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文娟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117-02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从学生安全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学中一些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被砍掉,独生子女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客观因素造成了学生意志品质的下降,缺乏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更没有了刻苦锻炼的精神,缺乏团结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欠缺,常规意识淡薄。这样形成了学生身体素质逐年降低,意志品质越来越薄弱的现象。既然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课题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促进社会进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形成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承担了平和县《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课题,现就一年来的研究情况做以下总结与思考。
一、体育与健身学科渗透德育的独特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体育与健身学科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更快、更远、更完美,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当遇到学生学习困难,教师也会不厌其烦地帮助其纠正错误、改进动作,最终走出失败并不断进步。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遇到困难挫折不被吓倒的乐观必胜的健康心理。
2.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看待、了解自然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体育与健身学科中,通过教学实践与教学比赛,使学生形成公平、公正的的信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靠智慧、技巧、实力去战胜对手,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是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在体育与健身学科中,严肃课堂纪律,可以使学生控制自己的言行。加强队列练习,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身体姿势;规范练习规则,则能够培养学生严于律已,对行为负责的精神。
4.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要求学生身体力行,全身心投入。无论是练习,还是比赛,都要求学生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做到疲劳时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不气馁,及时总结,顽强拼搏,胜利时不自满,冷静对待。
5.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协作共处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与健身学科的集体游戏,集体比赛项目都需要学生团结友爱,开动脑筋,充分发挥出集体的力量,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个人要求服从集体要求,把团结在一起的个人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战斗堡垒,在游戏、比赛中极易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激发出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
1.严格要求与尊重热爱、启发耐心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的严格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组织纪律和思想品质上,要坚持高标准、严格认真、精雕细刻,同时,严格要求总是与尊重热爱、启发耐心相辅相成的,尊重热爱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教育耐心、细心,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等。尊重、热爱学生是德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从尊重热爱出发,经过严格要求、启发耐心教育,达到学生进步成长的结果。
2.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启发疏导和制度管理相结合
德育的内容不可能是学生的头脑中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正面灌输,传授给他们。正面灌输德育内容,应用启发式方法。体育教学中特有的规则、制度,是约束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较好的手段。正面灌输、启发疏导、制度管理,几者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3.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集体不仅是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而且集体自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在怎样的集体中活动,直接影响他们的精神面貌。同时,又需加强个别教育,发挥各人的积极性和特长,发展良好的个性。当每个个体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时,又能影响整个集体,集体和个体的积极的双向影响对提高德育效益有重大意义。
三、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效果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
课堂教学的内容很多,在课前、课中、课后都有种种常规,把这些常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日积月累,德育教育才能在学生头脑中真正渗透进去。
2.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研究教材特点,挖掘教材内含的思想教育因素,向学生进行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材项目众多,各有各的特点,其蕴含的德育因素也不尽相同,体育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的特性和共性,及时生动地进行教育,往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合体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而突发事件的产生往往又伴随着一定的德育因素,教师如何把握这一特定时机,灵活的进行德育因素的灌输,往往比较有说服力,教育的效果也好。
4.结合体育教学中组织的游戏、比赛进行教育
游戏和比赛,容易使学生积极参与,情绪也会达到高涨,学生的思想品质会毫不掩饰地真实地表露出来,此时,教师应及时观察分析,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将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