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钊 李佳梦 李根
汉代画像石刻,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是一部形象的汉代生活的“百科全书”,它还标志着我国绘画艺术已走向成熟,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我国汉画像石内容丰富,艺术风格突出,在国外也深具影响。
汉画像石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它描绘出汉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并折射出中华本土文化的精神风貌。它是汉代人思想意识的图像,题材大多是游射田猎、车马出行、乐舞百戏、六博对弈、神仙人物、祥禽瑞兽以及历史故事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在这里我们只选择汉代民间中的一片片有趣的生活写照,以便作为分析汉画像石内容的补充。
一、“婚嫁图”(图一),江苏徐州市出土,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藏。长5米,宽1米,此图准确地反映了汉代婚嫁习俗的场面。新郎和新娘正在对拜,金童玉女伴在身边,乐队分列两侧。它以简单的画幅描绘了汉朝男婚女嫁的场景,栩栩如生。居中为一对新人,手相握,衣带相结,古时所谓同心结于此可见。左右有三人,是证婚人,也是乐队。旁有两小儿,模仿新人作携手结带状。左右各有房屋,右边当为娘家父母倚门相送。
秦汉时期,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把先秦时期散见的婚姻道德思想加以整理,混乱的婚姻现象得到控制,各地婚俗趋于一致。当时的议婚、婚仪等制度恪守“六礼”,成为传统婚仪的基本形式。汉代婚仪如古之“六礼”,“六礼”即中国古代社会缔结婚姻关系的六个步骤。关于“六礼”的说法最早载于《仪礼·士昏礼》。战国时期,各国风俗差异较大,到西汉时期,经过儒士们的系统加工整理,才使之定性和规范化,从此以后,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缔结婚姻的必要步骤流传下来,成为传统聘娶婚礼的主要仪式。它包括:纳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问名(询问女子之名、互换“庚帖”(年龄、生辰八字)、纳吉(订婚)、纳征(男家向女家送去聘礼)、请期(择定吉日成婚)、亲迎(迎亲)、婚礼仪式(新人入喜堂:在侍者和赞者的陪伴下,新婿新妇缓缓步入婚礼仪式现场)。这幅汉画像石图表现的正是婚礼仪式中的一幕。
二、“缉盗图”(图二),江苏徐州贾汪区青山泉出土。在平常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些不愉快之处,比如经常出现的小偷盗贼。而此画面中,即有官兵押解着四个盗贼,押解的队伍浩浩荡荡,村中的庖厨吹火,正在准备犒劳官兵。
在汉代缉捕盗贼由地方基层组织负责,具体地说属于“亭长”的职务。“亭长”是秦汉时期地方上的乡官,管辖范围很小,每隔十里设“亭长”一人,掌治安、诉讼等事。汉高祖刘邦当初就是一个亭长,《史记·高祖本纪》说:“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求盗者,旧时亭有两足,其一为亭父,掌开闭埽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另外还有一种乡官叫“游徼”,主要负责巡查盗贼。此汉画像石为三面画像,连接起来长达790厘米,生动地表现了缉捕盗贼的过程,其内容为审讯、押解盗贼、村民迎接等场景,内容详实,表现生动,是汉代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三、“庖厨图”(图三)。图三为江苏睢宁县张圩出土东汉画像石拓片,高1 1 O厘米,宽70厘米。此图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汉代富贵之家的欢宴场面,其中可以看出汉代富户的奢侈生活,在厨房中挂满了各种食材,展现着各种厨师的操作,但是使我们感兴趣的是,在房屋的第三层,有一位厨师在用火炉烧烤肉串,在现代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路边的摊位上大口喝着啤酒,大口吃着所谓时“撸串”。这种情景很多人认为是改革开放后的一种现象,其实在汉代就有了这样的实例。
四、“对弈图”(图四)。图四为一幅人物生动、极具表现力的汉画像石拓片,这块汉画像石是江苏邳州市陆井乡庞口村汉墓出土,高93厘米,宽120厘米。画面表现的内容是宾主二人正在对弈,取胜者扬臂高呼,兴高采烈,欢呼声惊动了室外的牛,牛头后仰,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随僮只得紧紧拉住手中的缰绳,而另一位失利者摊开两手,一脸的无奈。
在这一幅汉画像石的拓片中,我们看到的是宾主席地而坐。《礼记》有这样一个规定: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五个人以上,德高望重者必定另坐一张席子。因竹席边缘会卷曲,席镇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席镇的功能就是镇住席子的四角,防止席角卷曲。这令我们不由得想起马未都先生在《百家讲坛》中的说法:我们是席地而坐的民族,既然我们的祖先是席地而坐,就有两个问题出现了,一,我们是怎么改过来的?二,我们又是什么时候改过来的,可能就是从李白说的“床前明月光”那个床——胡床改过来的?这个胡床也就是俗称马扎的东西。诚然,游牧民族带给中原很多耳目一新的东西。当时的人坐在地上,游牧民族的兄弟们翻身下马,从马背上打开一个扎捆的东西,坐在屁股底下,这个东西就叫马扎,意思是马背上扎捆的东西。至今这种家具我们还在应用,出去乘个凉,聊个天,拿个马扎最方便。这么一件历史久远的家具,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状态,改变了我们的起居方式。
但是,从图中我们注意到那个牵牛的僮子,两腿垂直坐在一只小板凳上。这就说明早在汉代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不单单是席地而坐,那时就出现了专门的坐具——板凳,只是这种坐卧方式不是十分普及,也许只是为下层劳动群众采用。所以不可能仅仅是马扎就改变了中华民族席地而坐的习惯,而是由多种形式的坐具历经了几百年、几千年的缓慢进程才发展到后来的马扎、椅子、板凳坐卧的习惯。至少板凳,这一区别于马扎的坐具于汉代就已经出现了。
五、“幽会图”。图五为安徽灵璧县九顶镇出土的汉画像石,宽45厘米。实际上,在汉代两性的交往还是很开放的,如图表现的是在织布机旁,一对男女正在拥抱接吻。这里就展现了汉代男女交往的一角。
六、“接吻圖”。图六为四川荥经城郊出土的汉画像砖。它进一步地说明当时在汉代,两性交往普遍比较开放。
七、“野合图”。图七为四川新都县新繁镇出土的两幅汉画像砖。它们表现的都是秘戏图,这些秘戏都毫无遮掩,表露无遗地展现在大自然中。对于生命的延续,儒家从孝的角度理解为生殖繁衍,道家认为是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虽然认识不同,实则殊途同归,这需要通过阴阳、雌雄双交来体现。男女的交媾、交合、构精,儒家认为是合天理,应人伦的,是人的“大欲”。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曰:“食、色,性也。”道家认为顺阴阳是天下之至道。长沙马王堆出土房中术著作,其中一篇《天下至道谈》,将善于房中术者称为“圣人”“天士”;将房中术称为“神明之事”:将房中术的作用说成能“延年益寿,安居乐长”。两家学说都将此作为本派最高深、最根本的学说。以上二幅图像都体现了汉代人对子孙繁衍和生命永恒的追求。生命繁衍意识至汉代则形成稳定的图式。
汉画像石在古代艺术中独具特色,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同时我们现代中国人离不开这条以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链,汉画像石也因此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祖先。她是充满了史诗气氛的高雅文化,对汉代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有全方位的表现,艺术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历史进程,再现了一个大气磅礴的时代。她是一座艺术的宝库,更是一座知识的殿堂,是浩荡汉风和宏大汉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寻找的只是汉代文化的一角,但它也突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