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建华
摘 要:该文从学校现状出发,面对生源结构突发性变化存在事实积极探索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寻求解决突破初三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从作业校本化等细节中减小因生源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源结构变化 校本作业 变化分析 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b)-0135-02
1 学校生源结构变化的分析
1.1 政府政策性倾斜,优质生源流失严重
该校初三的生源结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化。在小升初入学时因政策倾斜某名校分校且允许提前择优录取,致使该校所在片区近百名学优生直接流失,生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1.2 外来生数增多,生源质量不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数量逐年增多,现已由原来的几人增多到近百人,且来自于其他区的民办校,致使生源结构再次发生变化。这类同学身上往往具有较多的不良习惯,诸如:学习基础差、习惯不好、家庭作业经常不做、书写马虎等等。
2 生源结构变化对教学的影响
生源质量的下降还体现在学生素质的下降,主要表象为厌学,自己不想学家长逼着学,所以上课睡觉、玩手机,更有甚者故意破坏课堂纪律,顶撞老师等等。生源基础差也必然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下降。大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学习。他们在学习中害怕困难,不敢挑战;还有的是嫌麻烦、怕费劲。在学习中,经常以“不会学”“不懂”等回答来拒绝学习和老师的帮助。该校2015届生源与2014届生源从基础上、能力上、学习习惯上都有较大的区别,表1、表2是2014和2015届市质检成绩的分析。从平均分和及格率的数据初步说明,2015届的学生在及格率上降了近20个百分点,平均分也下降了6分多,可以说生源结构对该校教学的影响还是比较显著的。
3 作业校本化,确保因材施教
该校生源结构的变化,迫使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进行相应改变。初三年新增的化学科,这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大的挑战。面对现实问题,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更要了解这种变化,重视这种变化。针对出现的多层次学生,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用心备好课,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起,改变已有的教育模式,更新教育观念,设计符合该校生源实际的作业势在必行。
适当的作业,必要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将系统论、控制论的原则和方法引进教学,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这就是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条件来制定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在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内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市面上没能提供比较符合该校生源实际的作业或者练习,需根据学情认真进行校本作业的研究、开发与实施。实现校本作业“典型性、针对性、灵活性和迁移性”的原则。另外教师通过个性化定制,使“因材施教”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比如开发适合该校生源的校本作业,将校本作业分为“A基础过关”“B能力提升”和“C挑战满分”类作业,每次新课只安排一张16K纸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作业来完成,不是从量而是从质上下工夫,使作业更好地配合教学,更适合学生的需要,从而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
4 校本作业初见成效
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学校在设计校本作业时本着“简约,高效”的原则,备课时针对学生易错的部分,进行设计,题量小了,有针对性了。经过一学年的实践证明,作业校本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以前让学生苦恼的厚厚的助学读物换成了薄薄的小半张练习。校本作业紧系学情,更注重学生的基础,和教师课堂教学一呼一应,实效性、针对性和巩固性明显提高。校本作业结合学情,面向全体,贯彻学校“抓中间、促两头”的教学要求,突出练习的基础性、参与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更好地训练和培养。可以从表3、表4、表5中两次考試的数据初见成效,在2015届上学期期中考中该校的新校区和老校区的平均分和及格率以及2015届上学期市质检中该校的新校区和老校区的平均分和及格率两者的差别各为平均分差2.8分和2.4分,及格率2.8个百分点和7.87个百分点。在市质检及格率中虽然新校区比老校区距离拉大,但及格率没有拉大反而减小,说明在优秀生源流失的情况下,学生的成绩还在坚守。这更是在学校从原计划每班周4节课调整为3节课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可以说作业校本化在该校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面临着如此生源结构大变化的情况下,既要考虑给学生减负,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又不得不直面中考选拔,为此该校区选择将作业本校本化这是对的,从某种程度上为社会,为学校,为家庭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陕晓文.农村初中作业设计的研究——基于JS初级中学的调查[D].山西师范大学,2012.
[2] 赵相奇.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分析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30):253.
[3] 胡东芳.教育新思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孙杰远.聚焦于教育能力的教师教育模式探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5] 孙秀燕.校本作业——教学好帮手[J].时代教育,2013(1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