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娜仁花
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校园的时候,面对新的理念和新的教材,教师们感到的是惊喜与兴奋:形式和内容是那么的丰富多彩,给了学生和教师很大的空间。但面对新的教法和新的课堂,教师们却感到了困惑与无所适从:这还是数学课吗?如今的数学应该怎样上?
(教学片新一)
学生在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后,教师对学生即时进行训练。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眼睛、鼻子和嘴巴,谁在谁上面,谁在谁下面?
生,:眼晴在鼻子上面,鼻子在眼睛下面。
师:你真聪明!谁还能说一说。
(学生纷纷举手,气氛较为活跃。)
生1:集子在嘴巴上面,嘴巴在鼻子下面。
生2:眼睛在嘴巴上面,嘴巴在眼睛下面。
生3:鼻子在嘴巴上面,又在眼晴下面。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该生说得较完整。)
师:(有点儿兴奋)你太棒啦!
生(齐)嘿,嘿!你真棒!经过努力我也棒!
一名男生自行站起来,大声说:“老师,他们全说错啦!一点也不棒!”
师:(诧异)为什么?你说说看。
该男生:有时鼻子在眼睛上面,嘴巴在鼻子上面。
(学生哄堂大笑。)
师:(有点无所适从)什么时候?
该男生:拿大顶的时候。我和我爸经常玩拿大顶。(学生笑得前仰后合,课堂秩序有点儿混乱。)
师:(嗔怒)你捣什么乱!坐下!
(思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俗话说:
童心无拘,童言无忌。”一年级的孩子天真可愛,无所顾忌,他们的回答往往出乎教师的预料,这是极正常的情况,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待所学知识也是如此。学生有了想法,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出来.无论合理与否,都应该予以理解,不能强求每个学生都和自己所想的一样。每种想法都要符合常规。
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发笑、幼稚无知的事情,但作为教师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一个孩子的所为,应当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与众1不同。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开放的课堂,必然会有百花齐放的思想,闪耀着个性火花的奇思妙想或者近乎荒唐的想法也会层出不穷。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能够“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颗“童心”去平视,或许会眼前一完,眼前所呈现的是固定视角所看不到的精彩景象。这时,教师就会为孩子的捣乱”而叫好一“倒过来看看又何妨”!
[教学片断二]教学“8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师出示一幅“两排小树”图后,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生:不知道。
师:(意料之中)老师告诉你们,是每年的3月12日。(板书)谁能说一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生]:树长大后可以劈柴烧。
师:(略感意外)你的想法是可以的。谁还知道有其他的好处吗?
生2:树木可以做地板、做家具。
生,:树木可以盖房子、造船用。
生4:如果院子里栽棵小树,小孩子不听话,爸爸、妈妈可以折根条子接小孩的屁般。
(学生与听课教师哄堂大笑。)
师;(怏快不乐)老师告诉你们,植树可以1争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环境。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前排有几棵树?后排呢?——
(很显然老师怕耽误教学时间。)
[思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重视,对知识的重视,远远超过对学生本身发展的关注,从而造成了学生的情感被忽视、个性受压抑的普遍现象。本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努力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课程体系,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主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低年级的儿童年龄小、知识少,不一定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此类的环保常识。在孩子的生活体验中,树木就是可以被用来劈柴烧、做地板、做家具、做木船等;枝条是爸爸、妈妈用来教训孩子的工具(虽是极个别现象,但却不容忽视)。面对孩子天真无那的回答,教师要首先保护好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要放下“说教者”的架子,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你的爸爸、妈妈用枝条打过你吗?”“这种做法我认为是不对的。既伤客了孩子,又伤害了小树。”“刚才其他小朋友说了树木的许多用途,我们愿不愿意保护好小树?-“树木还有其他的用途。请小朋友回家后问一问爸爸妈妈,回来再告诉老师。好不好?”如此等等。学生才能感到教师可亲可近,才能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少点程式化的教学,能够“蹲”下身子多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多与学生交流、讨论,数学课堂必将会出现五彩缤纷的新气象,也就不会再发生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现象一“耽误”点儿时间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