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
摘 要:自媒体平台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融入自媒体平台时代,搭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自媒体平台,找准在自媒体环境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各种方法和技巧的应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自媒体平台;角色定位;格调;品牌
一、辅导员工作迎来自媒体平台时代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当前信息传播的媒介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广播、电视和报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平台,虽然具有内容权威、形式丰富等诸多优点,但往往缺乏便捷性和时效性,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获取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之相对应的,以微博、微信等移动通讯软件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自媒体平台之中,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社交网络,实现信息“由点到点”和“由点到面”的定向传播发送。毋庸置疑,信息传播的“自媒体平台时代”,已经来临。
目前在自媒体平台的用户群中,高校学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比例。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状态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特征,他们自我意识强烈,掌握丰富的信息接收渠道,对于新信息、新知识的渴求亦是常态化的。得益于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知识储备,他们往往能够快速掌握各种新媒体平台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并做到灵活运用,微博、微信以及易信等新媒体工具,当前都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平台。对高校辅导员而言,这既是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良好机遇,亦是对其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二、自媒体平台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
当前,自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给高校学生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丰富的信息接收渠道使高校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对其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能起到一定的帮助。此外,自媒体平台双向互动的特性也会提高学生们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能力,这亦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与此同时,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也对高校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对高校学生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家尚未形成完善的自媒体平台监督管控机制,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很多都未经核实和验证,其中不乏思想消极、内容片面甚至是刻意歪曲事实的信息。如果高校学生先入为主的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和言论,无疑会对其健全的价值观养成带来不利的影响。
其次,过分沉迷于自媒体平台,也会对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带来不利的影响。自媒体平台上的内容丰富多彩,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一旦学生过分沉迷于其中,将会对其在校学习生活带来影响。目前在国内各高校中,“课堂低头族”都广泛的存在,已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生想要顺利的与社会接轨,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作支撑,而这些只能通过认真的课堂学习获得,自媒体平台上的“快餐信息”和“心灵鸡汤”起不到这样的作用。
三、辅导员在自媒体平台中的角色定位
20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①在自媒体时代,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该主动掌握自媒体平台的相关使用规则,创新工作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到网络空间,提高工作效率。辅导员运用自媒体平台开展工作,首先要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
1.观点和立场的发布者
辅导员在自媒体平台中要承担“观点和立场发布者”的角色。面对自媒体平台中纷繁复杂的信息,辅导员应当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客观的视角,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需要,对各种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解读。成为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既要有直面问题的决心和勇气,也要有分析问题的理性和睿智。辅导员要清醒认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知晓自己发布的内容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对于准备发布的内容应认真核对,避免可能发生的争议和不良影响。
2.学生话语的倾听者
在自媒体平台中,辅导员应成为“学生话语的倾听者”。虽然各种自媒体平台并不是绝对私密性的空间,但还是有很多高校学生倾向于在里面发表一些兼具情绪性和私密性的语言和文字。在保障没有违法违规问题的前提下,辅导员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在和学生互动和交流时,辅导员要努力成为一名“倾听者”,而不是“干预者”,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和权利,与学生成为平等对话的朋友。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要找到合适的角度耐心地予以解答。
3.网络氛围的调节者
辅导员在自媒体平台中还有承担“网络氛围调节者”的角色。在重要的时间节点,高校学生在自媒体空间发布的信息往往呈现出相似的情绪特征,例如大考前夕的焦虑、毕业前夕的伤感以及假期来临的欢愉等。无论是亢奋还是压抑,这样的情绪特征长久存在,都会对高校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辅导员应敏锐地捕捉这样的情绪特征,通过有针对性的信息发布,调节自媒体空间的整体氛围,让学生的情绪恢复平稳。悠扬的音乐、幽默的视频以及警醒的话语,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四、辅导员应用自媒体平台的实用技巧
找准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运用自媒体平台开展工作时,辅导员还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1.发布内容要有时效性
当前自媒体平台的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同等条件下,新鲜出炉的信息往往更具吸引力。信息一旦失去时效性,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就会大大降低。辅导员应高度关注新近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在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中添加足量的“鲜肉内容”。这样可以使平台中的内容获得更高的关注度,以达到提升自媒体平台传播效果的目的。
2.注重满足学生的日常需要
辅导员应当及时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通知公告以及生活指南信息发布到自媒体平台中,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提供便利。学习考试、赛事活动以及生活服务类信息都应该出现在辅导员的自媒体平台中。此外,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要进行持续性系列化的解读。只有满足学生的日常需求,让学生浏览辅导员自媒体平台成为习惯,才能真正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3.要注重自媒体平台的格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辅导员应当让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保持一种“高格调”的氛围。辅导员的自媒体平台应当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整体面貌,使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到有益的养分,进而获得前进的动力。辅导员要保证在自媒体平台中和学生互动的频率,掌握互动的方式和尺度,注意言辞的精准性和客观性,让自己的自媒体平台远离谩骂和纷争,成为正能量的传递者。
4.保证整体的行文风格,形成自己的品牌
尽管发布的信息内容多样,但辅导员的自媒体平台应保持相对一致的行文风格。风格即是品牌,打造自媒体平台行文风格的过程实际上即是塑造辅导员个人品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将原创的文字和挑选转引的信息汇集到一起,打上属于自己的标签和烙印。就如同厨师烹饪一般,主辅料原本各有滋味,但通过精烹细调,变成了属于厨师的专属味道。辅导员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化的自媒体平台,无疑将会对其今后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http://dlxgb.xingyebao.com/index.php?m=Article&a=show&id=11&method=Studentaid.
②张咏,闫玉才.自平台——移动互联时代的商业新常态[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99-102.
参考文献:
[1]张咏,闫玉才.自平台——移动互联时代的商业新常态[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2]方兴东.微信蓝皮书2014[M].中国工信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