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
摘 要:民办高校在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中,必须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平台,做好分类教育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完善课程设置和评价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51-02
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本科人才最基本的类型,民办高校应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创新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高等教育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要注重对学生的分类教育,使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民办高校应做好分类教育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架构上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要与市场经济需求相一致;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特色,突出实践能力;深化改革,逐渐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民办高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和评价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对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需求已成客观现实,高等学校要适应这种需求,相应地进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本科人才最基本的两种类型,另外还有复合型人才。
研究型人才,也称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学科或跨学科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科学研究人才。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性人才而言的,主要从事实际部门的工作。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就文科、理科专业而言,社会既需要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从事设计、开发、制造、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掌握应用知识,具有具体实践能力的人。应用型人才和研究性人才只是类型不同,不是层次差异,两者都是国家不可缺失的人才。目前,普通高校着眼于培养有理论、有技术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能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在生产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进而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高校对人才的输送。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当与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接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这就需要高校结合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主动融入地方经济,根据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瞄准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新需求,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研究为主的高等院校,其学科、师资、生源等条件都具有显著优势,应凭借这些优势,承担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的责任,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应当将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研究型人才。
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校,应以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既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黄河科技学院,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熟悉中原文化,通晓行业规则,掌握专业知识,经历职业训练,擅长综合实践,具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应用型人才。
二、打造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平台
按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就业教育不能局限于简单学习某种就业技巧或职业技能,而要培养其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迁移能力,以适应不同职业环境并取得职业成就。我们在对企业进行调研的结果表明,企业招聘者并不仅仅关注毕业生专业素质,更注重学生个人特质中品德、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忠诚和责任感、主动性、抗压能力等非职业素质。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很多大学生接触社会尚浅,以往应试教育,学校和家庭重视智商而忽视了情商。二是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传统的专业教育造成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素质的失调,甚至是人文精神的匮乏和道德价值的审思、批判能力的弱化。三是重职业技能而轻职业素养。大学生基本職业技能匮乏是阻碍其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但是,决定择业和职业的是职业素质,即个体的精神要素、心理要素、学习的主观意愿及自信自强等非智力因素。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人类所有知识传授给学习者,学习能力就成为了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必须创新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通识教育。在一、二年级要通学必修课和公共基础课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提高人文综合素质水平。第二,构建开放型教育,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与他人积极合作,共享社会各种资源,共享人类文明成果。第三,优化培养模式。实施完全学分制。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第四,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教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启发讨论等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积极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办法,充分尊重教学规律和学术规律,创新协作机制,将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保证“管理”服务于教学。第五,加强教学条件建设,确保教学基础设施、实验室、实训场所等硬件条件满足教学需求,达到本科教学标准。
三、做好分类教育,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
目前,很多高校专业培养的特色不明显,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按照一个模式培养的学生,缺乏差异化。许多高校因受多学年制的教学体制影响,学分制贯彻不深入,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和辅修专业选择空间还相对较窄,专业方向培养特色模块较少,这对于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制约。因此,高等教育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要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对学生的分类教育,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其将来毕业就业塑造核心竞争力。
1.培养方案“差异化”。根据学生就业目标和个人志向促进培养方案差异化。学生兴趣和目标不同,一部分学生希望学成后能顺利就业,一部分学生立志通过“专升本”“考研”等途径继续深造,达到更高学历目标。考虑到学生需求差异,可在基本专业教学培养后对学生实行分类培养。对于深造班,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体现培养学生适应更高层次学习的能力;对于就业意向的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重视加强实践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就业能力。
2.专业培养“差异化”。高校在学生专业教育阶段可结合社会工作细分的需要和学生的个性、兴趣,开设专业方向和模块课程。通过增强实验开放、加强实践和实习等环节,实现书本理论知识到实际动手综合能力的整合与转换,获得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提高和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
3.主修辅修相结合“双管齐下”促进“差异化”。社会需要知识面广、适用能力强的人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个人兴趣也存在不同,因此,可以实行主修与辅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学分制,让一部分学有余力、成绩优良的学生按照培养方案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参加辅修(第二)专业的研修,获得相应学分,取得双学位。通过主辅修相结合,扩大学生知识面,多渠道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四、完善课程设置和评价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课程体系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要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强化学生就业能力;教学内容上应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特色,突出实践能力;教学方法要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化改革创新教育和启发式教学,逐渐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一,灵活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当前,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专业体系逐渐呈综合化、新兴化。课程设置要有发展眼光,集中教育资源,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着力建设新兴学科课程,以滿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宽泛而系统,在课程设置上还应有现实性眼光,以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特色,增设实践性强的课程,着力充实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学生实验、实习、实践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水平结构,促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深度和广度,拓展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必修课程中增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从入校开始贯穿大学四年,通过指导更新择业观念、设计职业规划、强化工作技巧等方面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其二,改革课程教学评价方式。高等教育的重点应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综合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习要求,采取开卷、答辩、小作文、课程设计、大作业等多种考核方法对学习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改变师生单向交流、学生被动学习、被动考试的局面,克服单一闭卷考试迫使学生死记硬背的状况,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进步带来的满足感。
参考文献:
[1] 李伟,卢玉.民办高校经管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6,(5).
[2] 王娟,吴宪祥.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6,(2).
[3] 刘万红.民办高校“四位一体”IPT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2).
[4] 葛姝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的良性机制研究——以河南省高校为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6).
[责任编辑 安世友]