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顺业
摘 要 全国新课标卷是教育部命题中心命制的一套新课标高考试题,本文对2011-2015年新课标物理卷共8套(从2013年开始,分为新课标1和新课标2两套试卷)进行研究,统计出了知识点出现的频率,通过对知识点的对比分析,试图找出新课标全国卷的一些共性和规律,对2016年的高考备考提出一些复习建议。
关键词 新课标高考 高考物理 选择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054-02
一、2011-2015新课标8套试卷中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
2011年,地磁场、力和运动的关系、功能关系、理想变压器、安培力动能定理、人造卫星、曲线运动的条件、力和运动的关系。2012年物理学史、平抛运动、动态平衡分析、理想变压器、功能关系、电磁感应、安培定则、万有引力定律。2013年(新课标1)惯性、电场强度的叠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电磁感应、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位移-时间图像、飞行器变轨、对接、直线运动、v-t图像。2013年(新课标2)牛顿第二定律、受四个力平衡、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受力分析、电场叠加、物理学史(电磁学)、卫星的变轨、圆周运动。2014年(新课标1)感应电流的产生、安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电磁感应、人造卫星、圆周运动、电场力做功。2014年(新课标2)运动V-t图、平抛运动规律、力与运动的关系、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电场强度、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理想变压器。2015年(新课标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安培力做功、理想变压器、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电磁感应、牛顿第二定律、人造卫星。2015年(新课标2)受力平衡、感应电动势、万有引力定律、机车启动、地磁场,指南针、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关联速度。
二、2011-2015新课标物理试题选择题命题特点分析
1.知识点分布概率的统计
通过对8套高考物理试卷选择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力学和电磁学所占的比重是相当的。涉及到的知识点按出现的概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人造卫星、万有引力定律(8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及周期公式(6次),电磁感应中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求解(6次),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求解(5次),理想变压器(4次),功能关系、能量守恒(4次),牛顿第二定律(4次),一般的圆周运动(4次),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4次),平抛运动(3次),力和运动的关系(3次),物理学史、物理方法(3次),v-t图像(3次),功的求解(3次),电场的叠加(2次),电场中的概念(2次),地磁场(2次),安培定则、楞次定律(2次)人造卫星的变轨、能量转化(2次),匀变速直线运动(2次),安培力的大小及方向判断(1次),动能定理、动能(1次),一般的曲线运动(1次),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1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1次),摩擦力(1次),板块模型(1次),安培力做功、等势面(1次),整体法与隔离法(1次),速度的关联(1次),机车启动问题(1次)。
2.选择题的考查特点分析
通过对8套试卷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和重点章节的考查。力学中的人造卫星、万有引力,受力分析、受力平衡,功能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等,考查次数都在4次以上。电磁学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变压器。这些内容也是大学理工科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考查,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考生对中学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具备进一步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能力。2.个别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也只能在选择题中出现。比如理想变压器,人造卫星、万有引力,电磁感应的图像问题,物理学史等,在高三的备考中应加强这些知识点的选择题训练,同时还应关注这些知识点所在章节的其它知识点的选择题考查。3. 注重对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物理与数学关系十分密切,一个人要想学好物理,其数学水平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高考物理一直都非常重视对该项能力的考查.4.突出对重要物理模型和建模能力的考查,物理学方法的使用(如极限分析法、等效代替法、对称分析法),物理学基本观点应用(如力与运动的观点、能量观点、功能关系等)的考查。
三、高考物理选择题复习策略
强化重要章节和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对高中物理中的知识点按照考查频率排序,从高到低依次复习,对中等水平及以下学生可以先掌握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物理中出现的二级结论,在选择题的解答中直接借用二级结论,提高答题速度。物理教学中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注重辨识图表、分析图表、绘制图表的能力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新知识一般指题目中含有没有学过的新信息,要求考生通过阅读试题,提取有用的信息,并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红伟.近五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物理选择题分析[J].物理通报,2013,(02).
[2]靳雷华.最近十年物理高考计算题规律探析[M].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 楚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