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丽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对学生要在人格上尊重,生活上关心,情感上感化”。这其实就是教师对学生爱的体现。班主任的这种爱,要热爱所有的学生,不能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苏霍姆林斯基说:“真诚的关切,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各个品质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强调的是教师需要真诚的用心沟通,唯有用心沟通,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才会有成功的教育。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
人物:A师(急性子)邵生(学困生)
起因:邵某作业质量差。
剧情:
(时间:事发第一天)
A师:把手伸出来,怎么还要我请?(质疑道)
邵生:我——(欲言又止。躲躲闪闪间,将手藏在了自认安全的身后,满脸竟是胆怯。)
A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没警告过你吗?我没给过你机会吗?你这都是自找的。这次我原谅你就是对你的纵容。不!我绝不会再给你机会了。别人的机会靠自己争取到,你是只会浪费机会的。(越说越觉得在理,恨铁不成钢的满腔怨气如日中天。手下的教鞭落得愈加重了。)
啪,啪,啪——
因作业不好好完成的一场惩罚,在大庭广众之下上演了。
邵生:(抹着泪悻悻地返回座位。)
(时间:事发第二天)
旧戏又重演了……
案例二:
场景一
人物:孔生(性情暴躁、爱惹是生非)邵生(感情丰富、顽皮好动)
B师(该班的班主任,与他们有两年的相处时间)
剧情:孔生如狼似虎般穷追邵生。片刻,猎物到手,雷锤般无情地施暴着……
B师:(登场,话音如雷鸣)干什么?
场景二
地点:办公室
人物:B師孔生邵生
剧情:
B师:(表面:伏案工作数分钟。实质:理清思绪,等彼此心平气和。)
你们之间到底怎么回事?现在可以告诉我了吗?
同一刻间
孔生:(食指指着邵生,生气地)他刚才——
邵生:(一脸的委屈、可怜样)他——
B师:(打断两人,指着孔生,平和地)你先说。
孔生:他重重地打我,我才那样的。
B师:(看着邵生)是这样吗?
邵生:(哭了)不是的,是他先打我的,我才打他。后来他还追着我打。
孔生:(据理力争)是你自己重重地打我的。
邵生:那也是你先打我的,我原本跟别人玩,你无缘无故地打我。
孔生:(无中生有)谁叫你把手放到我的位置上了……
B师:(事因明白后,打断孔生,看着他。)原来是一笔账,现在算清了吧?那算算你与我及班级的账。
B师:(小饮一口水,定定神,给彼此一些时间。)班级公约有令禁止在教室里追逐打闹,你触犯了班规,这是第一笔债,你服不服?
孔生:点点头。
B师:你奔跑时将尘土扬起,给同学的健康带来了隐患,这算不算第二笔债?
孔生:点点头。
B师:你不顾他人在小道间追逐,让同学因此心惊肉跳,精神的伤害算不算第三笔债?
孔生:点点头。
B师:同学间应团结友爱视为手足,你凶狠相向,置老师的教育于何处,视同学的感情于何处,算不算第四笔债?
孔生:点点头。(与此同时,头有千斤重。)
B师:但,老师一声呵斥,你能立马停止,足可见你还是有些尊重老师的。然而,就打架这事,你欠我们四笔债,我必严惩。
B师:(面向邵生)你也是个爱斤斤计较的人,退一步海阔天空不知道吗?
非得要算出个一二来,是吗?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邵生:不与他计较,要不告诉老师。
B师:把手伸出来。
两人同时自主地伸出手。老师看着各自一脸的胆怯,会心地将两手相叠,两人羞涩一笑。
B师: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做老师的“千里眼”、“顺风耳”将班中不和谐的事情第一时间告知我。
两生:(异口同声)好!
二、案例分析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总是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学生是受教者,当学生有问题时,教师往往习惯于快快地说,快快地指导,甚至快快地动怒,从而很容易使谈话陷入僵局;学生怨恨、不满、反抗;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学生仍不能正视自身的问题。戴尔·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里曾经说过:“当对方尚未言尽时,你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因此,教师应该要学会蹲下来,真诚地与学生沟通。
三、解决对策——沟通和理解
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作为班主任,要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要做些什么呢?
学会倾听是成功沟通的关键。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教师对学生的所作所为常用自己的所感所想去做评价,不做深层的理解,不去触摸学生那一颗颗纯真稚嫩的心,因而常常对学生的善意和进取做出曲解,使他们受到委屈,使他们心底里的那份美好愿望渐渐泯灭,最终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1.要真正理解学生。学生是渴望被理解的,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对理解的渴望,在教育活动中应把自己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得学生的心。如果教师一旦对学生的言行片面理解甚至造成伤害,那么霎那间,几乎会推到学生心灵中的全部美丽,甚至会抵消他几年来所受教育的总和。
2.用全面的观点看待学生。学生是一本“活书”,每个学生一本。要读好这本书,教师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着手,以辩证、全面的观点去了解研究他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不能“一俊遮百丑”,如果仅凭表面现象主观臆断,就会犯主观、片面的错误。
3.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如果老师老是用那种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来理解学生,就看不到学生的可变性,可发展性。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如从小被老师骂做“不折不扣的糊涂虫”——爱迪生,最终却被称为发明大王。
总之,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从而感化学生。这样学生也愿意向班主任敞开心扉,沟通才能水到渠成。做为德育工作者,我们班主任只有对学生献上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沟通才能得以进行,这就是沟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