结果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好地在短时间内适应自己、接纳自己,出现了一些消极心境,增加了许多烦恼。本身由于主客观原因所造成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害怕做出的身体练习别扭好笑,在学习过程中不敢参与练习,敷衍了事。
从人的发展看,兴趣和动机是构成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完善学生人格。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采用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循循善诱,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另一方面应营造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定势;还可运用激励机制,多比进步,尊重差别,因材施教,对学生取得的不同程度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自信,我成功。自信心必须要建立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和个体成功的运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以形成成功的期待——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真正自信的学生是“在自己的内心与自己进行比赛”,从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自觉、坚持的过程,也是锻炼意志品质的过程。果断、自制是构成一个人意志品质的基本要素。由于当前初中学生意志力普遍较弱,怕苦、怕累、意志力薄弱,经不起一点微小挫折,因此,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意志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比赛、游戏比赛等方法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包括生理、心理和环境),如通过长跑教学,引导学生战胜自我,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体操训练,锻炼学生肌肉控制力、自我克制力;参加球类比赛,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通过游泳教学,引导学生具有征服大自然的勇气,敢于向困难挑战,培养坚强的毅力;通过跳高教学、跨栏教学,引导学生勇于进取,培养学生坚定自信、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做到积极引导,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条件艰苦的环境里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意志坚强是在千百件小事的锻炼中逐步培养出来的。成功往往是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经常在小事上注意锻炼意志,才能在大事上经得起困难的考验,从而取得成功。
三、运动促进人格完善
篮球、排球、足球、网球、艺术体操、拳击、散打和田径之类的运动,是会给人的肢体带来一定冲击的“接触性运动”,这类“接触性运动”项目是有效的恶劣情绪的宣泄手段。通过宣泄不满的心境和过剩的精力,使人体内的内啡呔的含量增加(内啡呔是一种天然的止痛物质),产生欣快感,达成心理平衡,明显改善具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的低落情绪和焦躁不安的状况。
在体育游戏和运动过程中,对交往、尊重、自我表现、兴趣爱好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产生归属感、凝集力和爱心。它使过剩的精力得到宣泄,使人的心理紧张和压抑感得到消除。游戏中不同的情绪体验,使人的心理情绪得到调节,有益于身心健康。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显露出来。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的灵感,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