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科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046-01
我国传统的数学课堂是教师讲,学生练为主。课堂完全由教师掌控,一节课40分钟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学生仅仅只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总而言之,传统的课堂学生没有主动发言权。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大都是提示型的教学方法,如叙述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这样的课堂教师讲得多,却没有多大的成效。而且缺乏活力,学生从一、二年级起便开始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直线下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更不用说。
针对这样的教育失败,国家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对于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⑴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基础性指数学中包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概念。⑵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数学的价值。即要重视数学应用功能的发挥,重视数学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的发挥。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把传统的“满堂灌”改变成学生的“满堂学”。意指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大胆创新。
数学本身是一门融逻辑、推理、概括和综合等为一体的以数理为主线的自然学科,传统的数学课堂令人觉得枯燥乏味。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就必须发挥自己的改革创新精神,改变教学方法。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把新鲜元素巧妙地加入课堂,把传统的数学课堂转变为充满趣味、活力的奇妙世界。
打造趣味数学的前提,必须是教师充分地分析学情,从学生的学习动机、思维方式、性格爱好等方面作详细的了解。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外部因素的刺激,趣味性的数学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如何打造趣味数学,就要看教师如何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教学方法。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传统的课堂教师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教师只有改变自身观念,用年轻的心态以朋友的身份主动和学生接触,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相信学生的人格和能力。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创设轻松良好的心里氛围。其次,教师根据目标任务和学生情况,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入课堂,生活中的体会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熟悉感。比如学习《统计》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样事物进行统计,可以是某小区内的车辆统计,也可以是通过某路口的行人统计等等。适宜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角色扮演,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虚拟故事中的。比如让学生扮演数字和符号,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加强计算能力。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
学生有了兴趣,便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思维,明确目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同种教学方法可以穿插使用,再加以挑战性的问题让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参与学习。并多用鼓励性的话语、奖励来提高低年级的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只有喜欢了数学,对数学知识入迷,他们的思维、智力、和能力才会得到发展。
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的听讲;在老师是知道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淡化自己的成功,尽量地把时间交给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探究适合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源于对知识的追求,对问题答案的渴望。教师在放手的同时需要用语言或微笑激发学生不断探索,采用合作、课内外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的奥秘。成功的喜悦不仅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的奥妙趣味,更加强了学生的信心。有了信心和兴趣,在课堂和生活中,小学生才会不断发现和领悟数学的价值。
课堂教学充满趣味与活力才能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全面发展,趣味的数学课堂才是符合教育改革的新课堂。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